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冬至 陽氣初生補腎填精不要省(2 / 3)

冬至食補:

增加糖類和維生素的攝取

多吃蘿卜“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蘿卜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涼解毒。蘿卜可與菊花茶搭配食用,有詩雲:“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蘿卜的養生、保健、藥用效應與菊花茶有著相融之處。

增加糖類的攝取冬季適度增加全麥麵包、稀粥、糕點、蘇打餅幹等糖類的攝入,既有助於禦寒,又可以振奮情緒。專家建議把麵食、點心類食物當做可以吃的抗抑鬱劑。還可吃複合性的糖類營養品改善心情,效果雖然慢一點,但更合乎健康原則。

增加維生素的攝取冬季缺少蔬菜,容易導致維生素的缺乏,因此飲食中應特別注意增加含維生素C的蔬果,如白蘿卜、胡蘿卜、辣椒、土豆等蔬菜,柑橘、蘋果等水果。還要增加動物肝、瘦肉、鮮魚、蛋類、豆類等食物,以保證身體對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B2等的需求。

養生菜譜

桂圓羊肉湯

囊萋材料:羊肉500克,桂圓肉15克,生薑20克,蔥結、鹽、味精、料酒備適量。

做法:將羊肉切成大塊,放入鍋中加水750毫升,大火煮沸後撈出洗淨。取沙鍋,放入羊肉塊、桂圓肉、拍碎的生薑、蔥結、料酒,水(以淹沒羊肉為度),先用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燉2小時至酥爛,加入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補虛,養心安神,適宜冬季食用。有潮熱盜汗等陰虛火旺症狀者忌服。

炒雙菇

材料:水發香菇、鮮蘑菇各250克,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味精、鹽、料酒、薑末、鮮湯、香油備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淨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後,放薑末、醬油、白糖、料酒繼續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沸後,放味精、鹽,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香油,裝盤即可。

功效:補益腸胃,化痰散寒。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對高脂血症患者更為適宜。

冬至藥補

正確進補,溫補腎陽

如果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盲目將黃芪、黨參、當歸、田七等與雞、鴨或狗肉同煮食,或是長期過量服用人參、鹿茸、阿膠等中藥,反而對身體有害。據藥理學研究和臨床發現,在無疾病且身體強壯的狀態下超量服月補藥,會產生口幹舌燥、鼻孔出血等滋補綜合征。因此,冬令進補應注意有的放矢,切莫多多益善。

壯腎陽補酒

用雄雞睾丸4對,桂圓肉200克,巴戟天50克,白酒1000毫升。選用從剛開啼的公雞身上取下的睾丸,蒸熟後剖開、晾幹,與桂圓肉和巴戟天一同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2~3個月即可飲用。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早晚飲服。有溫補腎陽,養心安神的功效。用於陽虛畏寒、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心煩失眠、便溏泄瀉、夜尿頻數等。

河車粥

新鮮紫河車1個,將血管挑開洗去淤血,與豬瘦肉250克(切塊)、生薑10片(切絲)、大米100克一同煮粥,再加適量蔥、鹽,每周2~3次,連續15~20次。可治療老年性貧血。紫河車味甘、成,性溫,歸肺、肝、腎經,有溫腎補精、益氣養血的功效。

起居養生

防寒保暖,經常鍛煉

注意防寒保暖冬至以後,氣溫比較低,天氣寒冷,尤其是夜晚多在。℃以下,因此白天要及時添加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循環。夜晚要多蓋棉被,不要開窗睡覺。

經常鍛煉身體平時應進行適當的禦寒鍛煉,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偶爾洗一洗冷水浴,以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謹防老年病複發老年人的體溫本身就低,進入冬季,體溫會更低,容易誘發各種疾病,同時由於天氣寒冷,血管收縮,也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因此老年人應注意居室保暖,少外出,不得已要外出時,要多穿衣服以禦寒。在公園晨練時,家人應陪伴在其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