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不要讓病痛影響生活,萬能的內科、外科小偏方(1)(3 / 3)

【偏方一】幹桑椹拌砂糖。

【食材】幹桑椹末300克,白砂糖500克。

【做法】先將白砂糖放入鍋中加少許水,用文火煎熬至拔絲,加入幹桑椹末,調勻。放置於平直的容器之上,待稍涼,糖漿結實後,將糖切成小塊,即可食用。

【功效】滋補肝腎。用於肝腎陰虛引起的便秘。

【偏方二】土豆甜泥。

【食材】土豆100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土豆清水煮熟後搗爛成土豆泥,再把土豆泥放入鍋中煎熬至黏稠,拌入適量蜂蜜,再煎熬至黏稠,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可用於氣虛引起的便秘。

【偏方三】蘇麻粥。

【食材】蘇子、麻仁各15克,糯米適量。

【做法】上述三種原料加水共煮粥。

【功效】理氣,通便。可用於氣滯引起的便秘。

【護士說】黃小姐是一品牌護膚品的銷售店長,年紀31歲。有一次我去買護膚品,見她臉上長的色斑蠻深,閑聊之時,我便試探性地問黃小姐關於色斑形成的問題,問她是不是月經不調,她使勁搖頭。又問她是不是子宮有問題或者有婦科病,她還是搖搖頭,然後說她其實什麼問題都沒有,就是長色斑,估計是曬多了。我就奇怪了,她一天到晚在商場裏,怎麼會曬多了?於是,我便說估計她是宿便導致的色斑暗沉。

她立馬激動了,說自己每天早晨都有排便的習慣,絕對不可能有宿便不清的問題。我說這要見了爺爺才知道,問她敢不敢打賭,她自然奉陪,還一心想著自己不可能有宿便。

爺爺一看黃小姐便知道我猜對了,黃小姐確實是宿便不清,導致濕毒內蘊,色斑浮現,黃小姐不肯相信,爺爺便認真地解釋了一遍。其實每天排便不代表就能將宿便清除,因為宿便多藏在腸道的凹槽處或者隱蔽處,越不清,以後就越難清。爺爺最後給了黃小姐三款食療,分別是幹桑椹拌砂糖的零食方、土豆甜泥的甜品方和蘇麻粥這一主食方。

一個多月後,我再去逛商場,發現黃小姐臉色白裏透紅,之前纏人的色斑大多都淡下去了。

【爺爺說】想要輕鬆清除宿便,除了配合食療之外,更重要的是健康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首先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早上或者晚上定時排便。要多吃蔬果以及紅薯、玉米等纖維素較多的食品,多進行打球、慢跑、跳繩等運動有助於保持大便通暢,同時要合理安排工作,避免工作壓力過大,過分緊張,要注意勞逸結合。

中醫認為,胃寒是指胃受寒邪侵襲,導致胃中陽氣虛損,陰寒偏盛的病理變化。多由於脾陽虛衰,飲食生冷,或者寒邪直中所致。胃寒的患者,多伴有胃脘疼痛,嘔吐清涎,口舌幹淡,喜食熱飲的症狀。

胃寒痛是生活中的常見疾病,下麵這條食療古方對於胃寒的治理,效果較好。

【偏方名】艾葉燉雞蛋。

【食材】艾葉30克,雞蛋2隻。

【做法】將艾葉切碎搗爛,雞蛋拌勻,把艾葉放進碗裏和蛋液一起攪拌均勻。然後熱鍋下油,將艾葉蛋液炒至半熟,發出香味之後,便加入適量清水,待之重新滾沸即可飲用。飲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渣水共服,多吃艾葉渣。

【護士說】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胃痛的煩擾,但是很多人總是自以為了解自己,無論什麼胃痛都買同一款胃藥,或者吃同一款湯藥。其實,胃痛的成因有很多,不可千篇一律的治療。

以前就有一位這樣自以為很懂的患者,因為胃痛,道聽途說地認為小洋芋能夠和胃,於是每天吃好些小洋芋,結果胃痛沒有停止,反而因為消化困難,加重了脾胃的負擔。最後實在沒辦法就來找爺爺幫忙。爺爺問他胃痛的症狀如何,他說自己有胃脘痛的跡象,平日裏總是覺得口幹口淡,要喝熱飲和甜飲。爺爺斷定他是胃寒,而不是胃酸過多,因此吃洋芋其實並不適合,應該吃補陽養胃之品,於是讓他趕緊回家多煮艾葉燉雞蛋來吃。

爺爺解釋說很多人都以為胃痛都是一樣的,不外乎是胃潰瘍、胃酸過多之類的,但是不同的胃病就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所以一定要切忌亂吃藥。

【爺爺說】艾葉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有抗菌、保護胃黏膜、利膽以及緩解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因而對於寒性便秘也有較好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治療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等疾病。

積食,是中醫上常見的生活病,也是一種腸胃病。指的是飯食過量,損傷了脾胃,導致消化不良,食物久久停滯在脾胃之中,引發腹脹腹痛,又難以排便的病症。積食,一方麵反映出飲食不規律對腸胃造成的傷害,另一方麵也反映了脾胃、腸道等消化器官的運作不暢。由於積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長期飲食不當,因此,養成正確規律的飲食習慣,同時配合科學合理的食療對積食有很大的作用,既能幫助人們預防積食,又能緩解和治療積食的痛楚。

【偏方一】蘿卜排骨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