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對衰老的認識(3 / 3)

一些發達國家的女性早就在喝著一種加了鐵和鈣的果汁,目的是防止骨質疏鬆;英國的一家公司甚至推出了與荷爾蒙相似的,能夠使婦女在更年期減緩情緒波動的女性滋補品。

目前,對大多數人來說,最適宜的辦法是服用蜂王漿,每天早晨用涼開水送服5~10克即可。蜂王漿中含有微量雌激素,恰好能彌補女性雌激素的不足,在現代女性更年期普遍提前的今天,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抗衰老方法。

延緩衰老哪些人做得更好

人要生活得幸福美滿,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延緩衰老,保持健康,盡可能的長壽。那麼,哪些人在延緩衰老方麵做得好,或更容易做得好呢?

(1)老而不衰的人

許多老人都很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從醫學角度講,一個健康老人應該具備的生理特征是:

眼有神。眼睛是人體精氣彙集的地方。老年人腦子反應快,眼睛顯得靈活,目光炯炯有神,是精氣旺盛,特別是心肝腎功能良好的證據。“得神者昌”,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聲息和:老年人說話聲音宏亮,呼吸從容不迫,應視為肺髒功能良好,正氣(宗氣、元氣、營養、衛生)充裕。“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反映出抵抗力較強。

牙齒堅:牙齒是骨的剩餘部分,又是由腎髒供給營養的。牙齒堅固,反映了老人腎精充足,水火兩濟,自然多壽。

腰腿靈:一般來說,人老腿先老,將老腰先病。若高年時仍腰靈腿便,說明筋肉經絡四肢關節皆很強壯,有利於對抗衰老的進行。

(2)有保健意識,積極延緩衰老的人

先天的稟賦是長壽的基礎,後天的保養是長壽的關鍵。經過後天積極采取的有效措施,仍可以最大程度地延緩衰老,延長壽命。

延緩衰老不能盲目,要在依據醫學科學知識的前提下,有計劃、分階段、分步驟地進行。

如30~40歲,應適當飲食、運動、補充維生素及魚肝油等,長期維持激素水平的平衡;40~50歲,身體機能開始明顯下降,應提高對抗衰老的關注程度,進一步防止體內激素水平的降低;50~60歲,強大的工作壓力、高齡的父母、年幼的孩子,都無法讓精神和身體得以休息和放鬆,這時尤其要注意抗衰老;60歲以上,這一時期,人體的某些器官功能已明顯下降。統計數字表明,10%的年齡超過65歲的人有老年性癡呆,這個數字是相當驚人且令人擔憂的,所以,應盡量保持精神及身體機能的健康活力。

(3)有先天後天優勢的人

科學家經長期研究認為,凡具有下麵幾種情況者有希望長壽。

頭胎者:在生育胎次與壽命的關係上,研究人員發現,頭胎、二胎壽命最長。在90歲高齡組中,頭胎、二胎出生的占60.6%,百歲年齡組中則占有77.3%。

相對矮者:美國科學家認為,人類存在著一定的高度,以便身體的潛能得到最好的發揮,而這個高度是男子165~168cm,女子159~162cm,過高則對壽命有一定影響。

B型性格者:B型性格表現為溫和平靜,從容大度,不過分爭強好勝,隨遇而安。研究表明,長壽人群中B型性格占83%。

較胖者:科學家們在600萬人的範圍內分析了壽命和體重的關係,發現適當肥胖者壽命更長。他們認為,體重超過正常標準20%以內的人死亡率最低,究其原因,是因為較肥胖者抵抗疾病的能力較消瘦者更強。

血壓偏高者:芬蘭研究人員發現,高壓120mmHg、低壓70mmHg的老人存活率大大低於高壓160mmHg、低壓90mmHg的老人。

近綠者:綠色有益健康。當置身於大紅大紫的色彩中,常有煩躁不安等不良及應。但綠色則會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愉悅感。其原因在於綠色可減慢心率,和緩情緒。現代研究已證實,生物個體的生存期與心率有關,總心跳為8億次,一旦跳完,生命即將終止。因而常與綠色打交道,綠視率高者壽命長。

禿頂者:禿頂男子有獨到的抵抗疾病甚至癌症的優勢。這是因為禿頂多因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所造成,而雄性激素恰恰是男子的護身符。

合理節食者:動物試驗證明,限製飲食可極大地延長動物壽命。而許多專家也認為,良好的飲食習慣即按時進食、進食適量以及進食時情緒安靜、細嚼慢咽等均有助長壽。

人類延緩衰老的未來

延緩衰老醫學是屬於預防醫學範圍內的主動醫學,是建立在預防醫學理論基礎之上,通過早期幹預手段和治療措施,終止或逆轉與老化相關的病理過程的綜合性醫學。

抗衰老課題的研究是20世紀90年代逐漸興起的一門全新的醫學,根據最新醫學研究成果,人類的衰老過程和癌變的發生與其自身新陳代謝而產生的自由基蓄積、細胞染色體端粒長度變短、免疫調節失衡和基因突變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已經逐漸揭開衰老之謎,並且可以通過一定的措施延緩衰老。

(1)目前最有效的抗衰老手段——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美國伊利諾州大學教授為首的51位國際衰老研究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曾聯合發表聲明:“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實,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抗衰老幹預產品能減緩、阻止或逆轉人類的衰老,倒是要警惕所謂的‘抗衰老療法’帶來的危險。”

他們認為,根據現有醫學科學成果,真正能有效遏製衰老的產品是不存在的。但人們也不能就此忽視對衰老的幹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目前最有效的抗衰老手段。

(2)未來抗衰老最奇思妙想的嚐試——建立人體免疫力儲蓄“銀行”

免疫係統是身體的防線,任何部位,一旦受到致病物質的侵襲,免疫細胞就會動員起來,努力製造“抗體”,對致病物質進行圍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免疫細胞會在特定時期“怠工”,這無形中就降低了免疫力。科學家認為,衰老的表現之一正是免疫力的下降。

如果能像儲存退休金一樣,設法將年輕時強壯的免疫力存進銀行,等衰老時,免疫功能瀕於衰竭之際再取出來花,不就能恢複青春的抵抗力了嗎?

科學家們設想,將免疫力存進液氮銀行:大約20~30歲時,人體免疫力處於顛峰狀態,這時取出免疫細胞存入零下100℃的液氮中。冰凍狀態下,細胞是休眠的,但依然存活。30~40年後,身體漸漸出現了衰老征象,免疫功能開始下降,以至大病小病不斷,這時就將貯存的細胞取出,重新注入身體裏。因為是自己的細胞,不會發生排斥反應,而新注入的免疫細胞為身體帶來了青春的免疫力,還會產生獨特的抗老化作用。

(3)未來抗衰老最大膽的嚐試——降低體溫延長壽命

已有確鑿的實驗證據:低體溫的確可以抗衰老。如降低果蠅的體溫,可使其壽命延長10倍。科學家估計,隻要讓人的體溫略微下降,就能使青春延展30年。

瑜伽、冥想、靜坐等以靜為主的鍛煉能使心靈祥和,生理的反應就是心率減慢,體溫下降,從而有助長壽。目前,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一些藥物,作用於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力求以體溫降低來對抗歲月老化。

(4)最接近上帝的嚐試——用遺傳工程來改變衰老信息

遺傳學家提出,基因才是衰老的關鍵。一種罕見的基因性疾病,叫“遺傳性早衰綜合征”——在20歲左右就出現皺紋、白發、動脈粥樣硬化等老年征象,患上這種病的人一般活不過50歲。

另外,有的學者提出“衰老基因”的假說——當生命運行到一定階段,衰老基因就開始活動,使身體逐漸發生衰老的變化。最近在一種簡單生物的冬眠研究中,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兩種可能控製衰老的基因,適當調節這兩種基因,這種生物的壽命可以延長2倍。

如果這種假說成立,從理論上說,隻要遺傳工程技術對基因進行修修補補,比如導入新的人工合成的年輕基因來更換老化的基因,就能實現返老還童。

(5)最被市場看好的嚐試——控製體細胞的衰老

1960年細胞學家海弗利克發現了體細胞的分裂極限——它並不是無窮無盡地分裂下去,到了一定的代數,就會自動停止。可以想象,當身體中停止分裂的細胞多到一定程度,也就意味著整體生命的衰老。所以,如果能延長單個細胞的分裂代數的話,可能會為抗衰老帶來希望。人們以各種藥物來培養細胞,並發現,維生素E可使培養細胞的分裂代數延長。

日本科學家已成功地用提高血管內維生素C濃度的方法延長了細胞的壽命,這項技術有望用於研製減緩衰老,預防心髒病、癌症、動脈硬化等疾病的藥物。

這些試驗說明,細胞的壽命是能夠用藥物來加以延長的。老年學家們預言,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抗衰老藥物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