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糖尿病的最佳食物選擇(3)(2 / 3)

冬瓜的吃法有很多,可湯,可羹,可燴,可炒,可煮;可素,可葷。還可以煨粥,做飯。

【西瓜皮】西瓜原產於非洲。據記載五代時從西域沿絲綢之路傳入我國,因為來自西方,故名西瓜。現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栽培。作為夏季的消暑解渴果品,西瓜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特別喜愛。西瓜皮,也稱西瓜翠衣,就是西瓜的外皮。

我國曆代醫家十分重視西瓜及西瓜皮的藥用與保健價值。中醫學認為,西瓜皮性味甘,涼,無毒,歸脾、胃二經,有清暑解熱、止渴、利小便等功效。《食物本草》稱西瓜為“天生白虎湯”,形容西瓜清熱解暑的效果十分神奇。《飲膳正要》中說,西瓜“主消渴,治心煩,解酒毒。”西瓜皮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效。《要藥分劑》說,西瓜皮“能解皮膚間熱”。《本草再新》謂,西瓜皮能“化熱除煩,祛風利濕。”《飲片新參》記載,西瓜皮“清透暑熱,養胃津。”《現代實用中藥》說得更明確,西瓜皮為利尿劑,治腎髒炎浮腫、糖尿病、黃疸,並能解酒毒。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西瓜皮含糖類、有機酸、酶類及豐富的維生素C及蠟質等成分。西瓜皮具有促進人體代謝、消炎、降壓、減少膽固醇沉積、軟化和擴張血管等作用。有人研究提示,西瓜及西瓜皮有降糖作用,適於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作者認為,對於防治糖尿病來講,西瓜皮比西瓜更為可靠,因為西瓜含糖分較多,故不宜多食,西瓜皮屬於低熱量食物,多食有益。現代中醫臨床已較廣泛應用西瓜皮與其他藥物或藥食兩用物質,治療糖尿病口渴、尿濁等症以及高血壓、腎炎等並發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西瓜皮有很多種吃法,可醃,可拌,可炒,可燉,可煮,也可與肉搭配食用。西瓜皮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很多人將西瓜皮丟棄,實在可惜。

【南瓜】南瓜原產於中南美洲,目前世界各地均有種植,我國也普遍栽培,每年夏秋果實成熟時采收。

我國很多古代醫書對南瓜均有記載。中醫學認為,南瓜性味甘溫,無毒,有清熱潤燥、溫中補氣、健脾止渴、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等功效。明代《滇南本草》就說,南瓜“橫行經絡,利小便。”《醫林篡要》記載,南瓜“益心斂肺”。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南瓜營養相當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豐富的膳食纖維、果膠等。還含有胡蘆巴堿、腺嘌呤、天冬素、甘露醇等活性成分。現代醫學研究還表明,在所有蔬菜中,南瓜中果膠的含量最高,每100g南瓜幹品中含果膠物質達7~17g。與澱粉類食物一同食用時,會提高胃內容物的黏度,並調節胃內食物的吸收度,使糖類吸收減慢,從而推遲了胃內食物排空。果膠在腸道內又會形成一種凝膠狀物質,使消化酶和糖類物質的分子不能充分混合,延緩了腸道對其消化與吸收,從而控製了飯後血糖升高。而且,南瓜還具有輔助降血脂、降血壓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南瓜中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鈷,其含量為所有果蔬之冠,而鈷是胰島細胞維持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能增加體內胰島素釋放,促使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正常化,對降低血糖有意想不到的療效。有學者認為,南瓜的這一藥理作用,是防治糖尿病有較好效果的關鍵所在。醫學實驗研究還發現,南瓜所含活性成分能幫助肝、腎功能減退的患者,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並增強防治糖尿病的功效。

近些年來,國內外均有報道,南瓜可降血糖,有較好的治療糖尿病作用。以南瓜為主要成分的“糖尿靈”被廣泛應用於臨床。

作為糖尿病患者,用南瓜治病以吃青嫩南瓜尤為適宜。據有關資料報道,經觀察,青嫩南瓜炒熟當菜吃,每日約500g,共食用2個多月,臨床治療效果較好,尿糖基本轉為陰性。但吃老南瓜,效果就不理想。

南瓜可以做成很多種菜肴和主食,如南瓜燉豆腐、南瓜蒸餃、肉炒南瓜片、南瓜粥、南瓜燜飯等。

【山藥】山藥原產於我國。目前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主產於河南、江蘇、廣西、湖南等省區,以產於河南新鄉(古屬懷慶府)地區者為佳,稱為懷山藥。

山藥塊莖可供食用,耐儲藏,營養豐富,可做菜,可製粉,可煮粥、製羹,均有較好的食養功效。

山藥性味甘,平,無毒,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效,可治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早在1800年前成書的《神農本草經》對山藥就有精確的評價,認為山藥“主傷中,補虛羸……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藥品化義》說:“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調肺之功,治肺虛久嗽,何其穩當。因其味甘氣香,用之助脾,治脾虛腹瀉,怠惰嗜臥,四肢困倦。又取其甘則補陽,以止腰痛,治虛勞羸瘦,充五髒,除煩熱,強陰。”在我國曆代名醫中,最善於應用山藥的大概要首推《醫學衷中參西錄》的張錫純了,他說:“惟山藥脾腎雙補,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利小便而能止大便,且又為尋常服食之物,以之作粥,少加砂糖調和,小兒必喜食之。”他善用山藥治雜病,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共介紹了張氏經驗方175首,其中治療內科病症的有141首,應用山藥的就有49首,包括治療消渴等症在內,均有滿意效果。據有關報道,糖尿病患者長期食用山藥,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山藥的塊莖含有薯蕷皂苷,並含有黏液質、膽堿、澱粉、澱粉酶、糖蛋白、甘露聚糖等。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證實,山藥具有降血糖作用。動物實驗結果表明,給小鼠山藥水煎劑灌胃,連續10天,可以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對由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糖尿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並可對抗由腎上腺素或葡萄糖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