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漢拱手和齊道長作別,眼中充滿了顧盼的神情。齊道長誠懇的點了點頭。這種真誠的交流使得兩位老人在心裏都很明確對方的意圖。越是困難的時候信任越是顯得重要。王老漢率子嗣沿山路而下。
看著王家人遠去的背影,此刻齊道長內心卻忐忑不安,思緒萬千,畢竟從墓地的表象來看,墳中的僵屍已經不是什麼泛泛之輩。估計已經快修成了萬宗真身了。
坎刀門中認為螞蟻雖小可是陽氣至勝,大多的屍身會招惹蟲蟻,蟲蟻的咬噬會加快肉身的消亡,這樣也是易於消除靈魂對屍身的眷顧,不至於陰魂不散,更不至於形成屍變。
這種葬法大多在水土不好的地方用到,水土不合五行布置,死者難安,屍身不腐,陰魂不散,最易形成養屍的格局,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擇穴者會把安埋之地選在蟻穴附近,螞蟻最為靈敏一察覺到周圍的氣場有所改變,就會循著氣息找到屍身,進而將其咬噬殆盡,化作無形。這種葬發叫做蟻葬。
一般這種螞蟻奔忙的景象會在新葬之墳中看到,而此時的王家先祖業已下葬了一個甲子之期,再表現出這種現象真是叫人匪夷所思。不會是萬精朝聖吧。
這所謂的萬精朝聖就是說墓中的僵屍已經有了很高的修為,但是還沒有修成萬宗真身,可能懼怕周圍的有些事物所發散的真氣,暫時隱遁在墓穴,為了積蓄體內的怨氣隻能拘住螞蟻為其用送怨氣,雖然螞蟻是至陽的動物,可是沒有什麼心智,一旦受到蠱惑被控製住心智,就成了搬用怨氣的工具,也是因為螞蟻的嬌小的特點也不易被人察覺。
但有一點要成就如此修為沒有個幾百年的修行,寥寥幾十年的就想達到萬宗真身,至少在時間積累上說不通。
一邊想著一邊走沒過多時便到了漢王寺門口。寺裏弟子一看是齊道長,便趕忙前去方丈處報告,不多時方丈法正就從禪房中出來。看著法正走來,齊道長笑著迎上前去說道:“老和尚,又要勞煩你了?”
“老牛鼻子,來的正好,老和尚我正好有事請教!”說話間二人移步到禪房,一個束發的小童,給二人端上茶水,垂手立在供桌旁聽候差遣。
齊道長一看心下歡喜,笑道:“仁青……”齊道長話沒說完。
隻聽那小童說道:“道長小僧法號遇緣,不叫仁青。”
齊道長,張張嘴不知道說什麼好。這時老和尚說話了,遇緣我有事要和你師伯商議,你先去前院找你師哥,讓他帶你念念《金剛經》!遇緣應聲出門而去。
齊道長舒緩了一下表情,飲了一口茶。隻聽法正禪師說道:“道長可不是專程來看我老和尚的吧?有徒弟說看到你和王家豆腐店的王老漢在察看墓地。”
齊道長一聽此言,便將此事的前因後果,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的說了一通。老和尚也知道的十有八九。
聽完齊道長的講述,法正禪師正聲說道:“道長莫不是來找我借佛來了?”
齊道長:“貧道也是犯難,也知道降魔金身羅漢是鎮寺之寶,但是王家人的生死不得不管啊!”
“我佛慈悲,降魔衛道也是出家人的分內之事,道長你隻管放心這件事,以我之見你一個人也未必是那畜生的對手,為此和尚我也盡點力,一是畜生就在我寺下,彌補我不察之罪。二是替老朋友分憂,你我聯手取勝的把握大些。三是答謝王老漢的豆腐之恩,徒弟們時常下山買豆腐老漢總是多給些,每年的初一也要將最新鮮的豆腐親自送到寺裏進供。”
聯盟已經締結現在就要布畫出行事的流程。
法正禪師說道:“要根除這畜生我們還需謹慎考慮,找一個完全之策,且不能有半點閃失,先前道長用耀天石封住怨氣的徑路,此刻隻怕墓外的螞蟻業已聚集成山了,但時間一長七星北鬥陣的效力就會消減,加上怨氣的輸入被封,墓中的畜生可能也已經察覺,礙於此刻是白天陽氣至勝,可能不會有大的動作。入夜後一旦起僵就不好對付了!”
齊道長接過話說道:“禪師說的正是,我正是來商議此事的。以我之見這畜生起僵是早晚的是。因此與其後發製人,不如搶占先機,逼著其起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