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吃芽菜春季最常見的生發性食物莫過於芽菜,芽菜在古代被稱為“種生”,常見的有豆芽、香椿芽、薑芽等。立春吃芽菜有什麼功效呢?《黃帝內經》中講:“春三月,此為發陳。”發,是發散的意思;陳,就是陳舊的意思。《黃帝內經》把萬物發芽的姿態不叫發新而叫做發陳,是因為這些植物的嫩芽具有將植物陳積物質發散掉的功效。所以如果人體的陽氣發散不出來,可借助這些嫩芽的力量來幫助發散。
蘿卜是常見的生發食物蘿卜古代稱蘆菔,有詩雲:“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舊時藥典認為,蘿卜根葉皆可生、熟、當菜當飯而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常食蘿卜不但可解春困,還有助於軟化血管,降血脂、穩血壓,可解酒、理氣等,具有營養、健身、祛病之功。
養生菜譜
蝦仁韭菜
材料:蝦仁30克,韭菜250克,雞蛋1個,醬油、澱粉、鹽、植物油、香油各適量。
做法:蝦仁洗淨用水漲發,約20分鍾後撈出,瀝幹水分備用。韭菜擇洗幹淨,切3厘米長段備用。雞蛋打破盛入碗內,攪拌均勻加入澱粉、香油調鹹蛋糊,把蝦仁倒入拌勻備用。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待油熱後下蝦仁翻炒,蛋糊凝住蝦仁後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鹽、淋醬油,攪拌均勻起鍋即可。
功效:補腎陽,固腎氣,通乳汁。韭菜含有大量粗纖維,能刺激腸壁,增強腸蠕動。
清蒸鱸魚
材料:鮮鱸魚1條(約500克),蔥、薑、料酒、醬油、鹽、香菜各適量。
做法:鱸魚洗淨;薑、蔥、香菜洗淨,薑切絲,蔥切長段後剖開,香菜切成長段。將魚放入盤內,在魚上放薑絲、蔥段、香菜段,淋上醬油、料酒,放適量鹽,將盤入鍋,加水,放在火上蒸8分鍾左右。
功效:益肝腎,補脾胃,養氣血,消水腫。
蘑菇炒山藥
材料:幹蘑菇15克,新鮮山藥300克,芹菜100克,植物油、水澱粉、醬油、味精、鹽各適量。
做法:先將蘑菇洗淨,再用熱水泡約10分鍾至變軟,泡菇水備用;同時將山藥洗淨去皮切小片,芹菜洗淨,也切成相同大小的段;炒鍋燒熱放入油,油熱後,依序加入蘑菇、山藥、芹菜炒熟,接著倒入泡菇水,待湯汁略收幹後,用適量水澱粉勾芡,再加入適量醬油、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可防止立春肝氣旺傷脾。
佛手山藥扁豆糕
材料:佛手柑粉20克,鮮山藥500克,糯米粉150克,白扁豆、荸薺粉各100克,白糖200克。
做法:將山藥洗淨,上籠蒸熟,取出去皮,研成泥狀備用;將白扁豆曬幹後研粉;將糯米粉、荸薺粉、佛手柑粉加入適量的糖水(白糖加水)調勻。將山藥泥、扁豆粉一起倒入刷過油的盤內,用大火蒸30分鍾,取出,待稍涼後切成菱形即可。
功效: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立春藥補
宜用疏肝理氣、防風藥膳
立春時藥物保健也要順應節氣。應選擇有利肝升發、順調的中草藥。“違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髒之神所好也,即補也。苦者,是本髒之神所惡也,即瀉也。”明確了這種關係,就能有目的地選擇一些疏肝理氣的中草藥如枸杞子、鬱金、丹參、元胡等,可入膳、可入藥,都是立春養生的好選擇。
防風粥
春天可喝防風粥。做法很簡單,將10~15克防風,洗淨入鍋,熬煮數分鍾,將藥液過濾後備用;把50~100克大米淘洗幹淨後入鍋,加入適量清水,熬煮成稀粥後,在粥內加入防風藥液,再放入洗淨切碎的2根蔥白,用小火稍煮後即可調味食用。防風,顧名思義,有“防風”作用,中醫認為,防風性味辛、甘、微溫,入膀胱、肝、脾經,有祛風解表,祛濕止痛,祛風止癢之功。像春季受了風寒後頭痛鼻塞、周身酸痛的人都可食用。注意防風粥應趁熱服食,服食後以稍稍出汗為宜。
首烏牛肉炒竹筍
製首烏片30克,鮮嫩牛肉片150克,熟竹筍片50克,紅棗10顆,料酒、薑末、鹽、味精、五香粉、水澱粉、植物油、清湯各適量。植物油入鍋燒熱,加入薑末、筍片煸炒片刻,加入牛肉片、料酒煸炒一會兒,加入製首烏片、紅棗及清湯適量,燜燒20分鍾,待牛肉熟爛,再加入鹽、味精、五香粉和勻,用水澱粉勾芡即成。有補益肝腎、滋陰降脂等功效。
起居養生
晚睡早起,春捂防寒,宜散步
春季養生提倡晚睡早起早春時節睡眠上應遵循“晚睡早起,與日俱興”的原則。如何晚睡早起呢?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時之前上床,到了早晨,可以比冬季起得早一些,到戶外去散步,放鬆身體。
睡前睡後要按摩立春時節,睡前用熱水洗腳,並用雙手按摩雙足湧泉穴,能使全身暖和、舒適,睡得更安穩。睡眠時頭部應朝東方。早晨起來,先使頭腦清醒,再睜開眼睛。然後閉眼將雙手搓熱,熨眼幾十遍。接著將眼睛左右旋轉九遍後,將雙眼緊閉一會兒,然後猛睜開雙眼。這樣可以去除肝火過旺所致的眼中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