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蘆筍所含各種維生素居一般蔬菜之冠,為一般蔬菜的2~5倍,且含有氨基酸達17種之多,這在一般蔬菜中是十分少見的。蘆筍還含有很高的鉀,是優質高鉀食物。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蘆筍含有石刁柏皂苷、香豆素、天冬酰胺、天冬氨酸、蘆丁、甘露聚糖、多種甾體皂苷、芸香苷、穀胱甘肽、葉酸等活性物質。現代醫學研究結果提示,蘆筍所含的香豆紊等成分,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經常食用蘆筍,不僅可改善糖尿病症狀,而且對糖尿病合並高血壓、視網膜損害以及肥胖症等,均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蘆筍幾乎不含脂肪,在西方國家中被視為減肥食品。
【魔芋】魔芋,俗稱黑芋頭。據有關記載,魔芋原產於印度、斯裏蘭卡,大約在1000多年前傳入我國,現在我國江南各省都有野生和栽培,且以四川、湖南、福建、浙江、江蘇等地出產為多。魔芋同芋頭屬於同一家族,在植物分類上均屬天南星科。魔芋的塊莖相當大,有的大如排球,味淡,無臭,辣而麻舌,含有豐富的營養,所含澱粉量較高。魔芋因具有奇特的保健和醫療功效,日益引起人們的注意,被稱為“魔力食品”而身價倍增。食用魔芋製品是我國南方居民早已有的習慣,單就四川來說,以魔芋塊莖加工製成的魔芋豆腐、黑豆腐等多種菜肴,另有一番風味,幾乎家喻戶曉。魔芋還可加工成糕、絲、片等各種食品,並可釀酒。
中醫學認為,魔芋性味辛,寒,有小毒,功能有化痰散積、行淤消腫、攻毒等。《開寶本草》說:魔芋“主癰腫風毒,摩敷腫上。搗碎以灰汁煮成餅,五味調和為茹食,主消渴。”早在1000多年前,我國醫家就明確提出,魔芋可防治糖尿病。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魔芋含葡萄糖甘露聚糖很豐富,可高達50%,且含30%左右的蛋白質,以及含纖維素、維生素、鐵、鈣以及多種不飽和脂肪酸、17種氨基酸。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魔芋所含葡萄糖甘露聚糖是一種半纖維素,吸水性極強,吸收水分後體積增加50~80倍,形成體積很大的凝膠纖維狀結構,提高了食物的黏滯度,延緩了胃排空和食物在腸道內的消化和吸收,可有效地降低餐後血糖,並有降脂作用。此外,由於魔芋吸水後體積脹大,在胃內停留時間延長,魔芋本身含熱量又極低。因此,它既能控製糖尿病患者的熱量攝人,降低體重,又能增加飽腹感,減輕糖尿病患者的痛苦,而且還能增加腸內容積的體積,改善大便幹結等症狀。現在,魔芋已製成可供食用的精粉,並加工製成魔芋掛麵、魔芋餅幹、魔芋粉絲等食品。這些食品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很多方便。魔芋加工成的食品,還有明顯的減肥作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並肥胖症,所以非常適合食用魔芋食品。經研究發現,魔芋還有降低血脂、降低動脈粥樣硬化、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魔芋有小毒,食用前需經化學方法處理。糖尿病患者以購買魔芋製品為宜。
【銀耳】銀耳,又名白木耳。自古以來,銀耳就被人們看作是延年益壽的珍品。銀耳不僅可供食用,而且有很高的藥用保健價值。
中醫學認為,銀耳性味甘淡,平,歸肺、胃、腎三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益氣補腎、養心安神之功能,可治虛勞咳嗽、痰中帶血、虛熱口渴等症。曆代中醫都十分重視銀耳的保健功能。在古醫典籍《名醫別錄》中就有銀耳的記載,說明古代就已經食用銀耳了。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銀耳“治虛勞咳嗽”等證。《本草再新》稱銀耳“潤肺滋陰”。《飲片新參》說:銀耳“清補肺陰,滋液,治勞咳”。《本草問答》謂:銀耳“滋陰養胃,潤肺生津,和血益顏”。
《陸川本草》認為:銀耳“潤肺滋陰,益氣和血”。清代名醫張仁安的《本草詩解藥性注》中說,“銀耳有麥冬之潤而無其寒,有玉竹之甘而無其膩,誠潤肺滋陰之要品”。由此可見,銀耳在古代醫家的臨床實踐中,已經用於糖尿病及其相關病症的防治了。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銀耳中含有17種以上的氨基酸,其中有7種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銀耳中還含有葡萄糖醛酸、銀耳多糖、多縮戊糖以及輔酶Q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鈣、磷、鎂、鉀、鐵等多種礦物質。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每100g幹品銀耳,含膳食纖維高達30.4g。臨床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以及高血壓的發生,均與膳食纖維的攝入不足有關,銀耳含膳食纖維量如此之高,對預防和治療以上這些疾病,肯定會有確切的療效。銀耳中含有膠質,經臨床研究發現,用其膠質治療糖尿病,具有較好的效果。由此可見,對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經常食用銀耳或服食銀耳配製的食療藥膳,將有助於降血糖和有效地控製病情,並對糖尿病合並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病症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