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食補
少吃過熱、辛酸和辛燥食物
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認為“秋補”比“補冬”更要緊。《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季宜收不宜散。
勿食過熱食物霜降節氣,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按中醫理論,此節氣脾髒功能處於旺盛時期,由於脾胃功能過於旺盛,易導致胃病的發生。寒冷的季節裏,大多數人喜歡熱食,如吃火鍋、喝熱粥等,特別是有人常以燒酒禦寒,這無疑是火上澆油,增加對胃黏膜的刺激,可促使潰瘍麵擴大加深,使病情加重,如潰瘍損傷血管就會引起消化道出血。因此,此節氣應避免吃過熱的食物。
少辛增酸強肝功少吃宰味,肺氣太盛易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肝五味主酸),以增強肝髒的功能。要少吃蔥、薑、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可選擇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楊桃、柚子、檸檬、山楂等。
忌食辛燥傷肺陰秋季最好忌食辛辣、燒烤、油炸食品。使用少量的蒜、蔥、生薑、大料、茴香等辛辣的調味品來調味,或以性溫的食物來煲湯,應注意選配銀耳、百合、荸薺之類滋陰潤燥的食物同煲,就不會加重秋燥的症狀。
從霜降開始,氣候逐漸寒冷,秋補可以適當多吃些豬肉、羊肉和兔肉。秋季偏燥,易犯咳嗽,也是慢性支氣管炎容易複發或加重的時期,應多吃些有潤肺作用的水果和蔬菜,如梨、蘋果、蘿卜等。
養生菜譜
五味白肉
材料:豬肉(後臀肉)500克,熟芝麻麵、花椒麵、蔥末、薑末、蒜泥、辣椒油、醬油、白糖、醋各適量。
做法:將豬肉洗淨,下沸水鍋煮至熟,撈出瀝幹,待涼後切成薄片備用。將辣椒油、醬油、白糖、醋、熟芝麻麵、花椒麵、蔥末、薑末、蒜泥攪拌均勻製成調味汁,食用時澆在肉片上即可。
功效:滋陰潤煤,補氣補虛。
素炒三絲
材料:幹冬菇75克,青椒2個,胡蘿卜1根,植物油、白糖、料酒、味精、鹽、水澱粉、鮮湯、香油備適量。
做法:將冬菇水發洗淨,擠幹水分,切成細絲;胡蘿卜、青椒洗淨切絲。鍋內放油燒熱,將三絲入鍋煸炒後,放料酒、白糖煸炒,然後加鮮湯、鹽,待湯燒沸後加味精,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香油,盛入盤內即可。
功效:健脾,化滯,潤燥。
霜降藥補
以甘潤溫養為主
中醫認為,霜降前後外邢是寒邪與煤邪的混合體,煤邪仍會損傷津液。因此,一方麵要養陰生津,減少燥邪對肺的傷害;另一方麵要適度平補,以抵禦寒邪。總體來說,也就是要甘潤溫養。
金芪花茶
金芪花茶有清熱瀉火的功效。黃芪5克,金銀花、茉莉花茶各3克,用200毫升開水衝泡5~10分鍾即可,衝飲至茶味變淡為止。
連翹玉茶
用連翹10克、玉竹3克、綠茶5克。用200毫升開水衝泡10分鍾即可,中飲至味淡。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節,抗菌的功效。
起居養生
注意保暖,鍛煉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