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生命在於運動(2 / 3)

中醫認為,腎是主生長發育和生殖的重要髒器,腎精充足就能發育正常,耳聰目明,頭腦清醒,思維敏捷,頭發烏亮,性功能強盛。反之,若腎虛精少,則記憶減退,腰膝酸軟,行走艱難,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

湧泉穴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屈趾時凹陷處便是。具體按摩方法是這樣:每晚睡前,盤腿而坐,用雙手按摩或屈指點壓雙側湧泉穴,力量以該穴位達到酸脹感覺為度,每次50~100下。若能常年堅持,自然會增強腎髒功能。

(2)按摩“足三裏”

足三裏穴位於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自己的膝蓋骨,五指朝下,中指盡處便是此穴。

足三裏穴是胃經的要穴。我們知道,胃是人體的一個“給養倉庫”,胃部的食物隻有及時地消化、分解、吸收,人體的其他髒器才可以得到充足的養分,人才能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況的好壞,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而足三裏則能擔此重任。

常用艾炙足三裏穴,不但能補脾健胃,促使飲食盡快消化吸收,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扶正祛邪,對各種常見的老年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對於延緩衰老延年益壽大有裨益。而且還能消除疲勞,恢複體力,補腎強筋,使人精神煥發,抗衰延年。

按摩方法如下:

第一、端坐凳上,四指並攏,按放雜小腿外側,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裏穴處,做按陷活動,一掐一鬆,連做36次。兩側交替進行。

第二、端坐凳上,四指屈曲,按放在小腿外側,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裏穴處,做點按活動,一按一鬆,連做36次。兩側交替進行。

第三、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與凳保持約120°,食指按放雜足三裏穴上,移放中指在上麵加壓。兩指一並用力,按揉足三裏穴,連做1分鍾。兩側交替進行。

第四、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與凳保持約120°,將拇指指端按放足三裏穴處,力集中於指端,盡力按壓,然後推拔該處筋肉,連做7次。兩側交替進行。

第五、正身端坐,一腿前伸,兩手張掌,搓擦腿部,自上而下,搓擦數遍,兩腿各搓擦1遍。

按摩時應注意亮點,按摩要有一定的力度,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按摩的同時可以配合艾炙,點燃艾條熏灼足三裏穴,每天1次。

科學運動,“人老腿不老”

在發達國家,人們每天平均隻要步行500步,隻及26年前的1/20。因為運動減少,使中老年人肌肉萎縮、脂肪增加、血管被“拉”長、心髒也不堪重負,成為心血管衰老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年人“大修”的重點之一就是做好腿部保健工作,真正實現“人老腿不老”。

人老腿先衰,那麼,怎樣鍛煉才能使“人老腿不老”呢?

(1)幹洗腿

用雙手緊抱一側大腿,稍用力從大腿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後再從踝部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另一條腿。重複10~20遍。這樣可使關節靈活,腿肌與步行能力增強,預防下肢靜脈曲張、水腫及肌肉萎縮等。

(2)揉腿肚

用兩手掌夾住腿肚,旋轉揉動,每側揉動20~30次為一節,共做6節。此法能疏通血脈,增強腿的力量。

(3)甩動

一手扶牆或扶樹,先向前甩小腿,使腳尖向前向上翹起,然後向後甩動,一次甩80~100次為宜。此法可預防下肢萎縮、軟弱無力或麻木、小腿抽筋等症。

(4)扭膝

兩足平行並攏,屈膝微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方向揉動數十次,然後逆時針方向揉動數十次,此法能疏通血脈,治下肢無力、膝關節疼痛。

(5)扳足

端坐,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用雙手扳足趾20~30次。此法能練腰腿、增腳力。

(6)搓腳

雙手掌搓熱,然後用手掌搓腳心,各100次。此法具有降虛火,舒肝明目之功效,可以防治高血壓,暈眩、耳鳴、失眠等症。

(7)暖足

俗話說,“暖足涼腦”。暖足就是要經常保持雙足溫暖。每晚用熱水泡腳,能使全身血液流通。

局部運動抗衰老

運動增進健康,運動延緩衰老。運動被譽為最有效、最經濟的健康促進方式,既健身,又防老。因為,身命本身可謂無時無刻不在運動,心在跳動,肺在張馳,血液在奔流,淋巴在循環,關節在活動,腸胃在蠕動,腎髒在過濾……若能合理地促進機體運動,就能強化身體和內髒各方麵的生理功能,促進健康,延緩衰老,充滿青春活力。

(1)舌體運動抗衰老

經常運動舌體,保持唾液腺的旺盛分泌,有利於延緩衰老。具體做法是:

舌舔上齶:靜坐閉目冥心,舌尖輕舔上齶,調和氣息,舌端唾液頻生。當津液滿口後,分幾次咽下,咽時要汩汩有聲,直送丹田。如此便五髒邪火不生,氣血流暢,百脈調勻。

赤龍攪海:舌在口內舔摩內側齒齦,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為序做9圈。然後,舌以同一順序舔摩外側齒齦9圈。此法可固齒、健脾胃。

赤龍吐信:張大口,舌尖向前盡量伸出,使舌根有拉伸感覺。在舌不能再伸長時,把舌縮回口中,如此一伸一縮,麵部和口舌隨之一緊一鬆,做9次。此法利五髒、養顏麵。

(2)麵部皮膚運動抗衰老

麵部皮膚經常運動是延緩衰老的最好方法之一,如果缺少運動,皮膚就容易衰老,缺乏彈性。

首先對著鏡子,閉上嘴,牙齒自然咬合,做好準備:

有節奏地連續用力發英文字母“V-P”的讀音,使下巴的皮膚得到運動;閉住嘴,使勁吹氣,連續用力發“屋”的讀音,發音時注意嘴的四周鼓起來(麵頰不要鼓起),然後放鬆複原,使嘴唇周圍的皮膚得到運動;下巴朝前伸,然後向左右兩邊重複移動,像咀嚼食物似的使麵部的皮膚得到運動;閉嘴成抿嘴微笑的樣子,然後放鬆複原,主要使鼻子兩側的皮膚得到運動;使勁睜大眼睛,盡量使眼眉向上抬,然後放鬆,重複數次,目的是使眼睛周圍的皮膚得到運動。

(3)踮腳運動抗衰老

人的腿部肌肉發達,肌肉中又有大量血管,人在上下踮腳時,腿部肌肉就會一緊一鬆。當肌肉放鬆時,來自心髒的動脈血液會增加向肌肉的灌注量;當肌肉收緊時,會擠壓血管加快靜脈血液回流心髒,從而促進血液循環。據測定,踮起腳尖時,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液量,大致相當於心髒脈搏排血量。

踮腳運動的具體做法:雙腳並攏,用力踮起腳尖,然後放鬆,再重複,每天連續做數10次,對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4)鍛煉關節抗衰老

現代人生活中的運動幅度和量遠遠不能滿足關節的要求,容易造成關節的過早老化,人也容易隨著關節的老化而早衰。但運動遲緩、關節不靈活並不是不可逆轉的。下麵介紹一組鍛煉方法:

坐位或倚物站立,一腿抬起,前後左右轉動腳掌,兩腿交替進行;用力屈伸手指,速度由慢逐漸加快,可左右手交替或雙手同時進行;輪流舉臂或同時抬舉雙臂,臂部盡量伸直;仰臥或俯臥伸軀,仰臥時腰部盡量上抬;前後左右轉動頭部,幅度盡量增大;雙臂平舉,做下蹲和起立動作;左右腿交替做踢腿動作,踢腿時盡量繃直上抬;向左、向右、向前屈體。

上述動作每次做10~15分鍾。

(5)懸身運動抗衰老

懸身運動,就是用兩手握住比自己稍高的單杠、門框等,根據身體狀況,兩手用力上拉,身體盡量向上,兩腳離開地麵。如果因為兩臂無力,兩腳不能完全離地,將兩腳後跟提起來,用兩腳尖著地也可。此法每天鍛煉2~3次,每次2~5分鍾,長期堅持下去。

懸身運動能使全身的肌肉得到牽伸,減輕腰部的承受壓力,避免了肌肉萎縮和骨質增生等一係列的退化現象,對預防和治療中老年人最容易發生的肩周炎、腰背酸痛、駝背、脊柱側彎等都有良好的功效。

而立男性抗衰運動處方

對於男人來說,35歲正是年富力強,衰老,似乎還很遙遠。但是,這個年齡階段也是男人從青年走向中年的過渡時期,其生理技能已出現微妙的衰退跡象,如果體力下降、肌力減弱、肺通氣量降低等。因此,男士們從35歲開始,就要有針對性地加強運動了。

(1)收腹舉腿

練習方法:身體仰臥躺在斜板上,兩臂伸直,雙手握住頭後的支撐物,上體固定不動,雙腿伸直向上做收腹舉腿運動。兩腿盡量貼近胸部再放下,再舉腿,依次進行。

要求:斜板固定的角度可根據自己的體能狀況,如腰腹力量較好,斜板的坡度可大一些,力量小,坡度可小些。收腹舉腿時,兩腿伸直;膝蓋不要彎曲;腿放下時,速度減慢,可拉伸腹部肌肉;一組做10~15次,做完後休息1~2分鍾,再做下一組練習,可做2~3組。每周做2~3次。

作用:提高腰腹肌力,擴展胸部,增強呼吸機能。

(2)仰臥兩頭起

練習方法:平躺於地板或床上,兩腿並攏自然伸直,兩臂於頭後自然伸直。起坐時,兩腿兩臂同時上舉下壓,向身體中間靠攏,以胯為軸使身體形成對折,然後恢複原狀,再繼續做兩頭起的運動。連續做10~15次,每次練習做2~3組,每周鍛煉3~5次。可利用早晨起床後或進行其他運動後,以輔助練習進行鍛煉。

要求:兩頭起坐時,四肢要自然伸直,不要彎曲膝蓋,要同時動作,不要有先後;兩頭起時吸氣,腿放下時呼氣,不要有意憋氣;初練時,協調性可能較差,手腳不能同時起或對折角度小(手腳碰不到一起)。這沒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使動作做得完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