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
(1)要加強運動鍛煉:運動消耗能量,增加骨骼肌對脂肪的攝取量,活化β氧化途徑,減少體脂,從而使體重超重者可在較低體重和體脂水平上建立新的能量平衡。減肥的運動量:減肥運動應采取中、小強度,包括大肌肉群,動作規則、重複,每周至少進行3~5次,最好每天一次,每次持續60分鍾以上(開始時注意循序漸進),能量消耗達到300千卡以上,可采取走路、慢跑、遊泳、打球、爬山、騎車、跳舞、上下台階和一些室內運動等多種方式。
(2)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做到不偏食、不挑食,適度限製飲食量,注意葷素搭配,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特別是綠葉菜。
(3)減慢進食速度,增加咀嚼次數能有效地減少攝食量。因為咀嚼能使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勻而使其體積增大,增加了飽腹感。咀嚼運動本身也使飽腹感增加。每口食物應咀嚼30次,一餐需20~30分鍾,能有效限製進食量。
3、兒童飲食五大不良習慣
一項對1258個幼兒家庭做的“學前兒童家庭飲食與營養保健現狀研究”調查顯示,愛吃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甜食、薯條和不吃早餐等五大不良習慣,直接影響兒童心理和生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各種兒童疾病的發生。
不良習慣之一:貪吃油炸食品,每次超標
不少孩子喜歡吃炸豬排、炸雞腿和炸土豆條等油炸食品,因為這些食品又香又脆,確實好吃。油炸類食品如果吃得太多,會影響正常胃口,減少主食,甚至厭食。
原因:
(1)油炸食品不容易消化,多吃容易得胃病。孩子的胃腸道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高溫食品進入胃內後會損傷胃黏膜而導致胃炎。油脂在高溫下會產生一種叫“丙烯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很難消化。多吃油炸食物的孩子會感到胸口發悶發脹,甚至惡心、嘔吐或消化不良,個別孩子吃了油炸食物後還會連續幾頓吃不下飯。
(2)食物油炸之前,外表常常要裹上一層麵粉漿。在高溫下,麵粉中的維生素B1全被破壞掉了。危害:長期吃油炸食品會發生維生素B1缺乏症;而油在高溫下反複使用則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不少家庭習慣把炸過食品的油存放起來,反複使用,這種做法對身體更是有害。
(3)按照規定,一天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熱能應占全天熱能總量的25%~30%。經常吃油炸食品的孩子,每天由脂肪提供的熱能明顯超過上述指標,因此很容易出現肥胖。對於一些有哮喘的孩子,經常吃辛辣類的油炸食品有可能加重病情。
建議:油炸食品不宜多吃,偶爾吃一兩次,不可喧賓奪主成為主食。
不良習慣之二:膨化食品每天愛不釋手
薯片、雪餅、蝦條這些食品大多以麵粉、小米和土豆等食物為原料,經過油炸、加熱或添加膨鬆劑加工而成。香、脆、酥、甜是膨化食品的特色,加上包裝新穎,有的還在其中加有玩具、小畫冊來吸引兒童。口味鮮美的膨化食品頗受兒童歡迎。
危害:①導致一些孩子不願好好吃正餐,不願吃蔬菜、水果,甚至把這類食品當做主食,一些家長對此聽之任之。②導致營養失衡:膨化食品具有四高的特點:高糖分、高脂肪、高熱量和比較高的味精含量,常吃會破壞營養均衡。膨化食品容易造成飽脹感,影響正常進餐,會妨礙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③導致慢性中毒:在傳統爐灶上烹製的爆米花中,用的是鉛筒,還會有微量的對身體有毒害作用的鉛進入人體。
建議:
(1)教育孩子盡量少吃膨化食品。
(2)盡量不要讓孩子在空腹的時候將膨化食品當做填肚子的東西來吃,尤其是街頭爆炒的玉米花。空腹時,爆米花中含有的鉛特別容易被人體吸收。
(3)孩子吃的東西盡量要全麵一些,不要讓他養成吃零食的習慣。
不良習慣之三:甜食、甜飲料已成嗜好
暢飲甜飲料、吃甜食幾乎是每個孩子的嗜好。孩子普遍喜愛吃甜味的小點心、冷飲、果汁和各種各樣的甜零食。
危害:①甜食是高糖食物,進入人體會使血糖逐漸升高,如果運動少或不運動,儲存在體內變成發胖的主要原因。多糖還會誘發糖尿病、肥胖病。②長期吃甜食還可能給兒童帶來精神方麵的隱患,使孩子情緒激動,好哭好鬧,愛發脾氣,多動好動,容易煩躁。
建議:對於甜食,不是說兒童絕對不能吃,而是應給予一個合理的比例。孩子的食譜中,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包括糖類點心和零食)的比例應維持在1:3:6的水平。餐後吃甜點是最好的方式,餐前吃飽了會影響正餐食欲。
不良習慣之四:不吃早餐匆忙上學
原因是:①上班時間過緊,家裏來不及做或購買。②孩子沒有食欲吃早飯,主要是因為晚上的零食、晚飯以及飯後的其他食物吃得過多或夜間睡眠太晚,晨起後尚處在朦朧狀態中,無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