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主動喝水的習慣
有人清晨起床後就抱著水缸,一天不停地飲水,不管是否口幹,是否口渴,這是一個好習慣。特別是中老年人更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即使口不渴時也要進行“必須的”喝水,這是因為中老年人對失水的口渴反應減低、顯得耐渴。當體內發出口渴“信號”的時候,已經處於比較嚴重的缺水狀態了。失水是早衰和夭壽的主要原因,人體在缺水時全身血容量會減少,心髒灌注壓下降,心肌缺血,容易造成心肌損害,此外,體內缺水時,汗液和尿液會相對減少,這樣就會影響體內代謝產物的排泄,造成有害物質在體內蓄積,使人體出現慢性中毒。因此,水的攝取既要適時,又要適量。尤其是在夏季,氣候常較悶熱,出汗較多,一定不要等到口幹舌燥時才喝水。
一般來講,少量多次喝水比較好,一次大量飲水會對人體產生許多危害,嚴重者會導致體內水和電解質平衡的紊亂,甚至出現水中毒。因此,平時一定要養成主動飲水的習慣,在清晨起床後、上午10點左右、下午3~4點、晚上就寢之前這四個“最佳飲水時間”要飲用1~2杯白開水,在出汗較多、運動或洗澡後也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此外多吃蔬菜和水果也是補充水分的好方法,既補充了水分,又提供了必要的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可謂一舉多得。
正常人每天平均耗水量為2000~2500毫升,體內物質氧化可生成300毫升水,故每日應補充水分2200毫升,包括飲食中的含水量。
早晨空腹飲一杯涼開水,可補充體內一夜消耗,還有益於清胃利腸。
勞動後應先喝水再吃飯,一次最多喝300毫升,至少間歇30分鍾再喝。不能等口渴時再喝水,因為口渴是體內輕微失水的表現。夏天每日補充3000毫升左右水分,才能滿足人體需要。老人對口渴不敏感,應主動少量多次飲水,每天以1500~2000毫升水分為宜。孕婦及哺乳的婦女,身體需要水分增加,每天補充水分量應在3000~3500毫升。
6、平衡飲食的習慣
平衡飲食指的是人們膳食中含有各種營養素的數量充足、比例合理、科學、合適,而且種類齊全。因此,以營養為導向,平衡飲食是人類最合理的膳食。它能為人體提供充足的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充足的無機鹽、維生素和適量的纖維素,既滿足人體的各種需要,又能預防多種疾病。
平衡飲食的特點:
(1)飲食中應有多樣化的食物,包括人體所需的各種各樣的食物。
(2)飲食中各種食物的比例要合適,不但要注意各種營養素齊全,而且要比例科學、合理、適當。
(3)在平衡飲食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合理的加工烹調、主副食的搭配、食譜多樣化,以保證良好的食欲和充足、合理的營養攝入量。
平衡飲食的組成:
為了方便策劃日常的平衡膳食,許多國家把食物分成幾大類,分類方法因條件不同而有區別。目前,我國根據自己的國情,將食物分成五大類,即平衡膳食應包括的五大類食物:①穀類(糧穀)及糧穀類製品;②豆類及豆類製品;③肉魚蛋奶類;④蔬菜類和水果;⑤油脂類食品。通常,平衡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是5:1.5:1,熱能比為碳水化合物占60%~70%,脂肪占20%~25%,蛋白質占10%~15%,滿足這些條件的飲食應包括以上五大類食物。
平衡飲食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