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如何養生保健最好呢?根據中醫的氣血流注節律,我們可以在正確的時間加以施治。
按摩療法
1.上消:主要表現為咽中發熱,口渴過甚,喜歡多飲水,津液失調。此時宜清肺生津。可在寅時(3.5時)按摩肺俞、廉泉、合穀三穴。
2.中消:主要表現為吃得多但也餓得快,身體反而瘦了,經常自汗多虛。此時宜清胃熱而調中,降胃火。可以辰時(5—7時)按摩曲池、內關、脾俞三穴。
3.下消:主要表現為小便過多,尿中有沉澱,漸至麵目黧黑,小便混濁。此時宜補腎陰、禁煙酒、以清淡為主、多吃蔬果。可在酉時(17~19時)尋穴,按摩腎俞、複溜、太溪、三陰交等穴位。
用藥時間
糖尿病的藥物治療分注射藥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物,2型糖尿病病人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02型糖尿病病人占糖尿病病人的90%以上,因此合理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對糖尿病病人甚為重要。那降血糖藥什麼時間用藥最好呢?淩晨4時(寅時)是人體對胰島素最為敏感的時段,此時即使給予低劑量,也可達到滿惠效果。上午8時(辰時)再口服降糖寧,此藥作用強而持久;午後4時(申時)再服,可使藥效與體內血糖濃度變化的規律相適應,收到顯著的治療效果,使藥物副作用降到最低程度。
調節心理
朋友前幾天跟我說了一件事,她父親今年56歲,患糖尿病有十多年了,由於注意合理用藥、嚴格控製飲食和堅持適宜的運動,病情也很平穩,雖然久病多年,卻沒有發生並發症。可最近單位裏評職稱,他沒有被評上,而比他晚參加工作的同事卻評上了。為此,他與領導大吵了一架,回家氣得一夜未合眼。第二天早晨剛起床就突然暈倒了,急送醫院搶救,醫生說是糖尿病合並酮症酸中毒。難道生氣也會讓糖尿病發作嗎?
當然,我跟她說糖尿病與情緒也有很大的關係,你父親出現糖尿病合並酮中毒的誘因就在於“鬧情緒”。我們人體的血糖水平不僅受胰島素的調節,而且也會受情緒影響。人在極度憤怒、恐懼、悲痛等負麵情緒影響下,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高,會使肝髒中的糖原釋放進入血液,以滿足大腦等重要髒器的能量需要。本來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不足,一旦血糖升高,胰島素則不能及時分泌來控製血糖,致使血糖居高不下。這時,病人就會出現“三多一少”的症狀。如果病人經常“鬧情緒”,會導致血糖長期或反複居高不下,甚至形成惡性循環,引起一些並發症的提前到來。
因此,糖尿病人在堅持藥物、飲食、運動三大療法的同時,還要注意心理調整,必須注意心理保健,講究心理衛生,少生閑氣,心胸豁達,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才會有利於提高療效,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