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花卉飲品(1 / 3)

5.丁香烏梅茶

原料配方:丁香6克,烏梅、山楂、辣蓼各15克,白砂糖5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飲用時加糖調味。

食療功效:補虛潤腸。適用於腸炎、痢疾。

6.丁香吳茱萸茶

原料配方:丁香、吳茱萸各15克,甘蔗汁、生薑汁各適量。

製作方法:共研細末後,入甘蔗汁、生薑汁,加水200克,調成茶飲。

飲食方法:飲服或含咽。

食療功效:暖胃行氣,止痛祛風。適用於脘腹冷痛等。

7.丁香酸梅湯

原料配方:丁香10克,烏梅180克,山楂40克,陳皮20克,白砂糖100克,桂皮5克。

製作方法:先將烏梅、山楂洗淨,拍破。接著,將烏梅、山楂、陳皮、桂皮、丁香裝入潔淨的紗布袋內,紮緊口。然後,將布藥袋放入鍋內,加1000克水,用旺火煮沸後,再改用文火熬30分鍾。最後,去紗布藥袋,離火,靜置後潷出湯汁,再調入白砂糖即成。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生津止渴,消暑除煩。適用於食欲不振、口幹舌燥。

8.丁香橘皮茶

原料配方:丁香6克,橘皮15克,蜂蜜5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溫胃暖腎,祛風除濕。適用於胃寒呃逆。

9.萬壽菊茶

原料配方:七葉一枝花9克,萬壽菊15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平肝清熱,祛風化痰。適用於癰腫初起。

10.蒲公英茶

原料配方:七葉一枝花9克,蒲公英30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無名腫毒、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

11.二葉菊花茶

原料配方:苦竹葉30克,白茅根30克,菊花5克,桑葉5克,薄荷3克。

製作方法:將原料放壺中用沸水衝泡,蓋燜10分鍾。

飲食方法:代茶頻飲,每日1劑。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風熱感冒、喉痛、目赤、發熱頭痛及防治急性結膜炎。

12.二花粥

原料配方:金銀花5克,白菊花5克,粳米100克。

製作方法:先將二花焙幹研末,然後將粳米入鍋,加1200克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熬成粥。最後,調入二花焙幹花末,稍煮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1劑,分數次服用。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祛濕止痢,清肝明目。適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小兒熱癤。

禁忌:脾虛溏便者忌用。

13.萬壽菊夏枯草茶

原料配方:萬壽菊、夏枯草、杭菊花各12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平肝清熱,祛風化痰。適用於目赤腫痛、頭暈目眩、肝陽上亢、肝火旺盛。

14.三七花茶

原料配方:三七花10克。

製作方法:揉碎,用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平肝,降壓。預防高血壓。

15.三花茶

原料配方:白梅花、玫瑰花、白菊花各5克。

製作方法:以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頻飲。

食療功效:消暑止渴。適用於暑熱煩渴等。

16.金銀甘草茶

原料配方:金銀花、野菊花、甘草各12克,紅花9克。

製作方法:共研粗末,以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活血舒肝。適用於慢性肝炎。

17.三花減肥茶

原料配方:玫瑰花10克,茉莉花10克,玳玳花10克,川芎10克,荷葉10克。

製作方法:沸水衝泡,蓋燜15分鍾。

飲食方法:每晚代茶,頻飲。

食療功效:化痰除濕,減肥降脂。適用於肥胖者。

18.千日地龍茶

原料配方:千日紅花、地龍、枇杷、杏仁各10克,炙麻黃6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定喘止咳。適用於哮喘。

19.千日菊花茶

原料配方:千日紅花、杭菊花各15克,夏枯草30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肝降壓,定喘止咳。適用於高血壓。

20.千裏排骨湯

原料配方:千裏香3朵,排骨500克,豬骨頭湯250克,蔥、薑、糖、鹽、醋、黃酒、香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排骨剁成手指長的段,洗淨後入開水鍋內煮透,撈出入冷水浸涼。接著,將千裏香洗淨切絲,薑拍破,蔥也切成手指長的段(留部分不切)。將排骨放入容器中,加入薑、鹽、黃酒和適量清水,上籠用旺火蒸。至半爛後抽掉骨頭,將蔥塞進肉內,兩頭伸出一點兒,如骨頭形狀,在鍋內倒入蒸排骨的湯汁以及骨頭湯,加入蔥(整條)、鹽、白砂糖、黃酒煮沸,撇淨泡沫,加入排骨肉,用中火煮至排骨肉內的蔥熟,撈出排骨肉。最後,將湯汁收濃,再加入千裏香絲、入醋,淋上香油,澆在排骨肉上即成。

飲食方法:佐餐用,吃肉喝湯。

食療功效:散淤活血,祛風活絡。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痛、老年性骨痛。

禁忌:陰虛火旺者忌用。

21.大頭花粥

原料配方:大頭花60克,粳米200克。

製作方法:先將大頭花洗淨、切段,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接著,將藥袋人鍋,加適量水,用中火煎熬藥汁。然後,將洗淨的粳米入鍋,加藥汁以及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後,改用中小火熬成粥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服食2次。

食療功效:清肝明目,降壓消炎。適用於高血壓、目赤腫痛、頭痛。

22.大蒜金銀花茶

原料配方:紫大蒜15克,金銀花3克,甘草3克,蜂蜜10克。

製作方法:將大蒜去皮,搗爛,與金銀花、甘草一起用沸水衝泡10分鍾,加入蜂蜜。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止痢。適用於急性細菌痢疾。

23.山茶紅花棗湯

原料配方:山茶花、紅花各5克,白芨30克,紅棗120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20分鍾後,取汁,再加水煎,取汁。

飲食方法:吃棗喝湯。

食療功效:涼血止血。適用於咳嗽、咯血。

24.烏梅驅蟲汁

原料配方:烏梅、幹薑各30克,黃連15克,黃柏、附子、人參、桂枝、川椒、當歸各12克,醋、蜂蜜各10克。

製作方法:先將烏梅洗淨,以醋浸漬,上籠蒸熟。出籠後,去核,搗爛成泥。接著,將幹薑、黃連、黃柏、附子、人參、桂枝、川椒、當歸分別研末,與烏梅拌勻,加人適量蜂蜜、水衝服。

飲食方法:每日3次,每次服50克,以溫水送服。

食療功效:驅蟲止嘔。適用於蛔蟲病、止嘔吐。

25.烏梅黃花飲

原料配方:幹黃花10克,烏梅30克,蜂蜜200克。

製作方法:先將幹黃花洗淨切碎,烏梅捶碎,入水浸泡:接著將烏梅入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中火熬煮20分鍾後取汁,再加水取汁。如此3次後,將藥汁入鍋,煮沸,調入蜂蜜,調勻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3次,代茶飲。

食療功效:消暑解渴,通利腸胃。適用於消化不良、腸炎、心煩口渴。

26.六月雪茶

原料配方:六月雪花15克,冰糖5克,靈芝孢子粉2克。

製作方法:以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頻飲,加冰糖調味。

食療功效:清熱解暑。適用於暑熱煩渴。

27.六月漱液

原料配方:六月雪15克、薄荷10克、水300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含漱。

食療功效:適用於咽炎、口瘡。

28.六角粥

原料配方:包袱花20克,薏苡仁100克,杏仁30克,冰糖15克。

製作方法:先將包袱花去梗、洗淨;杏仁去皮、洗淨;冰糖研碎。接著,將薏苡仁洗淨入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改用文火,熬煮至半熟。然後,加入杏仁,繼續用文火熬燉至熟爛。最後,加入包袱花、冰糖調勻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2次,空腹飲服。

食療功效:健脾宣肺,止咳化痰。適用於肺熱咳嗽、脾虛、痰稀色白。

29.六鮮梨汁

原料配方:鮮荷葉、鮮佩蘭、鮮藿香、鮮石槲、鮮首烏、鮮生地各5克,梨150克。

製作方法:先將前4味原料洗淨後,分別切片。接著,將梨削皮後,榨取汁液。將鮮生地、鮮首烏放人鍋內,加水,用中火煮沸15分鍾,再加入荷葉、佩蘭、藿香、石槲一同煎5分鍾。最後,將原汁潷入碗中,兌入梨汁,攪勻即成。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解暑,生津除煩。適用於食欲不振、心煩口渴、頭痛發熱。

30.鳳仙茶

原料配方:鳳仙花6克,鬱金香、九香蟲各10克,桑寄生30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祛風消腫,活血止痛。適用於腰肋疼痛。

31.鳳仙酒

原料配方:鳳仙花、當歸尾各20克,白酒500克。

製作方法:將原料入酒,浸泡1周。

飲食方法:隨量飲。

食療功效:消腫止痛。適用於跌打損傷。

32.鳳尾燉豬心

原料配方:蘇鐵花25克(鐵樹花)、豬心1個、料酒10克、薑蔥各15克,精鹽3克。

製作方法:各洗淨後,按常法將豬心入沸水,再加調料、加水燉熟。

飲食方法:吃肉喝湯。

食療功效:理氣祛淤,活血止痛。適用於氣滯胃痛。

33.雙白茶

原料配方:白雞冠花30克,山茶花12克,白砂糖少許。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以糖調服。

食療功效:涼血,止血,散淤。適用於白帶過多。

34.雙花一草茶

原料配方:玉簪花6克,石竹花、車前子各10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宜於尿路感染、小便不暢者飲用。

35.雙花山楂飲

原料配方:菊花、金銀花、山楂各10克,蜂蜜100克。

製作方法:先將菊花、金銀花、山楂洗淨,山楂拍破。接著,將雙花、山楂入沙鍋加適量水煮沸,煎熬30分鍾後取汁。然後,將鋁鍋洗淨,倒人蜂蜜,煮沸,改用小火加熱,待蜂蜜呈微黃時,將蜂蜜調入雙花汁內。待蜂蜜完全融化後,過濾、去渣即成。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潤燥生津,祛風消積。適用於頭痛目赤、心煩口渴。

36.雙花茶

原料配方:山茶花、槐花各10克,地榆炭12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涼血、止血。適用於痔瘡出血。

37.月季花茶

原料配方:月季花20克,金盞菊5克,益母草花10克。

製作方法: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活血調經。適宜於月經不調,經期腹痛。

38.月季綠花茶

原料配方:月季花、綠茶各10克,貢菊15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消腫解毒。適用於皮膚瘙癢。

39.木蘭防風茶

原料配方:木蘭花6克,防風、蘇葉(紫蘇)、甘草各6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祛風通竅。適用於風寒感冒。

40.木蘭枇杷茶

原料配方:木蘭花、枇杷花各6克,鴨梨120克。

製作方法:共研細末,榨汁衝入開水300克。

飲食方法:每日2次,每次6克,以溫酒送服。

食療功效:疏表止咳。適用於頭痛、鼻流清涕。

41.木棉馬齒莧茶

原料配方:木棉花15克,馬齒莧30克,丁香5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止血。適用於腸炎、痢疾。

42.木棉花茶

原料配方:木棉花15克,丁香5克,桑葉3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加糖。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止血。適用於咯血、嘔血、泄瀉、腹脹等症。

43.木棉鯽魚湯

原料配方:木棉花2朵,鯽魚500克,香菇50克,紫蘇10克,奶湯700克,蔥、薑、鹽、黃酒、味精、胡椒、香油、植物油各5克。

製作方法:先將木棉花摘瓣,洗淨,切塊;香菇用溫水泡發,切片;鯽魚洗淨,用蔥、薑、鹽、黃酒醃製。接著,將鍋洗淨燒熱,下100克植物油。待油燒熱時,放入鯽魚,煎至魚皮挺後,取出。然後,將蔥段、薑片入鍋,略炒後,倒入奶湯、鹽、黃酒、鹽、胡椒、香菇以及適量水。煮沸後投入鯽魚,煮沸,用小火熬片刻。最後,待湯濃魚入味後,撒入木棉花,以味精調味後,入盆中,淋入香油即成。

飲食方法:佐餐用,吃魚喝湯。

食療功效:健脾益胃,解毒利濕,清熱止血。適用於痢疾、便血、泄瀉、血崩、癰腫。

44.木槿白蜜茶

原料配方:木槿花15克,槐花蜜30克,荷葉半張。

製作方法:以開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涼血,利濕。適用於白帶過多。

45.水蔥苦瓜湯

原料配方:燈心花30克,幹貝15克,苦瓜350克,蔥、薑、鹽、黃酒、白砂糖、味精、香油、清湯各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燈心花洗淨取花瓣;苦瓜洗淨切片。接著將幹貝去除硬筋,洗淨,加清湯,上籠蒸40分鍾,潷出幹貝湯。再將幹貝搓散後,用水洗淨;再浸入潷出的湯內。然後,將鍋燒熱,放入苦瓜,不停煸炒,至水分幹時,下入蔥、薑、鹽、黃酒、白砂糖煸炒數下,再放入燈心花、清湯、幹貝及湯。煮沸後調入味精,淋入香油即成。

飲食方法:吃瓜喝湯。

食療功效:清熱消暑,清心降火,利尿通淋。適用於傷暑身熱、心煩口渴、小便短赤、風熱赤目。

46.車前迎春茶

原料配方:車前子、迎春花各15克,金銀花5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利尿,解熱。適用於小便熱痛。

47.絲瓜花茶

原料配方:蓮子25克,絲瓜花5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湯。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養心補脾,益腎澀精。適用於遺精、尿頻、白濁。

48.冬花百合湯

原料配方:冬花10克,百合50克,綠豆100克,蜂蜜30克。

製作方法:先將冬花去梗,洗淨,用水浸泡。接著,將綠豆洗淨入鍋,加適量水煮至綠豆酥爛。然後將百合剝瓣,用水浸泡2小時,倒人綠豆鍋內,再加入浸泡冬花的水煮沸。最後,加入冬花,調入蜂蜜,略煮一下即成。

飲食方法:佐餐用。

食療功效:潤肺止咳,寧心安神。適用於咳嗽、痰中帶血。

49.冬花茶

原料配方:冬花3克,綠茶葉6克,靈芝孢子粉2克。

製作方法: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祛痰、止咳、平喘。適用於支氣管炎、哮喘。

50.一梅茶

原料配方:薔薇花、玫瑰花、厚樸花、佛手花、綠萼梅各6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理氣解鬱,燥濕化痰。

51.四花茶

原料配方:金銀花、木蘭花各15克,玫瑰花、菊花各10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祛風通竅。適用於萎縮性鼻炎。

52.歸參紅花粥

原料配方:紅花、當歸、丹參各10克,益母草10克,無花果15克,糯米100克。

製作方法:先將紅花、當歸、丹參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然後,與糯米一同煮粥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2次,空腹服用。

食療功效:活血調經。適用於月經不調而有血虛、血淤者。

53.玉蘭花茶

原料配方:玉蘭花10克,荷花15克,益母草5克。

製作方法: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溫飲。

食療功效:祛風散寒通竅。適用於血淤型痛經。

54.玉米須肉湯

原料配方:玉米須50克,五花肉150克,蔥、薑、鹽、黃酒、味精、食用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豬肉洗淨,切片。接著將玉米須洗淨,放入潔淨的紗布袋內,紮緊。鍋燒熱,下食用油。待油燒熱後,倒入肉片煸炒,再加調味料煸炒至八成熟時,加適量水,放入藥袋。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燉至肉片熟爛。最後,撈出藥袋,調入味精即成。

飲食方法:吃肉喝湯。

食療功效:利水消腫,降血糖,降血壓。適用於治糖尿病、吐血、血崩。

55.玉米須菊明茶

原料配方:玉米須15克,決明子9克,甘菊花5克。

製作方法:將原料用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利膽,消炎排石。適用於膽結石、膽囊炎、黃疸型肝炎等。

56.玉簪板藍根茶

原料配方:碧玉簪花3克,板藍根、元參各15克,金銀花5克,紫丁香3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用於咽喉腫痛等。

57.甘草銀花茶

原料配方:生甘草15克,金銀花15克,雪蓮花15克。

製作方法:加水同煎煮,去渣取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每日1劑。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前列腺炎等。

禁忌:忌煙酒和辛辣食物。

58.生發茶

原料配方:胡麻花10克,何首烏5克,無花果lO克,烏梅3克,生薑5克。

製作方法:研細末,以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長發、生發。適用於禿發。

59.白玉黑魚湯

原料配方:玉蘭花5朵,黑魚750克,豆苗50克,雞湯、蔥、薑、鹽、黃酒、味精、胡椒粉、雞油、熟豬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白玉蘭、蔥、薑洗淨切絲;黑魚洗淨錯刀。接著,在鍋內加適量水煮沸,下黑魚。煮沸後,撈出,入冷水盆內,輕輕將魚皮去掉。然後將鍋洗淨燒熱,下熟豬油,加入蔥、薑炒熟。投黑魚,煎片刻後,加入雞湯、鹽、黃酒、味精、胡椒粉。煮沸後,撈出蔥、薑,撇去浮沫。最後,出鍋,撒上白玉蘭絲,淋入雞油即成。

飲食方法:佐餐,吃魚喝湯。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鼻炎、腳氣、浮腫、疥癬等。

60.白芍藥棗薑茶

原料配方:白芍花、生薑、桂枝各9克,甘草6克,紅棗2顆。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消炎祛痛,清熱補血。適用於風寒感冒。

61.白芍藥棗粥

原料配方:白芍花5朵,大棗100克,大米100克。

製作方法:先將白芍花去梗,洗淨,切絲;紅棗洗淨;大米洗淨。將大棗、大米入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改用中火煮至米爛。最後,將白芍花撒入,攪勻即成。

飲食方法:當早晚餐食用。

食療功效:健脾平肝,補氣益血。適用於慢性肝炎、氣血不足、胃虛食、脾虛溏便、腹痛。

禁忌:痰濕較重、肥胖症者忌用。

62.金銀花粥。

原料配方:白芨50克,金銀花25克,蒲公英25克,粳米50克。

製作方法:先將白芨、金銀花、蒲公英加水煎汁,然後與粳米一同煮粥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1劑,早晚服用。

食療功效:抗癌。尤其適用於肺癌患者服用。

63.白杜鵑茶

原料配方:白杜鵑花15克,無花果15克,益母草10克,車前子10克,蜂蜜15克。

製作方法:焙幹研末。

飲食方法:以開水衝服。

食療功效:活血散淤。適用於跌打損傷。

64.白芷菊花茶

原料配方:白芷8克,菊花8克,茉莉花6克。

製作方法:共研末,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祛風燥濕,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頭痛、三叉神經痛。

65.白梅決明茶

原料配方:白梅花3克,草決明10克。

製作方法:以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頻飲。

食療功效:平肝降壓,和胃化痰。適用於高血壓。

66.白菊花茶

原料配方:白菊花20克。

製作方法:揉碎,用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疏風清熱,平肝明目。適用於早期高血壓、更年期高血壓所致的眩暈、頭痛、耳鳴。

67.石槲蘭茶

原料配方:石槲蘭9克,百合12克,瓜蔞12克,冰糖30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加冰糖。

食療功效:滋陰清熱,生津益胃。適用於咳嗽無痰。

68.石榴白芨茶

原料配方:石榴花、牛膝各6克,白芨30克,忍冬藤15克,百部9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所有原料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消毒。適用於肺癰。

69.石榴皮茶

原料配方:石榴皮15克,白礬2克,蜂蜜15克。

製作方法:將石榴皮洗淨,切片,加水煎湯。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澀腸止痢,止血驅蟲。適用於痢疾,日久難愈、大便有黏液或赤色。

70.合歡杞子茶

原料配方:合歡花10克,枸杞子10克,麥飯石20克,韭菜子5克。

製作方法:加水稍加煎煮。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舒解鬱結,減輕疲勞。適用於精神性陽痿和夫妻性生活不和諧。

71.合歡花粥

原料配方:合歡花30克,粳米50克,百合5克,蜂蜜10克,天麻5克。

製作方法:先將合歡花、粳米洗淨入鍋,然後加入紅糖、適量水,用旺火煮沸。改用文火,熬成稀粥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2次,早晚空腹溫熱服用。

食療功效:安神解鬱,活血消腫。適用於精神抑鬱、虛煩不安、情緒激動、健忘失眠。

72.合歡菩提茶

原料配方:合歡花、菩提花各3克,天麻3克,桔梗5克。

製作方法:以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臨睡前飲。

食療功效:理氣,解鬱,活血,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

73.地筍雞湯

原料配方:澤蘭花50克,竹筍、口蘑各50克,母雞1隻,雞蛋清1份,蔥、薑、鹽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澤蘭花洗淨,去萼、梗;竹筍洗淨切條;口蘑入沸水泡發洗淨後切絲;蔥、薑洗淨切絲;母雞煺毛,去內髒,洗淨。接著,將雞入鍋,加適量水,以淹沒雞為度,用小火煨燉。湯剩一半時將雞撈出,加入雞蛋清攪勻,再將雞肉切絲。然後,將鍋洗淨,後倒入雞湯。煮沸,加入鹽、雞肉、竹筍、蔥、薑,再煮10分鍾後放入澤蘭花湯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2次,佐餐用。

食療功效:利尿通經,活血化淤。適用於月經不調、水腫。

74.地黃花粥

原料配方:地黃花3克,粟米1OO克。

製作方法:先將地黃花陰幹,切碎剁末。然後,將粟米加水煮粥。最後將地黃花末加入,攪勻,再煮沸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1劑,分數次服用。

食療功效:清熱滋腎,除煩止渴。適用於消渴、腎虛腰痛等。

75.桃花茶

原料配方:桃花5克,梨花5克,糯米適量,紅糖少許。

製作方法:以花煎汁,以汁熬粥,以糖調味。

飲食方法:食用。

食療功效:定喘止咳。適用於哮喘、咳嗽。

76.樸佛茶

原料配方:厚樸花6克,佛手片12克。

製作方法:沸水衝泡,蓋燜10分鍾。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疏肝開鬱,降逆理氣。適用於肝氣鬱結、情誌不暢、痰氣鬱悶。

77.歡杞茶

原料配方:合歡花10克,枸杞、鮮靈芝、巴戟天各lO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舒鬱理氣,壯陽補血。適用於陽痿。

78.百合冰糖紅茶

原料配方:百合花30克,紅茶10克,杏仁50克,桂圓肉50克,熟鴿蛋數隻,冰糖50克。

製作方法:先將百合花洗淨,杏仁用沸水浸泡片刻,去衣人碗。接著,倒入堿麵,加入適量水,上籠用旺火蒸30分鍾,至杏仁熟爛後取出,用冷水緩緩地衝去堿味。然後,將熟鴿蛋入碗,倒入百合花、茶葉、冰糖,再衝入沸水,上籠蒸至鴿蛋人味時取出。接著,將桂圓肉過清水後入碗內,加適量冰糖,上籠蒸20分鍾,至桂圓肉漲開。再將紅茶放人杯內,衝入沸水。最後,將鍋洗淨後倒入適量水,加入冰糖,用小火熬至冰糖完全溶化,放入百合花、杏仁,再將茶葉水潷入冰糖汁內,桂圓肉連湯一起倒入冰糖汁內即成。

飲食方法:代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