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有利健康的習慣(1)(1 / 3)

1、散步的習慣

散步的好處:散步對健康有諸多裨益,能從許多方麵改善健康狀況:①“人老先從腿上老”,鍛煉腿腳是培植和保持健康長壽的基礎。②散步使人心胸開闊,消除不良情緒和不良心理———憂鬱、煩躁、焦慮、多疑等。③散步可使人大腦恬靜、陰陽調和、氣血順暢、怡然自得。④散步會使人頭腦冷靜、思維敏捷,一些新思想、新觀點、新辦法油然而生。⑤散步能促進新陳代謝,降低血脂,控製血壓,增強心功能。⑥散步還有助於延緩和防止骨質疏鬆。

散步的科學:

(1)散步地點以選擇河邊湖旁、公園之中、林蔭道或鄉村小路為好,因為這些地方空氣中負離子含量較高,空氣清新。散步時衣服要寬鬆舒適,鞋要輕便,以軟底為好。散步時可配合擦雙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動作,以利於疏通氣血,生發陽氣。

(2)散步宜緩不宜急,全身放鬆,手臂自然擺動,手腳合拍,呼吸和諧,心怡神悅。時間的長短也要順其自然,應以勞而不倦、見微汗為度。散步速度一般分為緩步、快步、逍遙步三種。老年人每分鍾約走60~70步,可使人穩定情緒,消除疲勞,亦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中老年體質較好者每分鍾約走120步左右,可振奮精神,興奮大腦,使下肢矯健有力。散步時走一段,稍事休息,繼而再走,或快走一程,再緩步一段,這種走走停停、快慢相間的逍遙步,適合於病後恢複期的患者及體弱者。

(3)一天步行40~50分鍾(不包括準備動作和放鬆時間),每周3~4天,手臂盡量擺大,步伐長度要相當於身長的45%~50%。

2、午睡的習慣

午睡曾經是不講工作效率的一種表現,許多單位因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取消了員工的午睡時間。午飯後立即進入緊張的工作會導致頭暈、失眠甚至增加中風的危險。午睡不僅有助於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更有益於身體健康。

為什麼要午睡?

(1)午睡是人體生理的需要

人類的身體傾向兩段式睡眠:一次在晚上,中心體溫和清醒程度會同時下降;另一次出現在下午,但程度較輕微。

不管晚上睡眠是否充足,一天之中小睡片刻,是人類正常的生理需要。適當的午睡可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使體內激素分泌更趨平衡,使人體的新陳代謝趨緩,消耗能量減少,從而避免早衰。醫學專家在實驗中發現,每天午睡30分鍾,可使冠心病的發病率減少30%。厄瓜多爾北部山區為世界長壽地區之一,那裏的居民都有午睡的習慣。

(2)午睡可以消除疲勞

午睡能使大腦和身體各個係統都得到放鬆與休息,在幫助人放鬆心情、減輕壓力、消除疲勞方麵,比喝咖啡和可樂更有效。而這種放鬆對現代人越來越重要。

(3)午睡可提高工作效率

有資料表明,每天午睡45分鍾,工作效率將提高35%,作出正確決定的能力也會增加50%。

(4)午睡可以減少疾病

午睡與個人的體質、睡眠狀態、年齡和疾病等密切相關。凡是夜晚睡眠不足的人及體弱多病者都應午睡,除患有心腦血管病的老年人外,午睡對大多數人有益而無害。

該如何午睡?

(1)午睡前不宜吃得過飽,飯後半小時開始午睡。有條件的,午睡最好躺著,但多數上班族因條件有限,都伏案午睡,這樣會減少頭部供血,醒後會出現頭昏、眼花、乏力等一係列症狀,還會壓迫眼球,誘發眼疾。另外,伏案午睡會壓迫胸部,影響呼吸,也影響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雙臂、雙手發麻、疼痛等,所以最好別伏案午睡。

(2)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鍾最恰當,若是超過30分鍾,身體便會進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還不如延長到1~1.5小時,完成一整個睡眠的周期。午睡太久,剛起來的半小時會有輕微的頭痛、全身無力,這是“睡眠慣性”造成的。這時候別期望會馬上清醒,經過一個小時的緩衝就能恢複正常。不過,這種較長的午睡隻適用於補充前晚的睡眠不足,真正健康的午睡不應該超過30分鍾,否則就容易打亂生理時鍾,影響正常晚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