正文 第8章 輕鬆遠離亞健康(1 / 3)

福特說:“隻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猶如沒有煞車的汽車,極為危險。而不知工作的人,則和沒有引擎的汽車一樣,沒有絲毫用處。”過度勞累通常是工作時間過長、勞動強度加重、心理壓力過大等原因造成的一種精疲力竭的亞健康狀態,它是加速衰老的最主要原因。

亞健康狀態是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衰老者,感到體力、精力及記憶力等明顯下降,其身體就處於亞健康狀態。要延緩衰老,保持健康,就應該在身體剛剛出現這種狀態時,加以重視,並及時調整,否則亞健康狀態的持續,將加速衰老的進程。

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標準

亞健康是指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又叫慢性疲勞綜合症或“第三狀態”。它的特征是患者體虛困乏易疲勞、失眠及休息質量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那麼,人處於健康狀態時又是怎樣的呢?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又提出了衡量健康的一些具體標誌,例如:

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任務不挑剔;善於休息,睡眠良好;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各種環境的變化;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抵抗力;體重適當,體態勻稱,頭、臂、臀比例協調;眼睛明亮,反映敏銳,眼瞼不發炎;牙齒清潔,無缺損,無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頭發光潔,無頭屑;肌肉、皮膚富彈性,走路輕鬆。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人類新的健康標準。這一標準包括肌體和精神健康兩部分,具體可用“五快”(肌體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來衡量。

“五快”是指:

吃得快:進餐時,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並能很快吃完一頓飯;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覺良好;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後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後頭腦清醒,精神飽滿;說得快:思維敏捷,口齒伶俐;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輕盈。

“三良好”是指:

良好的個性人格。即情緒穩定,性格溫和;意誌堅強,感情豐富;胸懷坦蕩,豁達樂觀。

什麼是亞健康

亞健康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是一種生理功能低下的狀態。具體來說,亞健康狀態是指人的機體檢查不出明顯病態,但卻呈現出疲勞、乏力、反應能力差、適應能力減退、創造能力較弱、自我感覺不適等症狀。

亞健康具體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軀體性亞健康。亞健康往往首先反映在軀體上,主要表現為慢性疲勞綜合征。有人將慢性疲勞綜合征分為四種類型:以神經係統紊亂為主型,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頭痛等;以內分泌係統紊亂為主型,如不能解乏的睡眠、運動後的疲勞等;以肌肉骨骼係統紊亂為主型,如肌肉和關節疼痛;以免疫係統紊亂或感染為主型,如咽喉疼痛和淋巴結腫大。慢性疲勞綜合征可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種危害現代人健康的隱形殺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2)心理性亞健康。健康的心理是人們健康生存及發展的保證,而亞健康心理則是人們走向失敗的內在緣由。最常見的心理性亞健康狀態是焦慮,主要表現為擔心、恐慌。擔心和恐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不安,若這種精神狀態持續存在,無法自我解脫和控製,就會進入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階段。除焦慮狀態外,還有煩躁、易怒、嫉妒、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睡眠不佳等多種表現形式。焦慮症者常常陷入焦慮沉思,出現心悸、不安、慌亂,進而手足無措,無所適從。這些症狀長期停留便會造成心理疾患。

(3)社交性亞健康。現代社會的人際交往包括社會交往、工作單位的人際關係、家庭人際關係、鄰裏人際關係以及社區人際關係等等。社會性亞健康患者則不能很好地承擔相應的社會義務和責任,工作學習困難重重,人際關係緊張,家庭關係不和睦,不能較好地和親朋好友相處等。人際交往需要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道德水準。隨著社會的進步,競爭愈來愈激烈,在人際交往上出現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孤獨、冷漠、自卑、猜疑、自閉、虛榮、傲慢等是社會人際交往性亞健康的主要表現。現代人之間的情感互相溝通得越來越少,人與人之間樹起了一道屏障,這也是現代很多人患社交性亞健康的原因。

亞健康的常見症狀及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調查表明,在世界上的所有人中,真正健康的人隻占總人口數的15%左右,真正被醫生確診有疾病,屬於不健康狀態的人僅占15%,另外70%的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

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占總人口的絕大多數,那麼,亞健康狀態有哪些常見症狀呢?又有哪些危害呢?

(1)亞健康狀態的常見症狀

亞健康狀態的主要表現是疲勞,以及與疲勞相伴發生或由疲勞引發的係列症狀。疲勞包括生理(體力)疲勞和心理疲勞,即軀體和精神的雙重症狀,具體見於以下幾種類型:

生理方麵常見的亞健康狀態的症狀:麵容憔悴、體虛力弱;易患感冒、鼻塞流涕、咽喉疼痛、舌燥口幹、唇起皰疹;頭昏腦脹,胸痛胸悶、呼吸急迫、心律不齊;不易入睡,多夢易醒、早晨不願起、困倦易睡、自覺疲勞、精力下降;手掌與腋窩多汗、身體局部麻木、久站頭昏、眼花目炫、易暈車暈船、眼易疲勞;手腳畏冷、自感低熱、夜間盜汗、反酸、便稀或便秘、腹部飽脹;皮膚幹燥、麵部浮腫、脫發、性功能減退、體重減輕等。

心理方麵常見的亞健康狀態的症狀:精神緊張、焦慮不安、容易激動、無事自煩、孤獨自卑、憂鬱苦悶、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興趣低落、懶於交往,精神萎靡,多夢易驚等。如果同時出現以上幾種現象,並且經各項檢查未能證實患有某種疾病,就可初步確診是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

社交性亞健康狀態的症狀:社交性亞健康主要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變大,交往頻率和互信度下降,患者不能很好地承擔相應的社會義務與責任,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不穩定,導致人際關係的淡化,出現孤獨、冷漠、猜疑、自閉、失望以及婚外情、失戀等,在人與人之間樹起了一道道屏障。

臨床亞健康狀態的特征:亞健康作為一種偏離健康的生理狀態,其臨床特征大體上可以表現為以下幾種類型:

失眠或嗜睡:失眠或嗜睡等生物節律失調為亞健康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失眠多見於精神緊張,而嗜睡多為生理因素、營養因素、內分泌因素、行為因素、身體因素、病原體感染所引起的狀態。

健忘:表現為記憶力下降,特別是短期記憶力下降,長期記憶力則不受影響。

食欲不振:可見於任何因素所致的亞健康狀態。

性欲低下:多由個人遭遇各種壓力引起,嚴重者可伴有陽痿、陰冷、早泄、射精困難、達不到性高潮等。

煩躁不安:煩躁,易怒,情緒不穩定,易於失控或易於極端化,或有精神快要崩潰感,也可因極度疲勞、低血糖、極度恐懼、過分緊張而引起。

抑鬱或消沉: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沒有好奇感,感覺孤獨無助,前途無望,缺乏人際交往的欲望,往往伴隨失眠或嗜睡、食欲不振、性欲低下。

焦慮不安:往往憂心忡忡,坐臥不安,有大禍臨頭感,或擔心某事某人而不能解脫。

疲乏無力:可因各種因素引起,常與其他症狀相伴隨。

頭暈心悸氣短:頭痛、頭暈、胸悶、心悸、氣短是最常見的軀體症狀,常成為就醫的理由。

大小便問題:可有尿頻、尿急、小便變黃、大便稀,輕微腹瀉或裏急後重,伴隨輕微腹部不適或腹痛,肢體麻木、瘙癢、酸痛或抽搐。

免疫功能下降:經常感冒或有感冒症狀,皮膚輕微感染,咽喉不適,口腔黏膜潰瘍等。

(2)亞健康的危害

亞健康雖然不是一種病態,但畢竟是現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種表現。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工作學習效率低下,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降低,人體免疫功能也明顯下降,如不注意及時加以調整,最終會導致器質性病變——腫瘤、心血管疾病、呼吸及消化係統疾病和代謝性疾病,並使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大量發生,這些疾病目前呈現低齡化趨勢,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如何防治亞健康,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醫學及社會課題。

亞健康自測

對照著下麵這些症狀。測一測自己是不是有亞健康、或是亞健康到了什麼狀態了?

(1)早上起床時,有持續的頭發絲掉落。(5分)

(2)感到情緒有些抑鬱,會對著窗外發呆。(3分)

(3)昨天想好的某件事,今天怎麼也記不起來了,而且近些天來,經常出現這種情況。(10分)

(4)害怕走進辦公室,覺得工作令人厭倦。(5分)

(5)不想麵對同事和上司,有自閉症式的渴望。(5分)

(6)工作效率下降,上司已表達了對你的不滿。(5分)

(7)工作一小時後,就感到身體倦怠,胸悶氣短。(10分)

(8)工作情緒始終無法高漲。最令自己不解的是:無名的火氣很大,但又沒有精力發作。(5分)

(9)一日三餐,進餐甚少,排除天氣因素,即使口味非常適合自己的菜,近來也經常如嚼幹蠟。(5分)

(10)盼望早早地逃離辦公室,為的是能夠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5分)

(11)對城市的汙染、噪聲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寧靜的山水,休息是心。(5分)

(12)不再像以前那樣熱衷於朋友的聚會,有種強打精神、勉強應酬的感覺。(2分)

(13)晚上經常睡不著覺,即使睡著了,又老是在做夢的狀態中,睡眠質量很糟糕。(10分)

(14)體重有明顯的下降趨勢,今天早上起來,發現眼眶深陷,下巴突出。(10分)

(15)感覺免疫力在下降,春秋流感一來,自己首當其衝,難逃“流”運。(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