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大雪 溫補避寒驅寒保暖有講究(3 / 3)

提高禦寒能力大雪時最需預防的是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尤其是中老年人,在早晨日出前和傍晚太陽下山後應盡量少出門,在居室中嚐試臉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來增加機體的抗寒能力。外出時一定要穿厚實的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和圍巾。

注意胸腹部保暖冬天風寒侵入人體,往往首當其衝的就是胸腹。胸腹部受寒之後,易折傷體內陽氣,從而引發心髒病。此外,還可以誘發胃腸病,所以,胸腹部保暖是不容忽視的環節。

經絡調養

護腎經,宜泡腳通經

足少陰腎經滋養肝腑中醫認為,大雪節氣對應人體的足少陰腎經,腎經是與人體髒腑器官聯係最多的一條經脈。腎是先天之本,是人體健康最基礎的保證。腎經的經氣充足與否,和人體的健康、疾病、衰老以及容顏等關係都非常密切。腎在酉時(17:00~19:00)進入儲藏精華的階段,腎經酉時最旺。此時不適宜做強度太大的運動,也不適宜大量喝水。對於腎功能有問題的人而言,在這個時候按摩腎經的穴位,效果最為明顯。

泡腳勝吃補藥腎是人韻根本,控製人的生長、發育、衰老,而足少陰腎經行走於足底,並且,腳是人體經脈彙集處之一,人體12條正經中有足三陽經終止於足,足三陰經起始於足,分布於腳部的經絡穴位有60多個。所以腳對於全身的保養是非常重耍的。用中藥泡腳,不但可以促進腿部及下肢的血液循環,降低肌肉張力,緩解肌肉緊張,而且對消除全身疲勞和改善睡眠也大有好處。感冒時可在熱水中加食鹽約50克,50~70克生薑。泡腳時,先把腳放在熱氣上熏,待水溫下降後再將雙腳浸泡在水中互相搓擦,水涼時可續加熱水2~3次,泡至全身微微汗出,待水尚溫時及時擦幹腳部即可。

泡腳的注意事項建議在睡前1小時泡腳,水麵最好至腳踝,浸泡時間為15~30分鍾。應根據季節的不同控製水溫:冬季以不超過45℃為宜,夏季可控製在50℃左右。

為什麼大雪時節要防傷腎?

腎為水火之髒,內藏元陰元陽。中醫認為,腎主藏精,為生殖發育之源;腎主津液,調節體內水液平衡;腎主骨生髓,使骨骼健壯、精力充沛。元陽即腎陽,腎陽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對各髒腑組織起著溫煦生化作用;元陰即腎陰,腎陰是人體陰液的根本,對各個髒腑器官組織起著滋潤、滋養作用。腎陰腎陽是相互製約、相互依存,以維持人體生理上的動態平衡。如果這一平衡狀態遭到破壞,就會導致腎的陰陽失調,產生相應的病理變化。大雪節氣,氣溫驟降,寒氣增加,傳統醫學認為,寒為陰邪,人體受外界影響,陰氣也相應增加,傷及人體的陽氣。因此,大雪時節應注意禦寒,防止寒氣傷腎。

生活中也應注意改正容易傷腎的不良習慣。暴飲暴食會加重腎髒負擔,經常如此,有損腎髒,已有腎病者更應注意。房事無節製,人體腎精會過分損耗。

如何治療大雪時節加重的胃潰瘍?

胃潰瘍屬中醫學“胃脘痛”的範疇,多因情誌不舒,飲食失調,氣滯血淤,絡脈受損所致;或由慢性胃炎(胃脘痛)轉化而來。典型症狀是饑餓不適、飽脹噯氣、泛酸或餐後慢性中上腹疼痛,嚴重時可有黑便與嘔血。大雪以後,各地氣溫顯著下降,氣溫降低使血液流動阻滯,如果人們再不注意飲食調養,就容易使胄潰瘍加重。

胃潰瘍可用拔罐療法治療。在中脘、梁門、內關、手三裏、足三裏五穴用單純火罐法拔罐,備留罐10~15分鍾左右;在胃俞穴用走罐法,至局部出現暗紅色淤斑為止。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同時要注意飲食衛生,吃過熱食物會刺激潰瘍麵,進而引起疼痛,導致潰瘍麵血管擴張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潰瘍麵,使胃酸分泌增加;過冷,過硬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潰瘍病患者不可過分疲勞,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還會妨礙潰瘍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