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謀求與中國領土、海洋爭端的輿論先機
日本成為新一輪“中國軍事威脅論”的急先鋒,很重要的目的是為其強化非法控製釣魚島、爭取海洋劃界優勢創造輿論環境。今年以來,日本不斷加強西南防線的軍事力量部署,實施“為離島命名”活動,企圖以“國家管轄”方式宣布對所有離島實際占有,並趁機擴張專屬經濟區;加大對釣魚島海域的非法管控力度,渲染自衛隊的“奪還計劃”;積極插手南海問題,強調“日本與南海周邊國家有著同樣的擔憂”。積極炒作“中國軍事威脅論”,從而為日本繼續堅持不承認有領土爭議、采取單方麵強硬措施、獲得國際同情提供有利外部環境。
(四)鉗製中國軍事現代化發展和軍事力量運用
在中國軍事現代化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美國等西方國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慮。個別學者甚至提出,當前美中軍費此消彼長,“是否預示著二戰後形成的世界秩序行將崩塌”;中美在亞太地區的軍力對比已發生變化,“中國可以用過去做不到的方式威脅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炒作“中國軍事威脅論”,蘊含著以輿論壓力來實現“軟性管控”的意圖,企圖使中國不敢過快發展軍事現代化,不敢輕易運用軍事力量維護國家利益,隻能按照西方的價值觀和處事原則來發展。
三、科學把握有效應對的基點
(一)突出宣傳中國和平發展的確定性和持續性
對國際社會而言,和平發展仍然是一個相對抽象的大概念。改革開放30年的曆史進程,僅僅是打開了中國與國際社會相互了解的一個窗口,相互認知正由淺層次的交往交流向深層次的理解融合發展,在涉及意識形態、文化傳統以及國家主權、統一和安全等敏感問題上,難免出現隔閡與誤解,難免對和平發展產生質疑。當前,就是要將和平發展分解到一個個具體領域之中,以闡釋我各個領域,特別是軍事領域政策發展、力量運用的確定性為基礎,直觀具體地講清是什麼,講好為什麼,講實幹什麼。
(二)及時調控對外傳播的節奏進程
爭取國際軍事領域輿論鬥爭的主動權,關鍵在於加快我對外傳播模式由應激反應式向主動調控式轉變,核心是能及時提出新理念、確立新規則、把握新議題。特別是在國際輿論“西強我弱”,以及美國深度操縱國際輿論工具的背景下,更需要主動引導國際輿論關注我預設主題,主動調控涉華軍事輿論進程,適時釋放有利於展示我和平發展的軍事信息,力避被動應付。要高度重視重大軍事活動的對外傳播,本著“最有利於展示政策穩定性、最能體現軍事力量建設與運用合理性、最易獲取國際社會理解認同”的原則,謀劃信息傳播的重心和方式。
(三)著力轉變國防政策的闡釋模式
在信息時代,僅簡單告訴外界我堅持防禦性國防政策,已不能完全適應發布主體構成多樣、受眾利益取向多元的輿論環境要求,必須加大信息的可讀性、及時性和針對性,變口號式的宣示為專業化、動態化、故事化的信息傳播。其核心是能否提出一整套別人能夠接受的說法或認知邏輯,有效引導國際社會從中國的視角進行辨析,打破過去僅按西方價值觀、思維模式去認識問題的套路。不僅要告訴外界所采取的是何種政策、維護的是哪些利益,還要詳細解釋為什麼要采取這種政策、如何維護這些利益,解決我政策闡釋中的“斷鏈”問題。要針對當前各種軍事信息數量快速激增的現實,逐步改變平麵、刻板介紹國防政策的方式,以更豐富、更鮮活的事例作為支撐,讓事實自己說話,讓受眾自己感受。
(作者係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