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集:元成宗鐵穆耳(一)(1 / 2)

1

內景,報告廳。

主持人:大家好,這一集我們解讀《元成宗鐵穆耳》我們已經知道,鐵穆耳是金真的第三個兒子。忽必烈在生前對金真的三個兒子特別喜愛,尤其對鐵穆耳,尤為器重,故而在生前便把金真去世留下的皇太子印璽交由鐵穆耳保管,這或許是一種讓鐵穆耳繼承自己皇位的暗示。而忽必烈臨終前又將三個他最信任的大臣召到身邊,委托他們輔佐鐵穆耳登上皇位。現在由我們將本集的特約嘉賓向大家做自我介紹。

2

卜魯罕:大家好,我叫卜魯罕,是元朝第五任皇帝鐵穆耳的皇後。由於我的丈夫鐵穆耳年輕時飲酒過度,晚年一直被重病所擾,朝政疏懶,國家大事多廢不舉,由於這種原因,我參與了朝政,與相臣哈剌哈孫共同執掌朝政,因施政比較公允,頗得好評。但是我與丈夫的堂侄兒海山的母親之關係一向不和,在我唯一的兒子皇太子德壽1306年1月病逝後,為了避免丈夫的堂兄答剌麻八剌一係即位,(1306年),在丈夫元成宗病情漸重,我趁答剌麻八剌長子海山鎮守漠北,與左丞相阿忽台合謀,將答剌麻八剌的妻子答己和幼子愛育黎拔力八達送往懷州(今河南沁陽)。丈夫去世後,由於沒有皇位繼承人,我與左丞相阿忽台等人定下計劃,命真金弟忙哥剌之子、堂小叔安西王阿難答失裏來京師,由我自己攝政、先是阿難答輔政,並最終將帝位傳給阿難答。可是一向與我配合默契的右丞相哈剌哈孫這時卻暗地裏派人通知在北方帶兵的海山、在懷州的答己與愛育黎拔力八達,讓他們立即以奔喪為名趕赴上都奪取帝位。我在得知答己與愛育黎拔力八達母子先期抵達上都後,我和小叔子阿難答等人商議,趁三月初三為愛育黎拔力八達慶賀生日的機會,除掉這對母子。但而愛育黎拔力八達搶在三月初二這天先動了手,將和阿難答和阿忽台、明裏帖木兒等人逮捕。愛育黎拔力八達誣蔑我,以“私通安西王阿難答”的罪名,將我貶居東安州(今河北安次區西北)。五月,海山到達上都,賜死安西王阿難答等人之後即位,海山稱帝後,廢掉我的皇後頭銜,將我就地賜死。

3

王約:我叫王約,字彥博,元朝河北任丘市王約村人,生於1252年,活了八十二歲,在元世祖時任翰林國史院編修,後任中書、詹事、集賢大學士,曆經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天順七朝,從事於公文撰擬長達五十年之久。其間朝廷重要文誥都由王約把總。仁宗時曾通告各大臣:“事未經王彥博議者,勿啟”。元世祖忽必烈時代任兵部郎中,翰林編修等職,元武宗海山力氣地愛育黎拔力八達為太子時,我曾任太子詹事,太子即位後我當過河南行省中書右丞,監察禦吏。副樞密使等職,在曆史上連續在七個皇帝手下工作的也可能隻有我了,但每一個皇帝都很尊重我,尤其是元仁宗把我當做老師尊重。我為人方正,做事規矩。生平做過兩件大事,第一件,下令用五十萬擔糧食賑濟災民,讓五十萬饑民得以生存。第二件,當時有人想把高麗國改成三韓國,準備撤銷征東省,把高麗式列為元朝的一個行省,如同其他內地行省的規製,下詔命中書省共同討論,我覺得不合適,向皇帝建議保留高麗的原來製度。我說:“高麗國距京城四千裏,土地貧瘠而百姓困苦,夷人風俗崇尚不同,不能和中原相比,萬一開化受到阻礙,須下苦力來治理它,這不是件好事,不如固守祖宗時的舊製。”丞相稱讚我的見解,奏請停止討論,否決此事。高麗人聽說了這件事,畫我的像回國,建立祠堂來紀念我,說:“是由於王公,才使我們國家社稷沒有被滅絕。”

主持人:現在由元成宗鐵穆耳組報告。

4

元成宗的報告

女士們,先生們,孩子們,你們好,我叫完澤篤鐵穆耳,是元朝第五任皇帝。我是忽必烈的太子真金之子,與元仁宗、武宗及泰定帝的父親們是親哥們兒,同為真金之子。祖父忽必烈去世後,我在顧命大臣伯顏、玉昔帖木兒、完擇等人的擁戴下登上了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