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是一個總體概念,但是它的作用不僅在於花的本身,而且有根、莖、葉、果實、子粒,它們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
我國勞動人民對此早有研究和使用,有文字記載的《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文獻中都詳細地作了介紹,先人得出了“食藥同源”的結論。我們利用此書將常見易采集、易辨認的花卉飲食介紹給讀者,便於讀者從大自然中吸取營養,用最廉價、最快捷的天然綠色食品,豐富我們的飲食,健康歡樂地過好每一天。
花卉飲食,在鮮花使用時,應先用5%的淡鹽水浸泡兩小時,再進行烹調飲食。幹品、果實應掌握好用量,不可貪多、圖省事,要勤換、少量、逐漸適應,達到最佳效果。
我國地理幅員遼闊,各種花卉植物一年四季開放。有人提倡北方四季見綠,常年見花,就是綠化與環保的標準。而南方許多地區氣溫適宜,四季花開。例如:雲南昆明被譽為春城花都,廣州被譽為花城、花市。每年春節前,南方各大城市都有一次較大的花卉交易會或展銷會。人們盡享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麗和美色。我國一年四季分明,各種花卉盛開的季節也有所不同,其營養價值也不同。
1.春季刺槐花
北方最早開放的鮮花是迎春花,其次是牡丹花、月季花。這些花觀賞價值高,食用價值低。而食用價值高的鮮花應屬榆錢與槐花。榆錢是榆樹開的花,因為它的花瓣似古代銅錢,因此俗稱為榆錢。而刺槐花因產量高,花期長,營養價值高,被視為春季食用第一花。
2.夏季荷花
夏季是百花爭豔的季節,也是繼春暖花開後百花相繼盛開的延續。此時的茉莉花、梔子花、茶花、國槐花、棗花競相開放,將大自然裝扮得更加美麗。此季節食用花卉的最佳選擇是荷花。荷花從根到葉都有食用價值,而花更是美味佳肴。荷花的根是荷藕,又稱鮮藕;葉子稱荷葉;花為荷花。花一落,就長出蓮蓬,蓮蓬中為蓮子。花、葉、子是很好的食物。
3.秋季菊花
菊花又稱黃花,“戰地黃花分外香”中的“黃花”就是指菊花。菊花現有300多個品種,有很強的禦寒能力,霜打色愈濃。它具有清熱理肺、益氣滋陰之功效,是最早被人們發現並采用的飲食花卉。烹調鮮花一道菜,取各1/4雜鮮花即可,放到5%的淡鹽水中浸泡30分鍾,再撈出烹調菜肴。幹花可用清水泡100分鍾,即可烹調。
4.冬季梅花
梅花又稱臘梅、冬梅、幹枝梅。在陸羽的《茶經》裏,茶也稱梅,梅也為茶。因此,在我國傳統的飲茶、飲食中,梅花早已被人們所接受。它具有抗寒、抗風濕、禦寒、止血化淤之功效,所以很受人們喜愛,人們常將梅花瓣采集,用於燉雞、燉肉或衝茶,代替茉莉花、桅子花。其實梅花比茉莉花更有香自苦寒來的美韻。
我們在識別花卉的基礎上,根據季節不同采集不同的花卉,豐富我們的餐桌,將會達到保健、美食的雙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