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風俗習慣與健康(2 / 3)

萬一不幸發生了煙花鞭炮所致的眼外傷,要及時請醫生診治,切勿自己亂塗些萬花油、紅花油之類的外用藥物。更不能拖到節後去看病,這樣不但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而且會造成眼睛感染化膿,將成為終身遺憾。

(2)燃放煙火引發火災:將煙花爆竹亂扔亂丟在易燃的物品附近,或就在易燃物附近放鞭炮,均能引發火災。

建議:定點放鞭,放鞭時避開幹燥物,放鞭後檢查有無殘留火星。

4、求醫信迷信,害人害己

有些人得了病,忌諱去找醫生,卻去求神拜佛;還有些人得了病,不去正規的醫療機構看病,卻相信巫婆、神漢或者江湖上的遊醫“郎中”。遊醫巫婆是怎樣治病的呢?

(1)心理暗示法:利用病人對迷信的信任,暗示某某方向有菩薩相助,多少天可以好。

心理因素在疾病的治療與康複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病人有癡信的心理狀態,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就會增強。巫醫裝神弄鬼,其實,是在有意無意地進行心理暗示,使病人相信自己得到了“治療”,心情會好一些,於是心理上有了依靠,無形之中增強了對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病好了,巫醫會把功勞記在他們的賬上,其實他們能治愈的疾病,正是可以自愈的一般疾病。

(2)煙灰摻西藥,有些假醫神婆用煙灰治病,實際上煙灰中先摻了西藥。如水腫病人用了雙氫克尿塞,可以利尿,自然消腫;用健脾藥後,飯量增加,病人自以為好了,實際是治標未治本,隻是一種假象。警惕用煙灰或祖傳秘方騙人的把戲。

5、南粵茶俗有八忌

飲早茶是廣東人獨特的喝茶習俗,清晨起床以後,在開始一天的工作、生意之前,名茶美點(早點),一盅兩件(茶水與點心),既解決了早餐,也是一種享受。

飲茶是廣東人生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容。飲早茶時,緊張的人們開始鬆弛下來,清閑地談著人生,談著故人,講著故事;飲早茶時,人們可以在淡淡的茶香中,使心情變得清清淡淡。在茶樓裏沏上一壺好茶,點上幾道美味點心,自斟自飲或與朋友海闊天空地聊聊,心情自然放鬆,自然減壓。

在廣東,沒有“泡”茶樓的本事,就沒有發財的機會。在生意場上,不進茶樓,是不會融入廣東的商業社會的。清閑、舒適的茶樓,變成了商業談判的地點,使得茶樓不再隻是人們閑談、打發時光的悠靜場所。舊時廣州的“妙奇香”茶樓有一幅對聯:為名忙,為利忙,忙裏偷閑,飲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這正是人在茶樓飲茶的心理寫照。

飲茶不僅在於樂趣、在於交際,還在於飲茶有抗癌、抗突變、抗高血壓,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生津、止渴、解熱、消暑,利尿和增強腎髒的排泄,除口臭、助消化、增進食欲,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抗衰老,延年益壽等功效:

初進茶樓,注意禁忌:

一忌飲燙茶。飲茶溫度不宜超過60℃,而以25℃~50℃宜。

二忌飲冷茶。飲用10℃以下的冷茶對人的口腔、咽喉、腸胃會產生副作用,提倡溫熱飲。

三忌飲濃茶。濃茶刺激性過於強烈,會使人體新陳代謝功能失調,甚至引起頭痛、惡心、失眠、煩躁等不良症狀。

四忌空腹飲茶。空腹飲茶易刺激和破壞胃壁黏膜,更易引起饑餓感,嚴重者可導致低血糖狀態,對身體不利。

五忌飯後立即飲濃茶。飯後飲茶有助於消食去膩,但因茶湯中的茶多酚可與鐵質、蛋白質等結合而影響營養吸收,一般宜半小時後飲用。

六忌飯前大量飲茶。飯前大量飲茶既衝淡唾液,又影響胃酸分泌。

七忌飲衝泡次數過多的茶。衝泡次數過多容易浸出一些有害的微量元素,不利於身體健康。

八忌飲衝泡時間過久的茶。茶湯中茶多酚、維生素、蛋白質等物質會因時間過長氧化變性,茶湯也會孳生微生物,使人致病。

6、勸酒鬥酒習俗害人不淺

飲酒成為是一種交際的道具,勸酒鬥酒是交際進入白熱化的最佳方式,已成為社會“公害”。君不見,“感情鐵,不怕胃出血;感情深,不怕打吊針”。結果是無情地損害了人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