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糖尿病的最佳食物選擇(1)(2 / 3)

我國的大豆製品數以百計,用大豆及其製品做成的菜更是不計其數,並流傳到世界各地,包括醬類、豆乳、豆腐和發酵的豆類食品。對於大豆來說,越是適當加工,其生物價值越好。

在吃豆腐時,可以稍配點動物蛋白質來提高營養價值,例如肉末燒豆腐、雞蛋燴豆腐、雞蛋豆腐羹、肉絲豆製品配青菜等,都是利用互補來提高營養價值的經濟辦法,比單吃肉便宜,而且營養價值還高。

豆漿是深受人們歡迎的一種食品,是將大豆用水浸泡後,磨碎過濾、煮沸而成。它除含鈣量比豆腐略低外,其他營養素的含量和豆腐不相上下,蛋白質含量比牛奶略高,含鐵量為牛奶的25倍之多,其他營養成分如鈣、磷及維生素等比牛奶略少,豆漿還有它的獨特之處,一是蛋白質利用率高,可達80%以上;二是豆漿中所含的大豆皂苷,能抑製體內的脂質過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使機體保持充足的體力,並延緩機體衰老。

在飲用豆漿時,應注意以下事項:①要喝煮熟煮透的豆漿。生豆漿裏含有胰蛋白酶抑製素,喝了未煮透的豆漿,會發生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因此煮豆漿時應在煮沸後再繼續煮3~5分鍾,這樣胰蛋白酶抑製素才能被破壞。②豆漿不宜空腹喝。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講,多吃大豆類食物,能直接對抗糖尿病的各種並發症,如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症等。

【蔬菜類】蔬菜按其結構及可食部分不同,可分為葉菜類、根莖類、瓜茄類和鮮豆類等。葉菜類包括白菜、菠菜、油菜、卷心菜、莧菜、韭鞣、雪裏紅及蒿菜等,主要提供維生素C、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2,其中油菜、莧菜、雪裏蕻和菠菜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較豐富,每百克菠菜中胡蘿卜素可達3.87mg;礦物質也較多,尤其是鐵,不僅量多,而且吸收利用率也較高;蛋白質含量較少,平均約2%;脂肪含量更少,平均不超過0.5%;糖類一般不超過5%。根莖類蔬菜包括蘿卜、馬鈴薯、藕、甘薯、山藥、芋頭、蔥、蔥頭、蒜和竹筍等,其營養成分各不相同,馬鈴薯、山藥、芋頭、藕和甘薯中含澱粉較高,約15%~30%;胡蘿卜含有較高的胡蘿卜素,每百克達3.6mg;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普遍不高,其中馬鈴薯和芋頭中含蛋白質相對較高,約2%;根莖類也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但含量不多。瓜茄類包括冬瓜、南瓜、西葫蘆、瓠瓜、絲瓜、黃瓜、茄子、西紅柿和辣椒等。瓜茄類含有的營養素均較低。但辣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論形狀大小,顏色青紅,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每百克辣椒的維生素C含量達185mg,較一般蔬菜高幾倍,西紅柿含維生素C也較多,是香蕉或蘋果的2倍多,如每人每天吃二三個西紅柿,就可以滿足一天中對維生素C的需要。此外,西紅柿本身含有機酸,能保護維生素C不受破壞,故烹調損失要少得多。鮮豆類包括四季豆、扁豆、毛豆、豌豆等,其中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均較其他蔬菜為高,鮮豆中的鐵也易消化吸收,蛋白質的質量也比較好,所以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

【水果類】新鮮水果是人體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酸棗含維生素C和尼克酸最為豐富,其次為檸檬、蜜柑、廣柑、橘子等,山楂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含量豐富的水果有橘子、海棠、杏、紅果、枇杷和芒果,其中以芒果含量最豐富。富含鐵的水果有桃、梨、杏等。

水果中含有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等有機酸,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再加之水果色、香、味俱佳,可促進食欲,有助於消化吸收。

幹果是鮮水果經加工而成,如葡萄幹、杏幹、紅棗等。其維生素含量明顯降低,但是蛋白質、糖類和礦物質,因加工使水分減少,含量相對增加。如鮮葡萄中蛋白質含量為0.7%、糖類為11.5%、鈣為19mg/100g,而葡萄幹的蛋白質含量為2.5%、糖類為81.8%、鈣為52.0mg/100g。又如鮮棗含糖類23.3%,而幹棗為72.8%。幹果經加工後,易於運輸和儲存,也別有風味,並且利於食物的調配,使飲食多樣化,故仍有一定的食用價值。

【肉類】肉類食物包括畜禽的肌肉、內髒及其製品。肉類食物吸收率高,飽腹作用強,味美,可以烹調成各種各樣的菜肴,所以食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