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小寒 溫腎壯陽年頭年尾腎都強(2 / 3)

忌燥熱和寒涼,多苦少鹹

飲食溫補忌燥熱冬季是四季進補的最佳時機。冬季多寒,宜食溫性食物。煎、烤、炸等燥熱食品應當少吃,蔥也要少吃。

多苦少成養心氣冬季飲食養生遵循“少食成,多食苦”的基本原則,以“藏熱量”為主。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鵝肉、蝦、韭菜、桂圓、黑木耳、甲魚、蘿卜、核桃仁、栗子、紅薯等。

忌食寒涼飲食不當,是導致人體陽氣損傷的第一因素。冬天,人的脾胃功能相對虛弱,若再食生冷寒涼性食物,易損傷脾胃陽氣。因此冬季應少吃荸薺、柿子、生蘿卜、生黃瓜、西瓜、鴨肉等性涼的食物。

養生菜譜

薑絲枸杞炒山藥

材料:山藥350克,枸杞子30克,薑25克,植物油15毫升,鹽、味精備2克。

做法:山藥去皮,切象眼片,放沸水中焯過;枸杞子用水泡開;薑去皮後切細絲。鍋內加植物油燒熟,加薑絲炒香,即放入山藥片炒,加入鹽、味精和枸杞子炒熟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小寒時節多食用還能滋補腎陽。

山藥燉羊肉

材料:番茄、山藥備200克,羊肉(瘦)400克,香菜30克,蔥15克,植物油20毫升,料酒10毫升,味精、胡椒粉備2克,鹽、花椒各3克,高湯1000毫升。

做法:番茄去皮切滾刀塊,山藥去皮切滾刀塊;油鍋燒熱,投入花椒,炸出香味,羊肉(小山羊)切條塊,用沸水焯過。撈出花椒不要,花椒油留用。鍋內加蔥段煸炒,加入羊肉塊翻炒,烹入料酒,加高湯、鹽燒沸,用小火煨燉至八成熟,加山藥場塊燉熟,再加入番茄塊燉軟,加入味精、胡椒粉,撒香菜,淋花椒油即可。

功效:有補腎、補虛的功效。

小寒藥補

以溫補為宜

小寒要合理溫補。說到進補,自古就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髒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既能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目的。在冬令進補時應采用食補、藥補相結合的方式,以溫補為宜。常用補藥有紅參、丹參、黨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子、當歸等。

紅參鹿茸飲

用鹿茸、紅參各3克研細末,再用丹參15克、紅棗10顆煎湯送服。有益氣養心的功效。適用於老年人心跳緩慢、頭暈、氣短、乏力等。

黨參核桃五味子飲

用核桃2個,黨參15克,五味子10克,南沉香7.5克(研末後下),水煎,分2次衝服蛤蚧粉(蛤蚧1條研末分為2次服用)。有治腎虛氣喘的功效。

起居養生

正確鍛煉很重要

合理安排呼吸方式冬季運動換氣時,宜采取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因為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對吸進來的空氣進行加溫,並抵擋住空氣裏的灰塵和細菌,對呼吸道起保護作用。嘴巴微微張開即可,把舌頭卷起抵住上齶,讓空氣從牙縫中出入。

合適的鍛煉環境對於堅持冬跑的人,要特別防止渭跌。遇到冰封雪飄的天氣,可在室內、陽台或屋簷下原地踏步跑,在能收到鍛煉效果的同時,又能避免意外的發生。在大風、大霧、大寒等冷高壓影響下的早晨,低層空氣會受到嚴重的汙染,不適宜進行露天鍛煉。冬季應該“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所以鍛煉時間最好在日出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