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注意春捂防寒立春時節養生主要就是防風邪,特別是乍暖還寒的時候,最好不要過早地減少衣物,仍應該注意保暖、防風。這就是古人說的“春捂秋凍”。在乍暖還寒的初春,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患上流感。
室內除塵通風由於居室緊閉了一個冬天,會有不少灰塵積聚,同時室內空氣汙濁,在立春時節應打開門窗,對居室進行除塵通風,以減少和抑製病菌、病毒的繁殖,預防疾病。
散步是立春最適宜的運動雖然春天是生發的季節,但是寒氣仍在。所以,在中醫養生裏,立春時節不要進行高強度的劇烈運動,以避免過度活動而損耗能量,損傷陽氣。運動應該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散步就是立春最適合的運動。
做做消除冬季積食操立春時節可以常按摩肝髒和脾胃,幫助身體排解冬季時體內的積食,是適合春季的養生運動。具體方法為:
1.雙手平舉,單腳站立,輕輕踮起腳跟,保持3~5秒後放下腳跟,一隻腳做5次,再換另一隻腳,如此循環3~5分鍾,感覺頭腦清醒了即可。
2.雙腿跨開,與肩同寬,腳尖朝向前方,維持身體的重心,讓身體處於放鬆的狀態。掌心向內,舉起右臂,盡量貼近耳後,指尖向上延伸。手臂帶動身體向左側下壓拉伸,細心感受右側肋部的肌肉舒展。上下彈壓15秒後,換另一側重複此動作。下壓時不要勉強,有輕微緊繃感即可。
經絡調養
按摩陽池穴、中渚穴和天井穴
按摩陽池穴緩解手腳冰冷陽池即陽氣的池子、陽氣的聚集地,其穴位名其實已經很好地說明了它的功能。刺激陽池穴可以恢複三焦經的功能,激發人的陽氣,將熱能傳達到全身。取穴時,先將手背往上翹,在手腕上會看到腕部背側的橫紋,在靠近手背那一側的橫紋上按壓,在中心處會找到一個壓痛點,此處就是陽池穴。按摩陽池穴,手法一定要慢,時間要長,力度要緩。讓陽氣緩緩釋放到全身。最好是兩手一起用,先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另一隻手按壓。
頭暈目眩、打嗝就找中渚穴中渚穴,是手少陽三焦經上的經穴,為五輸穴之一的輸穴,五行屬木,對諸多病症起著積極的治療作用,且效果突出。很多人突然起身或轉身時會感到頭暈目眩。這時就可以按摩中渚穴:用大拇指和食指用力按揉中渚穴,深吸一口氣,大約6秒後,緩慢吐氣再按壓,左右交替,各做5次。按壓中渚穴還可以治療打嗝。如病中的老人也會打嗝,這多半是老人病情加重的表現,或者吃了寒涼或辛辣的食物、受涼、精神受到了刺激引起的打嗝,都可通過按摩中渚穴進行有效的治療。
按摩天井穴可調節心情天井穴是手臂上的消氣穴,愛生氣的人,可按揉天井穴來舒緩心情。同時,天井穴是治疔淋巴結核的首選要穴。有人在頸部皮肉間可摸到大小不等的核塊,互相串聯,其中小者稱瘰,大者稱鬁,統稱瘰鬁,也就是西醫所說的淋巴結核,主要與情誌不暢、肝氣鬱結有關,這時就可按摩天井穴。
楊力教授答疑
如何防治春天容易犯的高血壓病?
中醫認為高血壓的發病與肝氣、肝陽的生發太過密切相關。春天,凡有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昏眩。因此提醒高血壓患者,一旦感覺頭暈、頭脹痛時,除了要反複監測自己的血壓,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調整降壓外,還要注意飲食清淡,控製鹽、膽固醇、脂肪的攝入,嚴格戒煙限酒。
另外,保持心情舒暢也能防止高血壓及心腦疾病。從立春起,人體的肝陽、肝火、肝風也隨之上升,容易導致氣血逆亂,使內分泌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等。而人體氣血如自然界的流水一樣,需舒展暢通。所以,在精神養生方麵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盡量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愉悅。
如何治療立春易患的頭痛病?
中醫認為頭顱居身體之首位。人體五髒六腑的清陽之氣,皆循經由此而上流注入頭部,故中醫稱頭為“諸陽之會”。在中醫辨證中,感受外風是頭痛原因之一,立春時節為冬春之交,時常有大風,如果生活起居未避風邪,以致諸邪自表侵襲於經絡,上犯頭部,使人體清陽之氣升之不暢,濁陰之氣不降,化為頭痛。《黃帝內經》中講到:“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就是說當風邪侵襲人體時,人身體的上部最先受到損害。
對外感風邪引起的頭痛,可用單純拔罐法治療。對大椎、風府、太陽、曲池四穴拔罐,留罐10分鍾,每日1次,3次為1療程。此法特別適用於風熱頭痛,症狀表現為:頭痛而脹,甚則疼痛如裂,伴有發熱惡風,麵紅赤,口渴喜飲,大便秘結,小便黃赤。
可配合拔罐吃些天麻燉魚頭,天麻是防風藥物。天麻藥膳具體做法:將1個魚頭去鰓、洗淨放入大碗內(鯉魚、青魚、鰱魚的魚頭均可,重250克左右的),再將20克天麻洗淨後切成片。接下來把天麻放入魚頭內,再加蔥、薑、料酒、鹽及清水適量,放入鍋中隔水蒸至魚頭酥爛,大致需3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