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糖尿病科學食療方案(16)(1 / 3)

適應證:用於防治濕熱型糖尿病性脂肪肝,有清熱解毒、活血化淤之功效。

(16)參杞燒海參

原料:水發海參300克,黨參、枸杞子各10克,玉蘭片50克,醬油20毫升,料酒15毫升,澱粉25克,清湯75毫升,植物油35毫升,蔥、椒油少許,味精適量。

製作方法:將黨參切片,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黨參濃縮汁10毫升。把枸杞子洗淨,置小碗內,上屜蒸熟。將發好的海參順直切,大的切3塊,小的切2塊。蔥切段,玉蘭片切薄片,均先用沸水燙一下。炒勺加油,待熱時,加蔥熗鍋,將燙好的海參放入,加入醬油、料酒翻炒。湯沸時,移至小火煨烤,烤至湯汁適宜時,加入黨參濃縮汁及玉蘭片。用味精調好口味,再加入蒸熟的枸杞子,清湯用澱粉勾芡,澆上椒油即成。佐餐食用。

適應證:用於糖尿病性慢性肝病,證屬脾虛腎弱者,有健脾益氣、補腎益精、養血潤燥之功效。

(17)雞骨草燉豬肉

原料:雞骨草(摘除全部豆莢)30克,大棗8枚,豬瘦肉50克,調味品適量。

製作方法:將豬瘦肉洗淨切塊,與大棗、雞骨草同加水煎煮,去藥渣,加調味品。飲湯食肉,每日1次,連用15~20日。

適應證:用於糖尿病性脂肪肝,證屬脾胃虛弱,兼有濕熱者。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之功效。

(18)泥鰍木耳湯

原料:泥鰍150克,黑木耳25克,黃花菜15克,料酒、薑片、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泥鰍洗淨切片,與黃花菜、黑木耳、薑片、料酒共加水適量煮熟,加入適量鹽調味。佐餐食用。

適應證:用於糖尿病性脂肪肝,證屬氣血虛弱、纏綿難愈者,有補益氣血、扶正祛邪之功效。

(19)鯽魚薏米湯

原料:鯽魚100克,薏米15克,羊肉50~100克,醬油少許,黑胡椒粉2克。

製作方法:將鯽魚去鰓、鱗和內髒,洗淨。羊肉切片備用。煮鍋上火,將薏米放入,加入清水適量,煮沸後將鯽魚和羊肉片放入,最後放入適量的醬油、胡椒粉調味即可服食。每日或隔日1次,連服3~5次。

適應證:用於防治脾虛濕盛型糖尿病性脂肪肝,證見麵色發黃、口膩乏味、食欲減退等,有健脾利濕之功效。

(20)豬肉靈芝黃芪煎

原料:北芪15克,靈芝9克,豬瘦肉100克,薑片、鹽、味精適量。

製作方法:將豬瘦肉洗淨切塊,與北芪、靈芝、薑片一起煎湯,加鹽、味精調味後飲湯,每日1次,連服半月。

適應證:用於糖尿病性脂肪肝氣虛體弱者,有益氣補虛、滋陰潤燥之功效。

糖尿病性便秘的食療方

糖尿病並發神經病變的患者約20%有便秘。便秘一般為間歇性,或便秘與腹瀉交替。便秘的治療主要是對症下藥,控製糖尿病病情尤為重要。

糖尿病便秘屬中醫“秘結”、“便閉”、“大便不能”範疇,可分熱秘、寒秘、氣秘、虛秘,多由熱燥傷津或陽虛燥結,或氣機鬱滯,或久病氣虛血虛等所致。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便秘常由腎虛所致。

1.飲食指南

(1)各型糖尿病性便秘均宜多飲水,每日清晨空腹時飲1杯白開水或淡鹽水。適量增加食鹽的攝入量,可促進飲水要求,以達到軟化大便的作用。

(2)多吃洋蔥、生蘿卜、生黃瓜等產氣食物,可奏利便之效。

(3)適當增加脂肪攝入,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4)無力型糖尿病性便秘則選用富含粗纖維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以促進腸蠕動,使糞便易於排出。

(5)忌用濃茶,限製強烈刺激性食品攝入。

2.食療方

(1)黃豆皮

原料:黃豆120克。

製作方法:將黃豆碾碎取皮(豆瓤不用),水煮取汁,代茶頻飲。適應證:用於防治糖尿病性便秘,尚有增強患者的糖耐量,延緩血糖上升,降低血糖之功效。

(2)人乳粥

原料:健康哺乳期婦女乳汁若幹,粳米50克,酥油3片。

製作方法:先把粳米煮成粥,下乳汁再煮片刻,加酥油調勻即可。供晚餐食用。

適應證:用於防治腸燥津虧型糖尿病性便秘,有潤腸通便之功效。

(3)首烏蛋

原料:雞蛋2個,何首烏60克。

製作方法:將雞蛋與何首烏加水同煮,蛋熟去殼再煮片刻。吃蛋喝湯,每日1次。

適應證:用於防治陰虧燥結型糖尿病性便秘,有滋陰生津、潤腸通便之功效。

(4)草決明散

原料:草決明30克。

製作方法:將草決明炒至適度,碾碎備用。食時用沸水衝泡5~10分鍾。代茶飲用,每日用1劑。

適應證:用於防治糖尿病性便秘,兼有高血脂者尤為適宜。

(5)豬心燉參竹

原料:沙參15克,玉竹20克,豬心1具,蔥25克,鹽少許。製作方法:將豬心洗淨切片,同沙參、玉竹一起放入沙鍋內,然後將蔥洗淨放入,加清水2000毫升。先用大火燒沸,後改小火燉至豬心熟透即成,食時加鹽少許,佐餐食用,每日2次,2~3日食完。適應證:用於防治陰虛津虧型糖尿病性便秘,有滋陰潤腸、生津止渴之功效。

(6)蘇麻米粥

原料:蘇子15克,麻子、粳米各30克。

製作方法:先將蘇子、麻子搗爛。水濾取汁,入水煮成粥。供晚餐食用。

適應證:用於防治氣虛津虧型糖尿病性便秘,有補氣、潤腸通便之功效。

(7)木耳海參燉大腸

原料:木耳、海參各30克,豬大腸50克,鹽、醬油、味精各少許。

製作方法:將豬大腸翻開洗淨,加水同木耳、海參燉熟,後入鹽、醬油、味精調味即可。飲湯及佐餐食用。

適應證:用於防治腸燥津虧型糖尿病性便秘,可潤腸通便。

(8)四仁茶

原料:杏仁、鬆子仁、火麻仁、柏子仁各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