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糖尿病的最佳食物選擇(5)(2 / 3)

在使用扁豆防治糖尿病時,應特別注意一定要將扁豆煮透燒爛,因為扁豆內含有一種能使人中毒的物質,隻有加熱充分才能將其破壞,如果加熱不夠,食後可發生惡心、嘔吐、腹痛、頭暈等中毒症狀,且多發生於食後3~4小時。

【大豆】大豆品種主要有黃豆、黑豆、青豆等。大豆原產我國,目前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和大麵積種植。大豆是我國七大糧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國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兼油料、糧食二者之長,營養豐富,用途廣泛。大豆既可以直接食用,也是生產纖維蛋白、組織蛋白、人造肉、人造奶油和豆乳的重要原料,又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日常食用大豆主要是用大豆製成的豆腐、豆漿、豆腐腦等。

我國曆代醫家都極重視大豆的保健和藥用價值,對大豆治療糖尿病也有頗多論述。《神農本草經》就將其收編入藥,認為大豆性味甘,平,入脾、腎二經,有活血利水、祛風解毒、健脾寬中、潤燥消渴等功效。《日用本草》記載,大豆“寬中下氣,利大腸,消水脹,治腫毒”。《本草彙言》說:大豆“煮汁飲,療溫毒水腫,除五淋,通大便,去結積”。《日華子本草》記載,黑大豆“調中下氣,通經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認為,黑大豆“治腎病,利水下氣,製諸風熱,活血”。《本草彙言》還說,黑大豆“煮汁飲,能潤腎燥,故止盜汗”。用大豆製成豆腐、豆腐腦、豆漿、豆奶等,我國曆代醫家也有精辟論述。

中醫學認為,豆漿性味甘,平,可補虛潤燥、清肺化痰、明目鎮心,久服,有健脾寬中、生津止渴、延年益壽作用。《本草綱目拾遺》中說,“凡人每清晨吃黑豆腐漿大有裨益,可免癆病之患。”聯係到糖尿病中晚期常合並肺部嚴重感染(包括肺結核等病症在內),由此可見,飲用大豆製成的豆漿,是最可取的抗病養生飲品。豆漿是高蛋白低脂肪營養品,是我國居民重要的早餐食物,其營養成分可與牛奶相媲美,能補虛羸和產後虛弱,寧心止咳,健脾補血,還有降糖利尿和降低血壓的作用。

豆腐在我國居民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醫學認為,豆腐性味甘,涼,歸脾、胃、大腸三經,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豆腐“清熱散血”。《醫林纂要》說,豆腐“清肺熱,止咳,消痰”。《本草求真》指出,豆腐“治胃火衝擊,內熱鬱蒸,症見消渴、脹滿。並治赤眼腫痛”。《隨息居飲食譜》認為,豆腐“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現代醫學認為,豆腐與防治糖尿病有著密切關係。豆腐中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達90%~100%。豆腐中蛋白質、脂肪及各種礦物質等營養素,均高於牛乳,糖尿病患者可經常食用。

大豆製品中含亞油酸成分,人體攝入後可以提供足夠的原料合成機體代謝所需的前列腺素,能有效地增強和保護血管的活力。而且,大豆製品中含有大量的豆固醇,幾乎不含膽固醇,可以起到抑製機體吸收動物食品所含膽固醇的作用,協同不飽和脂肪酸與體內膽固醇結合轉變為液態而隨尿排出,從而降低膽固醇含量,有助於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症患者的康複。這對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合並高血壓、高脂血症、肥胖症、動脈粥樣硬化症、冠心病患者來說,多食豆製品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法。國外有學者研究證實,大豆製品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每日飲用豆漿,可以減少人工胰島素的使用劑量,有1/3的患者可以不再接受胰島素治療。

【玉米】玉米又稱包穀、包米。玉米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胃、降脂降糖、抗動脈硬化和防癌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脾胃虛弱、糖尿病等症。

玉米須性平和,味甘淡,有健脾利濕功能。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表明,玉米須有降血糖作用,還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並可增加血中凝血酶原,加速血液凝固。玉米須的發酵製劑對家兔有顯著的降低血糖作用。

【芝麻】芝麻,古稱胡麻、巨勝、油麻、脂麻等。芝麻原產我國,現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我國曆代醫家都很重視芝麻的藥用與保健價值。芝麻性味甘,平,有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等功效。《神農本草經》認為,芝麻能“主傷中虛贏,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久服,輕身不老”。

《食療本草》中說,芝麻“潤五髒,主火灼,填骨髓,補虛氣”。《玉楸藥解》載,黑芝麻“補益精液,潤肝髒,養血舒筋”。《醫林篡要》說,芝麻“黑色者能滋陰,補胃,利大小腸,緩肝,明目,涼血,解熱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