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綠色的蔬菜中,菠菜質地柔軟,滑嫩,營養價值較高。每100g菠菜中,含胡蘿卜素3.9mg,與其他綠色蔬菜相比,可謂首屈一指。菠菜中維生素C、維生素Bz以及鐵的含量都較高。所以,營養學家要人們多吃些菠菜。常吃菠菜,可以幫助人體維持正常視力和上皮細胞的健康,有利於防止夜盲、美容、增強機體抵抗傳染病的能力。此外,對預防口角潰瘍、唇炎、舌炎、皮炎、陰囊炎也有很好的效果。糖尿病、高血壓、便秘者常吃菠菜,對穩定病情很有好處。
鮮菠菜根60~120g,加幹雞內金9g,水煎服,1天3次,對治療糖尿病具有很好的效果。另外,還可以將菠菜用開水燙熟,加香油、精鹽調拌後食用,對糖尿病也有很好療效。
【韭菜】我國曆代醫家特別重視韭菜的藥用保健價值,認為韭菜性溫,味辛甘,歸肝、胃、腎三經,有溫中行氣、健胃提神、散瘟解毒、調和髒腑、散血止瀉等功效,治胸痹、噎嗝、反胃、吐血、衄血、尿血、痢疾、消渴、痔漏、脫肛、跌撲損傷等。南朝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說,韭菜“安五髒,除胃中熱”。唐朝著名食醫孟詵在《食療本草》中說:韭菜“利胸膈”。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韭菜“煮汁飲,止消渴、盜汗”。《日華子本草》稱韭菜“除心腹痼冷、胸中痹冷”等證。
現代營養學研究資料表明,韭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含有較多的鉀,對高血壓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現代醫學研究提示,韭菜中所含的揮發油和含硫化合物以及鈣、磷、鎂、鋅等元素,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及降脂、降糖作用,對糖尿病及其合並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病症均有較好的防治作用。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肥胖症等的發生及發展,均與膳食纖維的攝入不足有關,經常補充人體所必需的膳食纖維,可明顯改善糖尿病及其相關病症的臨床症狀,阻止其進一步發展,並向好的方麵逆轉。
【芹菜】芹菜分旱芹和水芹兩種,它們的根、莖、葉和籽都具有保健功能。兩種芹菜,功能相近,保健功能以旱芹為佳。
據醫書記載,芹菜性味甘、涼,無毒,有調經、消炎、降壓、降脂、降糖、鎮靜、清熱止咳、健胃利尿等作用,能除煩熱,下淤血,治結核。臨床上用來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婦女月經不調、肝炎、尿路感染等疾病。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芹菜含有大量的粗纖維,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揮發油等活性物質。經大量的醫學研究,芹菜的降壓作用已被證實。據有關資料報道,芹菜能加速脂肪的分解,所以芹菜能有效地減輕和控製肥胖。醫學研究還發現,芹菜還有明顯地降血糖作用,尤其對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效果更佳,同時對糖尿病合並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等還有很好地防治作用。芹菜具有鎮靜和保護血管的作用,所以對預防腦血管意外也有很好的作用。
芹菜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可以炒著吃,也可以涼拌。但要注意芹菜葉所含的營養成分比莖還要高,多數人吃芹菜時把葉子扔掉了,這是非常可惜的。
【空心菜】空心菜的學名叫蕹菜。空心菜原產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現在全國都有種植。空心菜的莖、葉供食用,為夏、秋高溫季節時的主要葉菜之一。
空心菜不僅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而且還有特殊的藥用價值。中醫學認為,空心菜味甘,寒,歸腸、胃二經,有清熱涼血、解毒潤腸等功效。《醫林纂要》記載,空心菜“補心血,行水”。《陸川本草》稱:空心菜“治腸胃熱、大便結”。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空心菜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而且含有豐富的鈣,還含有鎂、鋅、磷、硒等礦物質;空心菜中粗纖維含量豐富,具有明顯地促進腸蠕動、通便、解毒作用。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紫色空心菜中含有胰島素樣物質,用於糖尿病患者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空心菜的吃法很多,可炒食,可做湯,亦可用沸水焯後加調味料涼拌,有的地方還將空心菜的莖、梗做成泡菜吃。用空心菜煮粥,對中老年人來說,有健體強身、延年益壽的特殊功效,尤其適用於糖尿病患者。空心菜與肉同煮,可使肉質滑嫩,增加誘人的口感。由此可見,空心菜生熟皆宜、葷素均妙,是糖尿病患者不可多得的佳蔬良藥。
【地瓜葉】地瓜,又名山芋、紅薯、白薯等。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地瓜是我國傳統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除了提供豐富的糖類、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外,還有較多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兼有穀類和蔬菜的雙重好處。近年來,隨著生活改善,人們消費地瓜減少,這是一種不好的趨勢,中國營養學會在其製定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鼓勵我國居民多食用地瓜。
地瓜葉性味甘平,入脾、腎二經,有生津潤燥、補中和血、益氣寬腸、通便等功效。可消癰解毒、止血消渴。我國古代醫家就有用地瓜葉治療糖尿病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