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小雪 防寒健腎還要清腸排毒素(3 / 3)

注意頭部保暖從這個節氣開始,東北風刮得多了,由於氣候雖冷卻還沒到嚴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圍巾。中醫理論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即頭部是所有陽經彙集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寒,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注意防寒、保護陽氣。

常做幹浴按摩功可預防流感具體方法如下:站、坐練功均可,全身放鬆,兩手掌相互摩擦至熱,先在麵部按摩64次,用手指自前頭頂至後頭部、側頭部做梳頭動作64次,使頭皮發熱,然後用手掌搓兩腳心,各搓64下,最後搓到前胸,腹背部,做幹洗澡,搓熱為止。

經絡調養

按摩太衝穴、腎俞穴和湧泉穴

按摩太衝穴緩解鬱悶太衝穴是肝經的原穴,原穴的含義有發源、原動力的意思,也就是說,肝髒所表現的個性和功能都可以從太衝穴找到形質。先按太衝,然後找痛點,沒有痛點,就向行間穴推。這樣做能給人注入能量,為人排解鬱悶,讓人心平氣和。按揉太衝穴的手法也要注意,重按有瀉的作用,輕揉有補的功效。一般按摩四五十次即可。

按摩腎俞穴緩解腎虛、腰痛腎俞穴位於第二三腰椎間水平兩旁一寸處,兩手搓熱後用手掌上下來回按摩50~60次,兩側同時或交替進行,對腎虛、腰痛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按摩湧泉穴緩解失眠湧泉穴位於足心凹陷赴,為足少陰腎經之首穴。方法是用右手中間三指按摩左足心,用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左右交替進行,各按摩60~80次至足心發熱為止。能強筋健步,引虛火下行,對心悸失眠、雙足疲軟無力等有防治作用。

羹如何治療小雪時節易生的凍瘡?

凍瘡常在冬季不知不覺中發生,表現為局音厴發紅、發紫、腫脹、癢痛,有時起水皰、糜爛、破潰。中醫認為,凍瘡是由於陽氣不足,外感寒濕之邪,使氣血運行不暢,淤血阻滯所致局限性炎症損害。小雪時節氣溫急劇下降,人體不能立即適應氣候變化,如果再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患凍傷,部位多在耳郭、手、足等處。凍瘡的複發率很高,往往“一年生凍瘡,年年都複發”。

鮮生薑可防治凍瘡。生薑切片,在冬季容易生凍瘡的皮膚上反複塗擦,每天2~3次,連續塗擦12天,可防止新發或再發凍瘡。如已生了凍瘡(未潰破),可將生薑擠出薑汁,在鍋內加熱熬成糊狀,涼後塗抹於患處。每日2~3次,連續幾天即可減除症狀或痊愈。

也可用刮痧療法治療凍傷。先刮拭脾俞、腎俞、命門三穴;接著刮拭外關穴;最後刮拭足三裏、絕骨、三陰交、大溪四穴。有健脾益氣、補精益髓、活血化淤的功效。每個穴位要刮至出現痧痕為止。凍瘡發生後忌用火烤、熱水燙等加熱措施,禁冷水浴、捶打患處等。

小雪如何預防冬季抑鬱症?

小雪時節,天氣變化大,天氣陰冷,氣壓又低,人體缺乏足夠的光照,導致一部分人出現情緒紊亂症狀,即冬季抑鬱症。冬季抑鬱症的典型表現是毫元緣由的情緒低落,懶於和家人朋友接觸。冬季人們最好是多到戶外活動和曬太陽,如果每天能堅持1-2個小時的戶外活動,則基本上可以預防冬季抑鬱症的發生。

隻要正確認知冬季對人們情緒的影響,科學地安排好工作和生活,調整節奏,增進人際交往和感情交流,盡可能減輕或避免各種生活刺激事件的影響,通過增加戶外活動以增加冬季時的光照時間,合理安排膳食,這樣就能有效預防冬季抑鬱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