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有效的延緩衰老,盡可能地讓自己健康長壽嗎?那就請先了解更多有關衰老的信號吧!因為如果我們能夠抓住組織、器官的一些衰老的早期信號,加以重視,並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來預防或改善人體組織、器官的早期衰老,那麼,延緩衰老,延年益壽就離我們不遠了。
人體的衰老進程
衰老是極其複雜的整體性退化過程,這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人體衰老時,細胞、組織或器官的退行性改變是難以用肉眼觀察到的,人們所能感覺到的機體外部形態和機體功能的減退,往往被人們視作衰老的表現。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人體的變化是在這種不顯著的狀態下進行著的,每年觀察人的變化似乎不大,但每10年回顧察看一番,人體的變化就大了。我們了解人體10年一變的目的,就是要維持健康,延長壽命,讓生命在與時間的拔河中得到延伸。
20歲左右:這個時段身體功能處於鼎盛時期,心律、肺活量、骨骼的靈敏度、穩定性及肌肉的彈性都處於最佳狀態。
30歲左右:人過30,身體功能已超越頂峰。這個時期人的身體高度已長足,身體健康。但細細的皺紋開始在額頭顯露,衰老的跡象即將出現。從30歲起,每過10年,心輸血能力下降6%~8%,血壓上升5%~6%。
40歲左右:人到中年,比10年前略矮,每個毛囊細了2微米;精力不如從前,身體漸失苗條;新陳代謝比30歲時每天少120千卡,40歲以後,身高每年以0.159厘米遞減。俗話說:“四十四,眼生刺”,視力逐漸衰退,有的人已經戴上老花眼鏡。體力、精力不如以前,身體漸失苗條。呼吸係統功能每年以1%的速度遞減。
50歲左右:視力開始衰退,看近處的物體更是如此。聲調從C調降為E平調,指甲生長緩慢,腰圍達到最粗水平。女性多數停經,生育能力劃上句號。雌激素分泌減少,導致骨質疏鬆。肌肉逐漸萎縮,氣力不如以前。心髒病的危險性增高。胸腺萎縮了90%~95%,免疫功能開始下降。患感染和癌症的幾率明顯升高。
60歲左右:機能儲備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身高比30歲時矮了2厘米。雙耳重聽、耳鳴開始出現,特別是男性,辨色能力下降,味覺變得淺而不全。肺活量比30歲時減少1/3。胰髒功能開始退化,控製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致使不少人患糖尿病。此外,關節也開始僵硬,特別是脊柱,膝和髖關節。
70歲左右:心髒每次泵出的血液比以前減少,聽力更差,視力更弱。血壓比20歲時高出20%~25%,動脈變厚變硬,腦動脈硬化,大腦對各種事物的刺激反應變慢和遲鈍,75歲以上的人智力明顯下降,半數以上的男性出現心血管的毛病。
80歲左右:骨質流失,導致一些人發生股骨及股骨頸骨折。85歲以上的老人有一半出現老年性癡呆現象。肺活量比40歲時少40%。
人體衰老的幾大信號
人們常從人體的牙齒、頭發、麵容、婦女月經、男子生殖、人體活動等外表特點來推測人的衰老狀況,如牙齒掉了,食欲下降了,麵容憔悴了,記憶力衰退了……
(1)食欲減退
一般說來,食欲減退是老年人常有的事,年過50歲後,有50%的人存在食欲減退的現象,這是因為胃腸功能逐步發生衰變,但對中年人來說,食欲減退是不可忽視的衰老信號。
食欲減退的原因,除了與情緒不佳外,主要還是因為胃腸本身發生了衰老性變化,致使消化、吸收功能逐漸減弱。胃腸衰老性變化一方麵體現在胃腸粘膜發生萎縮性改變。醫學專家認為,胃粘膜這類退行性變化的發展,有可能誘發成胃癌;反之,由此而引起食欲減退以致影響營養成份吸收,又可加速人體的衰老。
(2)口腔衰老
牙齒:由於牙周結構的退行性改變,牙齒的支持力組織減少,牙齒逐漸開始鬆動,發生移位,直至自行脫落而導致牙齒缺失。
牙齦:牙齦發生紅腫,角化層變薄或缺失,組織變脆易受損傷並經久不愈。
口腔粘膜:彈性喪失並伴隨著幹燥和萎縮出現,有角化過度的傾向,有的則出現複發性。
涎腺:涎腺的功能降低,唾液分泌減少變稠,伴隨著襯在中間導管細胞的萎縮而發生幹口症。幹口症即會加快牙齒齲蝕(口腔的自潔作用減弱之故),也會引起異常的味覺。
舌:常存在萎縮性舌炎、舌痛、異常味覺。
(3)記憶力衰退
記憶力下降是衰老的主要標誌。其實,在記憶力下降前還有一個信號,那就是記憶開始破損。比如記憶不連貫、斷斷續續,出現殘缺不全;腦子的指揮係統也容易走電或短路,導致指揮能力下降,效果變差,敏捷和準確程度明顯降低。
記憶力破損是人體開始衰老的標誌。人一旦警覺到這種不良症狀,就應加強鍛煉,避免或延緩這種破損、衰老現象。要積極、樂觀地對待它而千萬不要消極、悲觀地對待;要承認這個規律而不要否定這個規律;要延緩這種現象而不能阻止這種現象。
(4)骨質衰老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及兩棲類動物在其一生中始終遭受著“缺鈣”的威脅,人最早衰老退化的是“骨骼”。
鈣是人體內最豐富的無機元素,99%左右的鈣質存在於“硬”組織如骨骼、牙齒中,它能幫助血液凝結、激活酶係統、維持肌肉的伸縮性和心跳規律以及酸堿平衡。
人體代謝的鈣質從尿和糞中的排出量是固定的,甚至在鈣攝入量為零時亦然。機體對鈣如長期攝取不足,將引起“鈣遷徙”或“骨衰老”。
有關專家研究指出,骨質脫鈣進程最大的是在50歲以後,隨年齡增加,骨皮質變薄,骨骼的韌性、彈性降低,骨膠質大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其中,50歲以後的女性受絕經後卵巢功能減退的影響,骨含量下降最為迅速。
“鈣遷徙”是衰老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老年性骨質疏鬆症、骨質增生、心血管疾病、結石症、癡呆症等一係列衰老性疾病的病因。因此,抑製或減緩“鈣遷徙”或“骨衰老”是抗衰老和延長壽命的關鍵問題之一。
(5)臉部衰老
眾所周知,皮膚組織直接表現出我們的體態和輪廓。但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臉部和臉部周圍皮膚組織的老化對於身體的其他部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臉部確實是衰老過程中相當特殊的一個部分。比如我們平時可能遇到身材勻稱的女性,臉部卻過早地出現歲月的痕跡,而有些上了年紀的女性卻擁有讓人不可思議的年輕麵龐。
人的一生中,臉部會經曆三個反差甚大、毫無關聯的老化形式:首先當然是“生理性老化”,其次是“外環境性老化”,另外,每個人還會因為不同的人生經曆造成“內環境性老化”。
生理性老化是係統的,外環境性老化與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相關聯,而所謂的“內環境性老化”則純粹來源於心理因素,是一種主觀演化。臉部的形態被重塑,這就取決於抗衰老的程度和效果了。
皮膚衰老的常見信號
一直以來,人們都忽略了生活狀態與經曆對於外貌所造成的影響。當我們看到自己童年的照片時,都會為臉部發生的明顯變化而感到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