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大概是因為段氏一族在治理大理國的時候深得民心,在老百姓心中具有崇高的威望,而高氏一族缺乏民心基礎,國家根基動蕩的緣故吧?
劉秉忠:二王爺聰慧過人。兵法曰,伐心為上,伐兵次之!我們可利用段興智的威望來招降交趾、騰衝、洱海、暹羅、貴州等地部眾,並由段氏家族來治理大理,這樣一來,大理全境就可以實現不用兵而靖安之百世之功。這是件非同小可的大事,望二王爺您應認真考慮一下,是否上報蒙哥汗?
忽必烈: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我們爬山涉水遠道千裏,浴血奮戰攻下的大理卻繼續讓段興智作大理的總管,這和沒有攻破大理有何區別?
劉秉忠:當然有區別。過去段興智是國王,大理國的子民屬於段氏王朝的。而現在我們封他做大理總管,段興智就隻是我們的臣下,大理國土就屬於我大蒙古所有。這是最大的區別。而更關鍵的一點是,王爺您應該清楚蒙哥汗派我們攻打大理的真正目的是為了什麼?。我們現在攻下大理的真正目的不過是為了借道,讓我門蒙古大軍對南宋形成南北包圍夾擊之勢,實現蒙哥汗滅宋計劃。因此我們不可能用大量的兵力長時間駐守大理,如果我們離開大理,各地地方勢力勢必複叛,那時我們又該怎麼辦?大軍在返回來嗎?顯然不可能,因為滅宋才是蒙哥大汗的主要戰略意圖,至於大理國是否歸屬大蒙古國,蒙哥大汗並不在意。如此一來,我們豈不是損兵折將勞而無功?也因此,我建議,采取懷柔和安撫政策,隻要段興智投降我們,我們仍然讓他治理大理。如果能夠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留下忽魯赤王爺和少數兵力在大理,保境安民,而大部隊就可以抽出來北上攻宋。隻要大理在我們的管轄和統治範圍,再請封忽魯赤王爺為雲南王,蒙哥汗就不能對我們的戰功視而不見,您說呢?二王爺。
忽必烈:子聰言之有理,就按你們說的辦,這下,你們該讓我睡覺了吧?沒見過如此的臣下,竟然敢不讓老板睡覺,用車輪戰來逼迫老板就範。(大笑)
4
內景,大理王宮,忽必烈坐在原來大理國皇帝的座椅上,他身邊依次坐著兀良合台、阿術、忽魯赤、劉秉忠、姚樞等人。
兀良合台:二王爺,高祥出城逃跑了,聽說段興智也已經逃亡赤誠或者繕闡地區,請允許我近日發兵攻打赤城和打理各城未服之眾。再者,今日我們準備按照您在攻城之日說過的話,把這等百姓統統殺光。
忽必烈:兀良合台,把那些被關押的百姓的老百姓都放了吧,子聰和姚先生他們的話沒錯,“王者之師,有征無戰,當一視同仁,不可嗜殺。”希望你等今後務必遵守此言。分別命諸將約束部下,切記入境安民,毋妄殺,毋焚人室廬,所獲生口悉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