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術:殿下:我們的信使被害後,當初你可是說過,破城之後,將這一城百姓殺盡,報仇雪恨,可是現在卻要放了他們,我們兵士恐怕難以咽下這口氣!
張文謙:阿術少將軍,為兩個信使被害而屠殺一城百姓,非王者之師所為。倒像是山野殺人越貨的強盜。你不覺得這樣太過分嗎?難道倆個蒙古信使生命就比全城數十萬百姓的性命珍貴麼?再說,殺信使者而拒降者高祥、高和,非這些百姓所能主宰。而今高祥、高和已經逃跑,我們卻拿無辜的百姓來撒氣,這難道是英雄所為麼?依我看如此行事無異於山野之賊和屠夫!
阿術:仲謙先生,屠城的話並非我們所說的,而是是二王爺說的,難道您認為二王爺是山賊麼?
忽必烈:好了,阿術,我當初所說的殺光一城百姓不過是氣頭上泄憤之語,怎可當真?哦,兀良合台、阿術,還有忽魯赤,你等請記住,我今後在盛怒之際所下的命令,你們不要去執行,尤其是殺人的事,要等我心平氣和的時候複來請示我。關於屠城的誓言作廢,有罪的隻是高祥、高和二人。如果抓住這二人,定然不能饒恕。至於城中其他百姓,悉數赦免,包括段興智這個國主在內。子聰說的很對,段氏一族在大理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想要治理大理,不讓大理生亂,還需要借助段氏家族的聲望,我已經奏報蒙哥汗,請封我的六子忽魯赤為梁王,段興智為大理世襲總管,由段氏家族輔助梁王來治理大理百姓。而兀良合台,我也請封你為大理全境的軍事總督,保境安民,你身上的擔子不輕呐!
兀良合台:謹遵殿下命令!
畫外音:
忽必烈所率的蒙古大軍再攻破大理後采取了它的重要漢族幕僚的懷柔綏靖政策,報請蒙古可汗任命曾經統治大理國三百餘年的段氏家族為大理世襲總管。大理國主段氏降,被任命為世襲總管。原大理官員多受封為雲南各地土司。至此,大理被征服,雲南全境納入了中國的版圖。也由此,蒙古帝國也由此完成了迂回包抄宋朝的戰略部署。而這一年,征服大理全境的忽必烈隻留下兀良合台的一支部隊繼續留守大理,而自己則帶領大部人馬回到了漠南金蓮川草原。
5
外景,金蓮川草原,閃電河北岸龍崗,遠處四山拱衛,氣勢開闊,有虎踞龍蟠之征兆。日,春,上午,忽必烈、劉秉忠、郝經、謝仲溫、侍衛等。
忽必烈、劉秉忠、謝仲溫與數十名侍衛從金蓮川幕府出發,騎馬奔跑在灤水北岸的龍崗停下來,眾人下馬,簇擁在忽必烈周圍。劉秉忠在忽必烈身邊,手指點著前方的龍崗,又指點身後的灤水對忽必烈訴說著什麼。
劉秉忠:(用手指著遠處的山巒)王爺,我和仲溫都覺得這龍崗實在是一塊風水寶地,很適宜於建城。你看它的地勢,虎崗蟠其陰,灤河經其陽,遠處四麵有山巒的拱衛,真乃佳氣蔥蘢,虎踞龍蟠,且地處南北交通要略之勢。因此,我們和仲溫覺得把這座新城建造在這裏是再合適不過,現在請您定奪一下。
忽必烈:嗯,你和君玉覺得行就行,你二人辦事我放心,你們想過沒有,這座城建好了,該起一個什麼名稱呢?
劉秉忠:我想把它起名為開平府,王爺,您覺得這個名稱如何?
忽必烈:(沉吟著)開平,開平---子聰、君玉,你們起這個名稱,一定有什麼蘊意在其中吧?
劉秉忠:(微笑著)王爺,這個你懂得。
忽必烈:讓我琢磨琢磨----哦,開天下太平盛世,是這個意思嗎?
劉秉忠:(點點頭)
忽必烈:名字不錯,意味深長,行,我同意。就這樣定下來了。今年夏天,要盡快建築此城。君玉,我任命你為工部提督,專門負責開平府的建造工作,你看如何?
謝仲溫:這---報告領導冒號,我隻是您的一個警衛員,首長的安全保衛我是內行,但修築城池的事沒幹過,沒有把握。
忽必烈:小子,不要擔心,地形勘測,城池圖紙的設計,這個個工作由子聰和尚來負責,君玉,你隻負責按照和尚的要求監工、督促建造工程。這裏麵可是大有油水可撈啊,那些想承攬新城建造工程的建築公司和房地產商人,都會給你好處費的,聽說這叫回扣,現代此風盛行。
謝仲溫:請首長放心,我謝仲溫,廉潔奉公、拒腐蝕永不沾,絕對不會吃拿卡要,以權謀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