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運動抗衰須知(2 / 3)

把握運動量。秋季運動量可以比夏季增大,運動的時間也可以加長,但要注意逐漸增加,不可增加得過快、過猛。

科學補水。秋季雨水稀少,氣候漸趨幹燥,健身健美鍛煉前後要多喝些飲料,注意補充體內水分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提高口鼻黏膜的防禦機能,促進周身血液循環。要多次少量的喝一些飲料或淡鹽水。

注意休息。秋季氣候容易引起人疲乏、思睡,所以在運動後要注意休息。

(4)冬季運動健身

熱身活動要充分。氣候寒冷,人體各器官係統保護性收縮,肌肉、肌腱和韌帶的彈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粘滯性增強,關節活動範圍減小,再加上空氣濕度較小,所以使人感到幹渴煩躁,感到身體發僵,不易舒展。如果不做熱身活動就鍛煉,往往會造成肌肉拉傷、關節扭傷。所以在冬季進行健身鍛煉時,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通過慢跑、徒手操和輕器械的少量練習,使身體發熱微微出汗後,再投身到健身運動中。

衣著厚薄要適宜。冬季進行健身運動,開始要多穿些衣物,穿著衣物要輕軟,不能過緊,熱身後,就要脫去一些厚衣服。鍛煉後,如果出汗多應當把汗及時擦幹,換去出汗的運動服裝、鞋襪,同時穿衣戴帽,防止熱量散失。

環境要舒適。冬季人們習慣把健身房的窗子關得緊緊的。殊不知,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小時呼出的二氧化碳有20多升。若十多人同時進行鍛煉,一小時就是200升以上。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氣體等,致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汙染。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會出現頭昏、疲勞、惡心、食欲不振等現象,鍛煉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在室內進行鍛煉時,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鍛煉方法要科學。由於冬季寒冷,身體的脂肪含量較其他季節有所增長,體重和體圍相應增加,這雖然對瘦人增重長胖有益處,但肌肉輪廓、線條和力度的發展不夠理想。因此,冬季健身要提高鍛煉的強度和力度,增加動作的組數和次數,同時增加有氧鍛煉的內容,相應延長鍛煉時間,用以改善機能,發展專項素質,消耗體脂,防止脂肪過多堆積。

運動中不可忽視的異常現象

(1)運動時心率不增

人在運動時,心跳會加快,運動量越大,心跳越快,如果運動時心率增加不明顯,可能是心髒病的早期信號,預示著今後有心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險。

(2)運動性過敏性休克

在運動時,要選擇合理項目,不要隨意加大運動量,如果因運動量加大而出現全身發熱、皮膚潮濕或在運動中出現咽喉不適、呼吸急促、胃腸絞痛,這些都是出現運動性過敏性休克的征兆,應停止運動,及時到醫院就診。

(3)運動中頭痛少數心髒病的病人在發病時,沒有察覺到胸部的異常,而病人平常最多的感覺就是運動時頭痛。多數人隻以為自己沒有休息好或得了感冒。因此,提醒那些參加運動的老年人,如果在運動中單刀頭痛,應盡早去醫院檢查。

(4)脾脹痛

在運動時出現脾脹痛,多因運動量過大,靜脈血回流緩慢、脾髒充血腫脹所致。出現脾脹痛應停止運動,在背部脊柱左側胸11至12椎體棘突旁有脾俞、胃俞按揉3~5分鍾即愈。在運動前做好充分準備活動是預防的關鍵。

(5)肝脹痛

在運動時出現肝區脹痛,多發生在長跑或中距離跑時,在背部右側肝俞按揉5分鍾即可止痛。在運動過程中呼吸節律,用鼻呼吸而不張口呼吸是預防的關鍵。

(6)腹直肌痙攣

易發生在夏季。在運動過程中,突然出現腹部脹痛,多因大量出汗丟失水分和鹽所致。發生腹痛時,應平臥休息,做腹式呼吸20~30次,同時輕輕按摩腹直肌5分鍾左右即可止痛。在運動出汗過多時,及時補充鹽水200~300毫升是預防的關鍵。

(7)胃痙攣

可見於遊泳時水溫過低、準備活動不充分、運動量過大等,上腹部呈劇烈絞痛。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忌過飽,忌食豆類及地瓜、土豆等食品,少食冷飲,可預防胃痙攣的發生。出現症狀時可做上腹部熱敷20~30分鍾,用手按壓內關與足三裏穴各3~5分鍾即可止痛。

(8)腸痙攣

運動時臍區周圍或下腹部鈍痛、脹痛,停止運動後疼痛減輕。用收按揉雙冊合穀穴,每穴5分鍾,也可用熱水敷臍區10~20分鍾即可止痛。為防止病痛的發生,在運動前應做好充分準備活動,勿進食冷飲。

女性運動養顏健美須知

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使臉色更加紅潤、有光澤。大多數35歲以上女性的肌肉幾乎每年以0.3%~1%的比例在衰減,耐力明顯下降,而脂肪卻從25歲起,平均每年增加1.5~2.5公斤,致使身體日顯臃腫,缺乏生機和活力。

選擇運動,不僅強身健體,還可延緩衰老。但也應注意以下幾個細節:

(1)運動方式因年齡而不同

不同的年齡段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鍛煉。如大腿太細力量不足,可進行負重深蹲、上下坡跑、短距離快速跑等練習;如大腿太粗想變細,可選速度慢距離長的長跑練習;要想使肌肉變得更有彈性,遊泳鍛煉是最佳選擇。

(2)運動方式因體形而不同

梨形體形的人脂肪主要堆積在臀部和大腿,可選擇高強度、低撞擊練習和耐力練習,如跳繩、在平台跑步機上慢走等;應避免大阻力運動,如上坡、爬高、跳踏板操等。

蘋果形體形的人手臂和腿都很細,而腹部、腰部和上臀部較粗,可選擇體操、遊泳、跑步等全身運動。啞鈴操、仰臥起坐、仰臥舉腿、俯臥抬頭等局部運動也不錯,應該著重四肢力量的練習。

V形體形的人上身較豐滿,腰部有點臃腫,而臀部較瘦小,可進行爬高、踏板、有氧操和跑步等鍛煉,避免做俯臥撐、舉重等使上身強壯的運動,可做蹲起或跨步來強壯下肢,使身體上下部分的比例更協調。

(3)運動時不容忽視的小細節

運動前先卸妝,用中性清潔劑洗淨臉部汙垢,因為運動時如果臉部殘留化妝品汙垢,會造成毛孔阻塞;

運動時要注意護發,汗水、陽光和堿水是頭發的天敵,運動後必須洗淨頭發;

戶外運動時,為避免頭發遭受陽光及鹽分侵蝕,最好戴上帽子;

運動後要立即脫掉濕衣服,否則肩、背、胸上的暗瘡會在濕衣服的摩擦下複發。此外,汗水粘附在皮膚上,容易長粉刺;

要選擇清爽浴液洗澡,因為運動時皮脂腺分泌更加旺盛,沐浴不僅可以洗去皮膚積存的汙垢、促進血液循環,還能調節皮脂腺與汗腺功能,使毛孔暢通,皮膚更光滑,要潔膚、爽膚、再潤膚,避免皮膚過早老化;

運動後半小時內,臉部仍會流汗,所以不要立即上妝;

由於陽光照射會加速皮膚衰老,經常運動的女性要長年使用防曬霜,避免皮膚與陽光過分接觸。

經期女性運動須知

女性在月經來臨之時,基本上,沒有必要禁止參加體育活動,隻要不是嚴重的經痛、血量過多或功能性子宮出血,就可以在月經期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

而且,通過體育鍛煉,能夠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人體的機能狀態,促進血液循環,特別是能夠改善盆腔內生殖器官的血液循環,減少充血。同時,在體育活動時,腹肌和盆底肌肉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縮和舒張活動,又有利於經血的排出。

不過,在月經期運動時還是最好注意以下幾點:

(1)減少運動量:宜參加一些平時經常練習的運動項目,如慢跑、體操、打拳、乒乓球、投籃等運動。

(2)縮短鍛煉的時間,放慢速度,以減少運動量,達到放鬆肌肉的作用。

(3)避免參加劇烈和震動過大的運動:月經期間不宜參加如跳高、跳遠、百米賽跑和踢足球等運動,也不宜進行俯臥撐、啞鈴等增加腹壓的力量性鍛練,以免經期流血過多或子宮位置改變。

(4)避免參與各種水中運動:勿參加跳水、遊泳和水球等運動;也不宜洗冷水澡及用冷水洗腳部,以免造成感染和月經失調。

(5)避免競爭激烈的比賽:月經期參加這些運動,容易因高度的精神緊張而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出現月經失調。

因此,月經期間適量的運動是可以的,減肥計劃中如果有少量的運動的話,也是可以進行的。

老年人健身運動須知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保持健康、延緩衰老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自古至今養生學上都積極主張運動。

有人認為,人到老年才開始運動為時已晚,其實不然。運動生理學家研究認為:老年從事體育運動的效果雖然要比年輕人小得多,但隻要投入,並通過適量負荷的體育運動,機體的生理機能和組織狀態都能得到明顯的改善。因此,任何老年人,隻要堅持適量的體育運動,對健康和長壽都是有益的。

但老年人參加體育運動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運動前先到醫院全麵檢查一下身體,了解體質情況,以便加強醫療監護。

(2)循序漸進,運動量逐漸增加,掌握好適度的運動量。專家認為,老人每天堅持30分鍾的輕鬆運動,每周5次,運動後每分鍾的心率,加上自己的年齡數,不超過170,這就是最適度的運動量。另外,在運動結束後5分鍾內,感到心跳、呼吸基本恢複正常,全身舒適且無疲勞感,這也說明運動量是適度的。

(3)選擇合理的運動項目。慢跑、快走、遊泳是耐力鍛煉,可使心髒保持健康;太極拳、跳舞、保健操等柔韌性鍛煉,可活動肌肉、韌帶及筋腱,防止關節僵硬及疼痛;肥胖老人最好做老年減肥健美操。

(4)選擇運動時間。黃昏運動更有益。這是因為在黃昏時間,體力、肢體、反應敏感度及適應能力,都達到最高峰,而且人的心率及血壓上升率也最平穩而且偏低。故此時適合老年運動。

(5)持之以恒,貴在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會有效的,隻有堅持,方能受益。

(6)運動前須做好準備活動,激烈運動後不要突然停頓下來。最好慢走2分鍾後再停下來休息。運動後也不要立即洗澡,至少要等5分鍾後。洗澡時最好用熱水,以保安全。

老年人運動禁忌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不僅心肺功能降低,而且運動器官也逐漸衰退,如肌肉萎縮,興奮性降低,速度減慢,骨質鬆脆等。另外老年人聽覺、視覺、觸覺、平衡器官功能也減退,表現為反應緩慢,靈敏度低,協調性差。根據老年人這些生理變化特點,決定老年人所選擇的運動項目和確定運動強度,在運動鍛煉中下列五忌也是值得老年人重視的。

(1)忌激烈競賽

老年人不論參加哪些項目運動,重在參與、健身,不能爭強好勝,與別人爭高低,否則激烈競賽不僅體力承受不了,而且還會因易碰撞、摔倒、激動,極易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