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過度節儉習慣的方法:
(1)要懂得凡事應掌握一個度,一旦超過這個度,就有可能適得其反。
(2)要盡可能增強心理的適應能力,努力接受新觀念、新事物,適應社會發展進步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永遠保持樂觀向上、豁達大度的心境。
(3)要對生活充滿信心,不要過分瞻前顧後,克服多慮的不良心理,要相信生活越來越好,現在比以前好,將來也一定會比現在更好。隻要自身的心理調節得當,對未來不感到擔心,就能克服過度節儉、不敢消費的毛病,高高興興地享受生活的樂趣。
10、如何防治習慣性便秘?
現代人肩負太多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很多人生活欠規律,工作太忙,飲食不正常,甚至是沒有時間去廁所,往往容易發生習慣性便秘。
害處:
(1)過多的糞便被積存在腸內造成腹部下垂,腸內的有害菌加速繁殖。
(2)長期便秘會產生大量的毒素,這些毒素隨著血液一起在體內循環,可導致皮膚幹燥粗糙、暗淡無光,甚至長出小疙瘩、粉刺、皮膚屑等。
(3)便秘可導致病人出現食欲不振、血壓升高、全身酸痛、精神焦躁等症狀,可引發口臭、痔瘡、肛裂、肝病、腎病、高血壓等症,甚至使身體提前老化。
(4)便秘是腸癌的重要因素。
預防:
(1)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養成每天都在規定的時間去廁所排便的習慣這是防治習慣性便秘的重要一環。特別是飯後上廁所對預防便秘更為有效,因為胃裏的食物會刺激消化係統,引起腸道蠕動。
(2)每天攝取充足的水分。大便在體內積存時間過長,水分被腸壁大量吸收而變得僵硬起來,造成排便困難。每天多喝一些水,保持體內充足的水分供應,大便中的水分就不至於被腸壁過分吸收而變得僵硬,排便會很輕鬆。喝過含有酒精的飲料後,尤其要多喝一些水。
(3)注意膳食,均衡營養。避免偏食,飲食要營養均衡,盡量少食用一些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和含糖量高的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和低脂肪的肉類。雜穀類(大麥、稞麥等)、根類菜(馬鈴薯、地瓜等)、蘑菇類、海藻類等食物也要常吃一些,這些食物中所含的食物纖維也可以起到預防便秘的作用。
(4)中晚餐前食用活力素等藥品。可為腸道內的雙歧杆菌、乳酸菌等提供有益的生長條件,抑製腸道內有害細菌的繁殖,維持了腸道內微生態的平衡,防止食物殘渣在腸道內發酵堆積;它還能促進腸道蠕動,及時排出廢物;它還能減少機體對多餘脂肪、膽固醇、糖分的吸收,是維持身體內血脂、血糖平衡所必需的營養素。營養專家指出:成年人每日補充20克可溶性膳食纖維,對預防和治療便秘十分重要。對於已有便秘者,每日食用兩包活力素,連續食用一周便秘就會好轉,食用一個月,就能減輕長期便秘的痛苦。
11、警惕腸道腫瘤,養成便後檢查的習慣
便後查看大便形狀、顏色的習慣一般不為人所重視。對於中老年人,養成大便後觀察自己大便形狀的習慣,對及早發現腸道腫瘤有很大益處。
大便後究竟看什麼呢?一看外形,正常大便呈現棕黃色,圓條形,泥樣軟便,表麵光滑。如果大便變形,變扁、變細或者表麵有條狀凹陷,就要引起重視,及時請醫生診治。二看是否便血,發現大便表麵帶血,在醫生尚未明確診斷之前,千萬不可自以為是痔瘡或肛裂所致。痔瘡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的人身上,而腸癌的患者是中年人或老年人。痔瘡患者的大便有血,這是因為排便時擦傷患處,血液多數是隨著大便排出後滴下來的,因此與糞便相混合,沒有黏液存在。而腸癌患者的大便則常伴有血液、黏液和膿液。三關注自己的大便次數,如果增多,要考慮腸炎、腸腫瘤的可能,應及時就診。四關注大便的難易,如果有裏急後重感,用藥後腹瀉不能減輕,要特別留意,馬上去醫院檢查。
附:醫生最常用的兩種檢查方法
(1)指肛檢查法:
用手指伸入肛門內檢查是鑒別痔瘡與直腸癌的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因為大部分的痔瘡和直腸癌都是發生在手指可以觸及的部位,如果將手指從肛門伸入內部後,感到內部有一些凸起的小粒則為痔瘡。如果感到腸內有菜花狀硬塊或邊緣隆起中央凹陷的潰瘍,並發現腸腔狹窄得僅能容納一個手指,指套上沾有血液,膿液和黏液者,則極可能患上直腸癌。(此項檢查也可以在家自行操作)
(2)纖維結腸鏡檢查:
纖維結腸鏡檢,也就是常說的內窺鏡檢查。引進光導纖維和微電子等高新技術後使消化內鏡的窺視滯用、分辨能力和強度有了顯著提高。它在消化腔中幾乎達到“無孔不入,無腔不進”的境界。因而在消化道腫瘤的診斷上意義巨大,幾乎不可能有漏診。鏡檢過程還可取活檢,送病理科檢查,進一步明確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