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小寒 溫腎壯陽年頭年尾腎都強(3 / 3)

冬季穿衣有技巧寒冷時節衣服不宜穿得太厚。有的人穿得鼓鼓囊囊,以為穿得越多越暖和。其實,衣服的保暖程度與衣服的多少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與衣服內空氣層的厚度有關係。當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後,空氣層厚度隨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隨之增大。但當空氣層總厚度超過15毫米時,衣服內空氣對流明顯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了。

鍛煉前熱身運動要做好俗話說“冬練三九”,意為此時正是人們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的大好時節。由於冬季人體血液流動緩慢,關節僵硬,在鍛煉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因為這時肌肉的黏滯性增高,關節的靈活性降低,運動過猛,極易發生運動損傷。可采用慢跑、擦麵、浴鼻及拍打全身肌肉等方法完成運動前的熱身準備。

經絡調養

養脾經,血海穴是關鍵

足太陰脾經養生法中醫認為小寒時節對應人體的足太陰脾經。足太陰脾經,歸屬於脾髒,與胃相聯係,溝通脾胃及肢體內外。脾經感受的各種刺激,可以傳至所屬的脾髒所聯絡的胃腑。反過來,脾胃的生理功能失常,也可以通過脾經反映於體表。早上9:00~11:00時,氣血流注於脾經,脾經最旺。此時運動腳趾養脾胃。脾經起於足大趾,胃經經過第二三趾間,所以對脾胃虛弱的人,經常活動腳趾,嗬達到健脾的作用。

血海穴治療一切血疾血海為足太陰脾經穴,是專門治療血疾的要穴,具有活血化淤、補血養血、引血歸經的作用。血海穴既可以益氣養血、理血調經,又可以行血化淤、清熱涼血、祛除濕濁,故可用於各種與血有關的婦科病症。長期按揉血海穴,並配伍三陰交穴,甚至可以治療痛經、閉經、不孕等婦科疾病。

小寒如何防止低體溫?

低體溫是以35℃為界限,低於35℃者為體溫過低,怕冷、手足涼、脈弱無力。嚴冬時節還要注意老人的低體溫。發生低體溫的原因:一是老年人對寒冷的反應不明顯,一般人感到冷了打寒戰,皮膚會緊縮,以減少體內熱量的散失,而老人因為反應不明顯,甚至沒有反應,體內的熱量就不斷地散失,體溫也就越來越低,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視。二是發病多緩慢,甚至危及生命時也無明顯症狀。但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出現意識模糊、語言不清,繼而昏迷,體溫隨即降至30℃以下。此時,患者脈搏及呼吸甚微、血壓驟降、麵部腫脹、肌肉發硬、皮膚出現涼感。

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應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多穿些衣服,戴上帽子。吸煙的老人一定要停止吸煙。睡眠時注意保暖,可用熱水袋和電褥子;飲食上可吃一些牛肉、羊肉、海魚等熱量大的食物以禦寒。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補,或服金匱腎氣丸,晚飯可吃羊肉、雞肉等溫熱性食物,或製附片10~15克燉肉。注意製附片用布包先煮2小時,加肉後再煮1小時,吃肉喝湯。要鼓勵老年人適當運動。

羹小寒易形成老年性低血壓,如何治療效果更好?

低血壓屬於中醫“眩暈”、“厥證”範疇。通常因心悸怯弱、勞思過度,或久病心血不足,或飲貪所傷、脾胃不和,或腎陰虧耗等導致氣血生化不足,腦髓失養而引起。人到老年就容易氣血不足,再加上小寒季節氣候寒冷,冷則血凝,血液流動更慢,就容易形成老年性低血壓。有低血壓的老人可用黨參15克,黃精12克,肉桂10克,紅棗10顆,甘草6克,水煎月艮,每日1劑,連續15日。對治療低血壓效果很好。睡前也可含幾片人參,晚飯可用人參3~5克、黃芪10克燉肉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