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疏風清熱,養陰清肺。適用於微惡風寒、發熱、咳嗽少痰、頭痛少汗、口渴等症狀的風熱感冒。
166.桑菊粥
原料配方:桑葉、甘菊花各10克,粳米100克。
製作方法:先將桑葉、甘菊花洗淨用水煎熬,去渣取汁。然後,將粳米入鍋,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熬成稀粥,調入花汁,稍煮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1劑,分數次服用。
食療功效:疏風清熱,清肝明目。適用於風熱頭痛。
167.桔梗銀耳湯
原料配方:桔梗30克,枇杷lOO克,銀耳30克,冰糖20克。
製作方法:先將桔梗洗淨,切塊後,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接著,將銀耳用冷水浸泡後去根,洗淨入碗,加少許水,上籠蒸至銀耳粘滑熟透。然後,將枇杷去皮、子,切小塊。最後,在鍋內倒入適量水,再加入桔梗布袋,煮沸,10分鍾後撈出藥袋,加入銀耳。再次煮沸,放人枇杷,調入冰糖即成。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生津解渴,潤燥止咳,宣肺化痰。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咽喉痛、便秘。
禁忌:氣逆陰虛、久咳不止者忌用。不可與豬肉、桂圓同食。
168.海棠花茶
原料配方:秋海棠花6克,桃花5克,白砂糖少許。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以糖調飲。
食療功效:活血,補血。適用於痢疾。
169.海棠栗子粥
原料配方:海棠花50克,栗子100克,粳米150克,冰糖30克。
製作方法:先將海棠花去梗柄,洗淨;栗子去皮,洗淨,切碎,冰糖捶碎。接著,將洗淨的粳米、栗子倒人鍋內,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米熟爛。最後,加入冰糖、海棠花,用小火熬煮片刻即成。
飲食方法:當主食吃,每日2次。
食療功效:健脾益胃,活血止血,補腎固精。適用於脾虛泄瀉,筋骨疼痛,腎虛乏力,吐血、便血。
170.益母花茶
原料配方:益母花30克,茯苓皮、當歸、冬瓜皮各15克,白糖少許。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以糖調服。
食療功效:活血,消水。適用於產後水腫。
171.益母草粥
原料配方:益母草20克,生地黃50克,鮮藕100克,薑、蜂蜜各15克,粳米100克。
製作方法:先將益母草、生地黃、藕、生薑洗淨,切碎,搗爛絞汁。接著將洗淨的粳米人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然後,改用文火煮至米將熟時,加入藥汁、蜂蜜,再熬煮成粥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2次,溫熱服食。
食療功效:滋陰補血,活血調經。適用於陰虛發熱、口渴、月經不調。
禁忌:大便稀溏、脾虛腹瀉者忌用。服用期間忌服蔥白、韭白、薤白。病愈即停。
172.素馨花茶
原料配方:素馨花、藏紅花各3克。
製作方法:以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頻飲。
食療功效:理氣,解鬱,止痛。適用於胃痛氣鬱。
173.荷花茶
原料配方:鮮荷花50克,白糖15克,白礬1.5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以糖調飲。
食療功效:祛風除濕。適用於中暑煩悶。
174.荷花粥
原料配方:荷花10克,粳米50克,白礬1克。
製作方法:先將荷花煎汁,再將粳米洗淨煮粥,待粥成時調入花汁,稍煮即成。
飲食方法:溫熱服食。
食療功效:活血止血,祛風除濕。適用於熱病煩躁。
175.蚌肉玉米須湯
原料配方:蚌肉200克,玉米須150克,蔥、薑、鹽、黃酒、味精各10克。
製作方法:先將蚌肉洗淨,切片。接著,將玉米須洗淨,裝入潔白的紗布袋內,紮緊口。然後,將蚌肉、紗布袋入鍋,再加入蔥、薑、黃酒以及適量水,用中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燉至蚌肉熟透。最後,撈出紗布袋,調入味精即成。
飲食方法:吃肉喝湯。
食療功效:平肝泄熱,利水解毒。適用於黃疸型肝炎、急性腎炎、高血壓、糖尿病、水腫、尿路感染。
176.金銀花藿香飲
原料配方:金銀花、白扁豆各5克,藿香10克,白糖15克。
製作方法:先將金銀花、藿香洗淨,切碎;白扁豆炒黃,搗碎。接著,將金銀花、白扁豆、藿香倒入保暖瓶中,注入沸水,密封。浸泡1小時即成。
飲食方法:代茶頻飲。
食療功效:清暑解表,健脾利濕。適用於感冒。
177.鐵花茶
原料配方:蘇鐵花(鐵樹花)、金銀花各6克、車前子3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頻飲。
食療功效:理氣祛淤,活血止痛。適用於小兒發熱抽風。
178.啤酒花茶
原料配方:啤酒花3克,靈芝孢子粉2克,烏龍茶3克。
製作方法:開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滋陰補腎,利水消腫,健胃消食。適用於神經衰弱、食欲不振、失眠。
179.啤酒花茅根茶
原料配方:啤酒花、茅草根、車前子各15克。
製作方法:用水煎熬,去渣取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滋陰補腎,利水消腫。適用於浮腫、腎炎、膀胱炎。
180.啤酒花合歡茶
原料配方:啤酒花、合歡花各6克,綠茶3克。
製作方法:以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健胃消食。適用於消化不良。
181.密蒙花茶
原料配方:密蒙花5克,綠茶3克,蜂蜜15克。
製作方法:以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以蜂蜜調飲。
食療功效:潤肝明目。適用於視物不清。
182.旋花魚湯
原料配方:旋花15克,鯉魚300克,料酒15克,蔥、薑各10克,白糖3克,紫蘇5克,鹽3克等調料。
製作方法:將鯉魚洗淨,旋花等調料放入魚腹內,加水燉熟。
飲食方法:吃魚喝湯。
食療功效:行水消腫,下氣軟堅。適用於水腫、腹脹。
183.梅花粥
原料配方:白梅花5克,粳米100克。
製作方法:先將粳米入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熬成稀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白梅花,稍煮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1劑,分2次溫熱服用,5天為一療程。
食療功效:舒肝理氣,健脾開胃。適用於神經官能症、胸悶不舒、肝胃氣滯、瘡毒。
184.獼猴桃茶
原料配方:獼猴桃150克,白糖100克,綠茶3克。
製作方法:將獼猴桃洗淨,去皮,切碎,加入白糖、綠茶,用適量溫開水衝泡即成。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健胃消食,清熱解毒。適用於肝脾腫大、消渴煩躁等肝火盛症狀。
185.獼猴桃羹
原料配方:獼猴桃200克,蘋果300克,香蕉150克,白糖100克,澱粉20克。
製作方法:將獼猴桃洗淨,去皮,切碎,擠壓出汁液,入鍋中,加白砂糖和適量水,用文火煮沸。接著,將蘋果、香蕉分別洗淨,去皮,切小丁,入鍋繼續煮沸。然後,用水澱粉勾芡後,出鍋即成。
飲食方法:佐餐用。
食療功效:理氣生津,清熱潤燥。適用於胃腸炎。
186.綠豆野菊飲
原料配方:野菊花6克,桑樹皮20克,綠豆40克,蜂蜜30克。
製作方法:先將野菊花、桑樹皮裝入潔淨的紗布袋內,紮緊口。接著,將洗淨的綠豆以及藥袋入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中火熬煎至綠豆熟爛時,去藥袋,調入蜂蜜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2次,每日1劑。
食療功效:清肺利尿,解毒消炎。適用於感冒、肺炎。
187.杞菊地黃粥
原料配方:枸杞子20克,熟地黃15克,菊花10克,粳米100克。
製作方法:先將枸杞子、熟地黃加水煎熬20分鍾,加入菊花一同煎熬,去渣取汁。然後,將藥汁與粳米一同煮成稀粥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1劑,溫熱服用。
食療功效:滋補肝腎,疏風清熱。適用於腎陽虛白發、肝陽頭痛。
188.菊花淩霄茶
原料配方:菊花10克,淩霄花、防風各6克,當歸、何首烏各12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涼血祛瘕。適用於全身瘙癢。
189.菊花酒
原料配方:甘菊花100克,粳米150克,生地黃50克,當歸、枸杞各25克,酒曲5克。
製作方法:先將甘菊花、生地黃、當歸入鍋,加適量水煎汁,過濾去渣。接著,將粳米洗淨後,煮至半熟,瀝幹,再加入藥汁拌勻,上籠蒸熟。然後,加入適量酒曲,裝入小壇內。最後,用棉絮將壇包裹發酵,直至藥汁味甜即成。
飲食方法:適量飲用。
食療功效:滋陰養肝,聰耳明目。適用於頭痛耳鳴、頭暈目眩。
190.菊花粥
原料配方:菊花15克,粳米1OO克。
製作方法:先將菊花去蒂,烘幹後研粉。然後,將粳米入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熬成稀粥。待粥將熟時,調入菊花末,稍煮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1劑,分數次服用。
食療功效:散風祛熱,清肝去火。適用於高血壓病、動脈硬化、冠心病、頭暈目眩等。
禁忌:脾弱溏便者忌用。
191.菊花露
原料配方:牛奶250克,菊花酒60克,豆蔻粉5克,冰水100克。
製作方法:先將牛奶煮沸,晾涼。然後,與菊花酒混合攪勻。接著,在容器中加入冰水,再倒人菊花酒和奶的混合溶液,攪勻。最後,撒少許豆蔻粉於溶液中。
飲食方法:代茶飲用。
食療功效:滋陰養肝,抗衰明目。適用於頭暈目眩、耳鳴、未老先衰。
192.菊苗蛋湯
原料配方:甘菊苗150克,火腿絲50克,雞蛋3隻,雞湯1000克,薑絲、鹽、黃酒、味精、醋、胡椒粉、香油、熟豬油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甘菊苗洗淨,入沸水汆燙一下,撈出。人涼水過一下,瀝幹切成段。接著,將雞蛋加鹽、黃酒,充分抽打,然後將鍋燒熱,下熟豬油,待油燒至六成熱時倒入雞蛋攤餅,最後倒入雞湯,撒入火腿絲、薑絲,再加入甘菊苗、鹽、味精、黃酒、醋、胡椒粉稍攪拌,煮沸後撇去浮沫,淋人香油即成。
飲食方法:佐餐做湯。
食療功效:健脾養胃,滋肝明目,生津益血。適用於目赤咽痛、食欲不振。
193.菩提花茶
原料配方:菩提花3克,薑末15克,蜂蜜20克。
製作方法:以溫開水衝泡。
飲食方法:以蜜調服。
食療功效:解熱發汗。適用於風熱感冒。
194.野菊紅花茶
原料配方:野菊花30克,紅花10克,人參花2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湯,去渣取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每日2次。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消炎明目。
195.野菊花茶
原料配方:野菊花15克,靈芝孢子粉2克,藏紅花1.5克。
製作方法: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乳癰初起紅腫較明顯者。
196.野菊青葉茶
原料配方:野菊花、大青葉各15克,鬼針草、貫眾各12克,靈芝孢子粉3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疏風清熱,消腫解毒。用於預防流行性感冒。
197.金銀花飲
原料配方:金銀花50克,山楂20克,蜂蜜50克。
製作方法:先將金銀花、山楂一同放人鍋內,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片刻後,取汁。接著,再加適量水煎,再取汁。然後,將兩汁合並,入鍋煮沸後,調入蜂蜜即成。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潤肺止咳,通腸。適用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口渴。
198.金銀花板冬茶
原料配方:金銀花9克,板藍根12克,冬瓜90克。
製作方法:將金銀花、板藍根加水煎湯後,再加入冬瓜煮湯。
飲食方法:代茶飲,每日3次。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涼血。適用於百日咳。
199.金銀花羅漢飲
原料配方:金銀花、沙梨花各30克,羅漢果、蜂蜜各200克。
製作方法:先將金銀花、沙梨花一同人鍋內,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後,取藥汁1次。再加適量水煎熬1次,取藥汁。然後,將羅漢果洗淨壓碎,與藥汁一同入鍋煮沸,調入蜂蜜即成。
飲食方法:隨時可飲。
食療功效:清熱潤喉,涼血解毒。適用於風熱感冒、肺熱咳嗽、咽喉炎。
200.金銀花蓮子粥
原料配方:金銀花50克,蓮子100克,白糖少許。
製作方法:先將金銀花洗淨;蓮子用溫水浸泡後去皮和心。接著,將金銀花入鍋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5分鍾,去渣留汁。然後,將金銀花汁倒入鍋內,再加入蓮子,用旺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熬煮至蓮子熟透,調入白砂糖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1次,當早餐用。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健脾止瀉。適用於痢疾、內有熱毒、心煩等症。
201.雪蓮花酒
原料配方:天山雪蓮花、冬蟲夏草各20克,白酒500克。
製作方法:將雪蓮花、冬蟲夏草入酒,浸泡1周。
飲食方法:每日2次,每次10克。
食療功效:祛寒壯陽。適用於陽痿、風濕性關節炎。
202.雪蓮浸酒
原料配方:雪蓮15克,枸杞20克,白酒100克。
製作方法:將雪蓮切段後加枸杞,用白酒浸泡1周。
飲食方法:每日2次,每次飲用10克。
食療功效:活血調經,行氣通絡。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閉經、小腹冷痛。
203.黃瓜花茶
原料配方:陰幹黃瓜花10克,野菊花5克,靈芝孢子粉2克。
製作方法: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養血平肝。適用於筋脈失養,出現手指拘急抽搐者。
204.喇叭花豆腐湯
原料配方:喇叭花(牽牛花)20朵,豆腐300克,薑、鹽、味精、花生油各3克,砂仁、香油各5克。
製作方法:先將喇叭花去蒂洗淨,生薑洗淨切末。接著,將鍋洗淨燒熱,下花生油,待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薑末、砂仁生炒入味,去渣,加適量水、切片豆腐煮沸,然後加入喇叭花煮沸,再加入鹽、味精,淋上香油即成。
飲食方法:佐餐用,吃豆腐喝湯。
食療功效:解毒消腫,清熱利濕。適用於反胃、痔瘡便血、痢疾下血、痢疾、白帶。
205.忍冬花茶
原料配方:忍冬花15克,杏仁、紫蘇葉各10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止咳化痰,潤肺下氣。適用於感冒咳嗽。
206.番紅花飲
原料配方:番紅花1克,靈芝孢子粉2克,銀翹花3克。
製作方法:將番紅花等用水浸泡一夜後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散寒祛熱,撲息平氣。
禁忌:孕婦忌用。
207.番紅花酒
原料配方:番紅花1克,葡萄酒1杯。
製作方法:以花入酒,隔水蒸汁。
飲食方法:飲用。
食療功效:補血止血。適用於吐血。
禁忌:孕婦忌用。
208.番紅粥
原料配方:番紅花10克,桂圓肉50克,粳米200克,白砂糖15克。
製作方法:先將番紅花、粳米洗淨,接著將粳米、番紅花、桂圓肉入鍋,加適量水,然後用旺火煮沸,再改用中小火熬至米熟爛。最後調入白砂糖即成。
飲食方法:早、晚餐食用。
食療功效:活血調經,散淤化痰。適用f痛經、月經不調、淤血腹痛。
禁忌:孕婦忌用。
209.紫蘭肉湯
原料配方:紫蘭、木耳各30克,豬瘦肉150克,清湯、蔥花、薑絲、鹽、味精、胡椒粉、黃酒、白糖、香油、食用油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紫蘭去梗萼後洗淨,入水浸泡,木耳用溫水泡發後,去根蒂,洗淨切絲;豬肉洗淨,切絲。接著,將鍋燒熱,下食用油,待油燒熱後,下薑、蔥爆香,再下肉絲煸炒。然後,烹人黃酒,加入木耳、清湯、鹽、白糖、味精,煮沸。最後,加入紫蘭、胡椒粉、香油即成。
飲食方法:吃肉喝湯。
食療功效:清肺潤燥,止咳化痰,涼血止血。適用於肺熱燥咳、痔瘡出血。
210.紫荊花酒
原料配方:紫荊花30克,白酒300克。
製作方法:將花人酒,浸泡1周。
飲食方法:每口2次,每次10克。
食療功效:清熱涼血,祛風解毒。適用於風濕疼痛。
211.紫藤花飲
原料配方:紫藤花、白砂糖各適量。
製作方法:用水煎濃汁後,去渣,加適量白砂糖熬成藥膏。
飲食方法:每日2次,每次5克,以開水衝飲。
食療功效:明目烏發、解膩。
219.慈竹牛肉湯
原料配方:鮮慈竹花200克,黃牛肉500克,蔥段、薑片、鹽、白砂糖、味精、料酒、番茄醬、香油、熟豬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慈竹花洗淨,切碎,裝入紗布袋,紮緊口,入鍋加適量水煎熬汁液。接著,將牛肉洗淨後,切小塊,入沸水鍋內煮透撈出。然後,將鍋燒熱,下熟豬油。待油燒熱後,倒入牛肉,加蔥、薑煸炒至水汽幹時,加入黃酒、鹽、慈竹花汁以及適量的水,再用旺火煮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煨爛。最後,另取鍋燒,下少許油,入番茄醬炒透,再將牛肉連湯一起倒入鍋內,煮沸後,揀出蔥、薑,調入味精、白砂糖,收濃汁,淋入香油即成。
飲食方法:吃肉喝湯。
食療功效:補脾益胃,補氣益血,強筋健骨。適用於虛損贏瘦、消渴、氣血不足。
220.慈菇黃花粥
原料配方:慈菇花40克,蒲公英50克,粳米150克,白糖20克。
製作方法:先將慈菇花去梗、萼,洗淨,蒲公英洗淨,切碎,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粳米洗淨。接著,將鍋內加適量水,投入紗布袋,用旺火煮沸,再改用中火熬煮藥汁,撈出藥袋。然後,下粳米,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中火煮至米熟,加入慈菇花、白糖。最後,改用中小火熬成粥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早晚服用。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適用於尿路感染、疔瘡腫毒等症。
221.槐花冬瓜仁粥
原料配方:冬瓜仁20克,槐花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
製作方法:先將冬瓜仁、槐花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然後,與粳米一同煮粥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1劑,連服數次。
食療功效:清熱利濕涼血。適用於慢性盆腔炎。
222.槐花粥
原料配方:家槐花10克,粳米30克,紅糖30克。
製作方法:先將槐花烘幹研末,接著將粳米洗淨後入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後,再改用文火煮40分鍾,過濾留米湯。然後,撒人槐花末,調入紅糖即成。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涼血止血。適用於風熱便血症。
223.槐花雞冠茶
原料配方:家槐花20克,雞冠花30克,冰糖15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涼血止血。適用於痔瘡便血。
224.瑞香花茶
原料配方:瑞香花6克,桂皮9克,木瓜12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祛風止痛。適用於風濕痛。
225.蒲公英茶
原料配方:蒲公英20克,車前子10克,靈芝孢子粉3克。
製作方法:洗淨,切碎,煎湯。
飲食方法:代茶飲,每日1劑。連飲5天。
食療功效:解毒,清熱,利濕。適用於流行性感冒、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
226.蒲公英粥
原料配方:幹蒲公英45克,天麻5克,粳米100克。
製作方法:先將蒲公英、天麻洗淨,切碎,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然後,與粳米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熬成稀粥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3次,溫熱服用,5天為一療程。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適用於急性乳腺炎、扁桃體炎、尿路感染、急性結膜炎。
227.蒲公英鯉魚湯
原料配方:蒲公英50克,鯉魚800克,紅豆50克,陳皮、草果各6克,蔥花、薑絲、鹽、白砂糖、胡椒粉、雞湯、雞毛菜各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紅豆、陳皮、草果分別洗淨,塞入洗淨的鯉魚腹內。接著,將蒲公英洗淨,切碎,連花帶草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入鍋加適量水煎煮取濃汁。然後,將魚入盆,加入蔥花、薑絲、鹽、白砂糖、胡椒粉、蒲公英汁和雞湯各適量,上籠蒸至魚熟後出籠。最後,將雞毛菜洗淨,用沸水焯片刻後,投入魚湯內即成。
飲食方法:吃魚喝湯。
食療功效:利水消腫,理氣解毒。適用於消渴、黃疸肝炎、濕熱。
228.翡翠鯽魚粥
原料配方:燈心花30克,鯽魚500克,粳米80克。
製作方法:先將燈心花洗淨,取花瓣;鯽魚、粳米洗淨。接著,將鯽魚入鍋,加適量水煮沸,待魚熟後去除魚刺。然後,倒入粳米,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至米九成熟時,下入花瓣。煮成稀粥即可。
飲食方法:當主食用。
食療功效:健脾利濕,利尿通淋。適用於慢性腎炎。
229.蜀粉粥
原料配方:蜀葵粉200克,粳米350克,蜂蜜10克。
製作方法:先將蜀葵粉放人盆內,加適量水調成稀糊;粳米洗淨,入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後,再改用文火,煮至米熟。然後,調人蜀粉糊,再改用小火熬成粥即成。
飲食方法:早晚各1次。
食療功效:調中和胃,益肺寧心,降血脂。適用於動脈硬化。
230.蜀葵花茶
原料配方:蜀葵花15克,益母草30克,枸杞5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通腸潤燥。適用於兩便不通。
231.雙花粥
原料配方:金銀花30克,蒲公英60克,粳米100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以汁熬粥。
飲食方法:每日2次,連服5日。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散結。適用於各種炎症。
232.酸梅陳皮湯
原料配方:烏梅50克,山楂20克,陳皮10克,白砂糖50克,桂皮、丁香各少許。
製作方法:先將烏梅、山楂洗淨,拍破。接著,將烏梅、山楂、陳皮、桂皮、丁香一同裝入潔淨的紗布藥袋內,紮緊口。然後,在鍋內倒入適量的水,放入藥布袋旺火煮沸,離火靜置。最後,潷出湯汁,再加入白砂糖攪勻即成。
食療功效:生津止渴,除煩安心。適用於食欲不振、口幹舌燥。
禁忌:外感風寒者忌用。食用不宜太多。
233.橘花茶
原料配方:鮮橘花3克,紅茶末3克,山茶花一朵。
製作方法:將橘花焙幹,與紅茶末、山茶花混一起,沸水衝泡。
飲食方法:代茶飲,每日1劑。
食療功效:和胃理氣。適用於胃腸脹痛、嘔吐、食積不化、咳嗽多痰、噯氣。
234.麥冬茶
原料配方:麥冬、赤芍、鬱金香各15克,紅花10克。
製作方法:加水煎汁。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利水,破血通經。適用於血淤、閉經。
235.麥冬粥
原料配方:麥冬花30克,車前葉50克,粳米150克,蔥白段、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麥冬花洗淨,切碎;車前葉洗淨,切碎後一同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入鍋加適量水煮沸,煎熬20分鍾後,撈出藥袋留汁。接著,將粳米洗淨,入藥汁鍋內,再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中火熬煮至米熟,加入蔥段、鹽,再用小火熬成稀粥,調入味精即成。
食療功效:清熱利尿,祛濕化痰。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癰痛。
禁忌:無濕熱者及孕婦忌用,遺精、遺尿者不宜食用;忌食辛辣之物。
236.藕汁雞冠花飲
原料配方:鮮藕、白雞冠花、白砂糖各200克。
製作方法:先將雞冠花洗淨,加適量水煎煮20分鍾後取汁,如此3次後,將藥汁合並,用文火收成濃汁。接著,將藕汁倒入濃汁內,調勻,再煎煮至稠粘時,候溫。最後,加入適量白砂糖,至藥汁吸淨後晾幹,壓碎即成。
飲食方法:每日3次,每次20克,以開水衝飲,長期飲用效果最佳。
食療功效:清熱,散淤,止帶,消炎解毒。
禁忌:糖尿病者忌用。
237.淩霄花飲
原料配方:淩霄花2朵,綠豆芽30克,白菜根1個,白砂糖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淩霄花去梗、萼,洗淨切絲;綠豆芽洗淨;白菜根洗淨切片。接著,將綠豆芽、白菜根片入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中火煮15分鍾,去渣留汁。最後,撒入淩霄花,加入白砂糖調味即成。
飲食方法:代茶飲。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頭痛發熱、口幹、中暑。
238.靈芝茶飲
原料配方:烏龍茶3克,靈芝孢子粉2克,水500克。
製作方法:原料加水勾兌,加熱煮沸1分鍾。
飲食方法:如茶飲用,可連衝三道水。
食療功效:活血化淤止渴,對糖尿病患者有明顯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