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糖尿病的最佳食物選擇(3)(3 / 3)

在防治糖尿病的食療中,可單用本品大量水煎代茶飲,能益陰生津止渴;也可研末吞服。由於大量栽培,人們在菜市場即可采購到新鮮的山藥,或烹調菜肴,或調羹煮粥,隨餐服食。

【蘿卜】蘿卜肥厚多肉,有白、綠、紅或紫色等,尤以白色者為最多,因此多稱白蘿卜。蘿卜原產我國,現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為我國主要蔬菜之一。

蘿卜味苦,溫,無毒。有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解毒等功效。可治食積脹滿、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頭痛等。《名醫別錄》中說:蘿卜“主利五髒,益氣。”《唐本草》記載:蘿卜“生搗汁服主消渴。”《日用本草》稱:蘿卜“寬胸膈利大小便,生啖之,止渴寬中。”《食醫心鏡》指出:蘿卜“治消渴口幹,蘿卜絞汁飲之。”《本草經疏》講:蘿卜“止消渴,製麵毒,行風氣,去邪熱氣……生食之用也。”《新修本草》提出:蘿卜“生搗汁服,主消渴,試有大驗。”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蘿卜含有澱粉酶、甲硫醇、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苯丙酮酸、龍膽酸、羥基甲苯酸和多種氨基酸,還含有萊菔苷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尤其是含有較多的鈣。實驗研究發現,蘿卜不含有草酸,因其含鈣量較高,是機體補鈣的良好食物。補鈣有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骨質疏鬆,並糾正細胞內缺鈣和對抗糖尿病並發症。有資料報道,蘿卜所含香豆酸等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醫學研究已經證實,蘿卜中有促進脂肪代謝的物質,可避免脂肪在皮下堆積,有明顯的減肥作用。此外,蘿卜還具有降低血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的作用。對於中老年人Ⅱ型糖尿病來說,經常食用蘿卜,是非常有好處的。

很多古代醫書中講到“生吃蘿卜”。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這是有科學道理的,因為蘿卜所含有的澱粉酶不耐熱,遇到70℃的溫度便被破壞;而且維生素C在高溫條件下,其活性會明顯下降。所以,在保證飲食衛生條件下,應該以生吃蘿卜為主,這樣才能充分達到保健與防治疾病的作用。

【胡蘿卜】胡蘿卜原產於地中海地區、亞洲西部,西漢時引入我國。現我國各地均有栽種,品種有紅、黃兩種,紅色胡蘿卜一般含糖量稍高,味甜;黃色胡蘿卜味淡。胡蘿卜既是佳蔬,又可充任主糧,是人們非常喜愛的大眾食物之一。

胡蘿卜味甘辛,無毒,有健脾、和胃、化滯、補腎養血之功效,可治消化不良、久痢、咳嗽和眼疾。早在400多年前,大醫學家李時珍對胡蘿卜就有深刻的認識,他認為常食胡蘿卜“有益無損”。《日用本草》記載:胡蘿卜“寬中下氣,散胃中邪滯”。《本草綱目》認為:胡蘿卜“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髒,令人健食”。《醫林纂要》說:胡蘿卜“潤腎命,壯元陽,暖下部,除寒濕”。

現代營養學研究證實,胡蘿卜含有鈣、磷、鎂、鉀、鐵、銅、錳、鈷、碘、氟等礦物質;值得一提的是,胡蘿卜含有多種維生素,目前世界上共發現維生素20多種,胡蘿卜中竟占有一半以上,並且含有胡蘿卜素的量在所有蔬菜中占首位。科學家在胡蘿卜中提取了一種降血糖物質,由此證明了胡蘿卜的降血糖作用。人們還發現,胡蘿卜中含有的“琥珀酸鉀鹽”,有降低血壓的作用。胡蘿卜中所含的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對維護腦和神經係統的正常功能、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提高眼睛的暗適應能力、促進兒童生長發育、防癌、美容等均有非常強大的功效。胡蘿卜對糖尿病的各種合並症,可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所以,營養學界稱讚胡蘿卜是糖尿病病人的好朋友。

胡蘿卜有很多種吃法。但要注意,胡蘿卜素為脂溶性維生素,食用時一定要加些食用油,以促進胡蘿卜素的充分吸收。

【蘆筍】蘆筍俗稱龍須菜,原產歐洲,是歐美人喜愛的保健食品。近百年來,我國各地也有栽培,品種大多從美國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