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生命在於運動(1 / 3)

《黃帝內經》中說:“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中華第一醫書對運動養生的重視可見一斑。現代醫學證明,運動可促進體內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改善大腦血液循環、保持人體各器官功能相對年輕、預防中老年常見病等,能有效推遲衰老。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說過:“生命在於運動。”他一語道破了生命的奧秘,揭示了生命活動的一條規律。事實也已證明,運動可以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從而推遲各器官的衰老進程,尤其是對心血管係統,更是極為有益。

運動為什麼能延緩衰老

實驗表明,有些藥物如胸腺素、維生素E等對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延緩身體衰老有一定的功效。然而,經常運動卻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延緩身體衰老的最佳途徑。

“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運動可以保持體力不衰;適當用腦可以保持腦力不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運動是延緩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壽的重要手段。

有的免疫學家從事健身跑的人做過檢查,每分鍾跑150米,持續跑30分鍾之後,其免疫功能如T淋巴細胞的百分率和淋巴細胞轉化率都有明顯增加。人體內有一種叫做白細胞介素2的免疫物質,具有較強的免疫力。堅持健身長跑的達10~20年的中老年人,這種免疫物質與同齡平時缺乏運動的人相比,可以增加3倍。

運動之所以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延緩衰老,主要是因為:

(1)運動可以加強心肌收縮,改善心肌供氧,減少患心髒病的危險。

在同一工作環境下,運動少的人比運動多的人容易患冠心病。鍛煉也有助於心髒病患者身體康複,通過有計劃地進行鍛煉,循序前進,就會慢慢恢複到原先那種健全而活躍的生活。經常打太極拳的老人高血壓發病率不到同年齡不打拳的老人的一半。

(2)運動可預防血管硬化

有位病理學家通過對數千具屍體解剖的研究,發現腦力勞動者的各種動脈硬化發生率是14.5%,而體力勞動者隻有1.3%。運動可防止膽固醇在血管中沉澱,擴展動脈,減少血塊完全堵塞動脈的可能性。

(3)運動能提高大腦功能。

大腦支配肢體,肢體的活動又可興奮大腦,經常鍛煉可提高動腦的效力,提高回憶的效率,從而增強記憶力。此外,鍛煉還是消除焦慮、鎮恐壓驚、緩和緊張情緒的靈丹妙藥。一些老年人離退休前精神飽滿,渾身是勁,離退休後,反而老態龍鍾,判若兩人。原因可能是離退休後無所事事,神經鬆弛,導致大腦傳導受阻,各種生理功能失調。

(4)運動能強壯肌肉,靈活關節,改善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肺活量。

(5)運動能使人精神旺盛,心情舒暢。人體在鍛煉的時候會釋放出許多有益的激素,能調節人的情緒和心境,增強抵抗力,有益於身心健康。

所以,運動是保持青春的妙方,是延年益壽的良藥。

運動究竟對人有什麼益處

毋庸置疑,科學的運動對抗衰老,強身健體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

科學家通過對長壽老人進行的調查結果表明,長壽老人80%是堅持勞動和體育運動的。現代運動心理學的研究也證明了勞動與運動對保持健康和提高器官生理功能的重要性。適當的勞動和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過程,延緩衰老。

瑞典科學家對3206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做了長達12年的追蹤調查,發現每周堅持鍛煉可以延年益壽。運動項目包括騎單車和步行運動。如果偶爾鍛煉一下,也許可以降低死亡機會,而每周堅持鍛煉幾次則可降低死亡機會達40%。

以下是運動對人體有益的幾個主要方麵:

(1)保持神經係統的穩定性

運動有益於人體神經係統保持一定的穩定,並使人盡量保持良好情緒。

(2)不斷增強心血管係統功能

心血管係統是現代人生命保障體係中最薄弱的一環,增強其功能的有效手段是競走、跑步、遊泳、滑雪、劃船和騎自行車。這些活動脊益於心血管係統,對人體的神經、呼吸及其他係統也有積極作用。

(3)保持思維能力

積極的運動可以減慢老年人思維意識的衰退速度。一些簡單的日常運動,如散步、園藝、騎自行車等運動可以有效地改善衰老。通過調查發現,保持日常運動量的老人比不愛動的老人思維能力方麵,如記憶力,認知能力等方麵的測試指數平均高出2.6倍以上。這種差距在老年男性身上更加明顯,達到3.6倍以上。

運動一方麵可以加快血液循環,使大腦得到更多的血液和氧氣補給,另一方麵也提高了大腦中有關記憶的神經細胞的生長。

(4)保持正常的體重

體重超過正常標準,極易導致各種器官提早衰老。要戰勝肥胖症隻有兩種可靠的辦法:一是食物的熱量有所限製,但營養成分要充足(宜多食用天然蔬菜和水果,少吃麵食與甜食);二是以循環性鍛煉(競走、跑步、遊泳、滑雪、騎自行車)為主的積極運動。

(5)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身體的抵抗力越強,受疾病的侵害就越少。鍛煉的唯一途徑,就是經常進行體溫調節機製的鍛煉(一年四季以輕裝為宜,冷療法、冷熱水淋浴等)。

(6)摒棄不良習慣

運動能促進呼吸器官日益強健,並拋棄有害健康的習慣。首先是吸煙與喝酒。其目的大都是改善大腦供血係統和其他器官的功能,也可使免疫係統得以增強。

(7)強化骨骼肌肉組織和各關節功能

這一條對所有內髒器官來說都極其重要。甚為發達的骨骼肌肉能使內髒器官的機能加強。要使這些器官經常處於訓練狀態,其手段是通過體操和按摩來增強雙手、背部、腹部、胸部、雙腿、脖子等部位肌肉,並有助於改善體態和使關節靈活。

遊泳能有效延緩衰老

遊泳可以增進健康,對中老年人還能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這是因為遊泳可以增加呼吸深度,並加強呼吸器官機能。

由於水的密度比空氣大800倍,人在遊泳時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呼吸肌因此要用力克服水的壓力,使呼吸加緊,肺活量加大,增強對外界刺激的適應能力,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同時,遊泳能使肌肉纖維增多、變粗、肌力增強。這樣能提高動作的靈活性、速度和耐力。

遊泳也有改善四肢血液循環和機體新陳代謝作用,對減輕骨組織增生和肌肉酸痛、關節僵直、動作遲緩等老人病很有幫助。目前,不少發達國家的醫院及療養院,都采用遊泳療法來治療關節炎。

水對身體的衝擊是一種按摩作用,有助於全身的血液循環。在水中皮膚受涼,血管急劇收縮,使大量外圍血液進入內髒和深部組織,使內髒器官擴張之後,皮膚血管又隨之擴張,大量血液又從內髒流入身體表層。這一張一縮,既能增強血管彈性,又使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多。

遊泳還能使血液裏脂肪酶增加,加速膽固醇的分解,從而降低膽固醇在血管壁沉積的可能,對防止或減輕中老年人的動脈硬化及其所造成的高血壓、心絞痛、心肌梗塞、腦動脈硬化等有良好作用。

常打太極拳,益壽延年

太極拳是我國傳統運動項目,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壽的功效,是非常適合老年人參與的一種鍛煉項目。

首先,打太極拳時須全神貫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隨手轉,步隨身換,動作圓滑、連貫、穩健、協調,動中取靜,這有利於大腦的休息。

其次,太極拳的動作有助於延緩肌力衰退,保持和改善關節運動的靈活性。

第三,太極拳動作緩慢柔和,柔中有剛,肌肉有節奏的舒縮,對調節大腦皮層和自主神經係統功能具有獨特的作用。

第四,常打太極拳可治療多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神經衰弱、潰瘍病、肺結核、肝炎恢複期、骨關節病等,具有祛病延年的良好功效。

老年人在打太極拳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太極拳的流派很多,老年人初學以練國家體委公布的“簡化太極拳”為佳,簡便易學,效果較好。

(2)最好在清晨或傍晚進行太極拳鍛煉,清晨可使身體各器官活動起來,為進入工作和生活活動做好準備;傍晚練拳有助於消除疲勞。

(3)練拳時要選在地麵平坦、環境幽靜、空氣新鮮的室外或室內進行。

(4)練拳前要做好準備活動,適當活動四肢。

(5)打太極拳時要調整好呼吸,呼吸要穩定深長,有利於鍛煉呼吸肌和增進食欲。

(6)練拳時尤其要注重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逐步達到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虛至虛靈的效果。

(7)太極拳的用勁要符合剛柔相濟的練功原則,既不能過於柔軟,也不可偏於堅剛。柔軟無力難以長功,堅剛過度則難養氣血,故此必須循陰陽中和、剛柔參半之路徑習練,方可得“太極勁”。

(8)練拳時不可挺胸、收腹、突臀。否則,氣逆而上,不能歸丹田,則雙足似萍草無根,心腎不交,水火不濟,陰陽不和,久之就會影響健康。

(9)可根據個人的體力來調節練拳時間、次數、架子高低和動作快慢,最好是每日早、晚各練1次,每次10~15分鍾。

按摩穴位延緩衰老

每個人都有兩個“長壽穴”:一個是“湧泉穴”,另一個是“足三裏穴”。若常按摩這兩個穴位,我們便可以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1)按摩“湧泉穴”

湧泉穴是腎經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筋壯骨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