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鮑魚(1)(1 / 3)

【釋名】現稱幹魚。用鹽醃壓成的,稱為醃魚;未加鹽者,稱淡魚;石首魚曬幹即稱為白鯗(xiang)。

【性味】味辛、臭,性平,無毒。

【功效主治】用以治療骨折、扭傷、瘀血不散、女子陰道流血。煮湯可治療女子貧血並利腸。同麻仁、蔥、豉一起煎煮,可以通乳汁。

【功效主治】煮汁,治眼閉;燒成灰,可治瘡腫及瘟疫。

【附方】治療產後貧血:魚膠燒存性,用酒和童便調和,每次服用三至五錢。

【養生食譜】

焗鮮鮑

【原料】鮮鮑魚,老母雞。

【製作】把鮮鮑魚去內髒洗淨,放入加有薑蔥酒的沸水鍋中略焯水,漂洗幹淨,放入墊有竹篾的煲中;把老母雞、豬赤肉下鍋炒香,加紹酒略炒,加入上湯、紅豉油、精鹽,煮沸後倒入煲中,大火燒開後改用中小火燉2個小時,中間用牙簽在鮑魚身上刺小孔,使入味,然後取出鮑魚,斜刀切厚片裝盤,原汁勾薄糊淋上。

【功效與特點】傳統焗鮮鮑和潮菜傳統“紅炆鮑魚”不同之處,在於後者主料是水發幹鮑魚或罐頭鮑魚,用肉料炆入味之後,再切厚片紅炆。“傳統焗鮮鮑”為潮菜筵席高檔菜,由於使用鮮鮑魚為主料,故肉質軟嫩,味極鮮濃。

一品鮑魚

【原料】鮑魚(罐裝)50克,水發香菇25克,鴿蛋5個,蛋鬆16克,雲腿末5克,鹽1克,味精1克,胡椒粉01克,糖05克,料酒2毫升,植物油40克,雞油10克,蔥10克,薑6克,澱粉05克,玉米粉1克,雞湯200克。

【製作】(1)鮑魚切成薄片。鴿蛋煮熟去殼粘上玉米粉入熱油炸成金黃色,一分為二備用。

(2)鍋上火入油,煸蔥段、薑片出味後加雞湯,下入香菇調味,小火煨數分鍾,裝盤圍邊。

(3)鴿蛋加雞湯調味蒸透,取出圍盤。

(4)鍋上火入油,煸蔥段、薑片,入雞湯調味,開鍋後去除浮沫,放入水澱粉勾二流芡,加入鮑魚燒透,盛入圍好香菇、鴿蛋的盤中,在鮑魚和香菇間鑲上蛋鬆。

(5)鍋內汁放入雞油澆到菜麵上,再撒上火腿末即成。

【功效與特點】汁白,蛋黃,菇黑,鮑魚紅,口味鹹鮮,口感嫩滑滋潤。

翡翠鮑魚

【原料】罐裝鮑魚12隻(大小一致),嫩絲瓜2根,蝦蓉100克,熟火腿5片,香菇l片,精鹽5克,紹酒10克,味精2克,雞清湯500克,水澱粉適量,熟雞油5克,熟豬油200克(約耗30克)。

【製作】(1)將鮑魚置碗內,加雞清湯100克,上籠蒸10分鍾,晾涼。取碗1隻,先在碗底墊上l片水發香菇,再放上5片火腿,接著將鮑魚交替排列成花形。在碗內加雞清湯100克、精鹽2克、紹酒5克上籠蒸約30分鍾。

(2)將絲瓜去皮,切成馬蹄狀段,在中間挖去一點絲瓜肉。鍋上火放熟豬油,至四成熱時,將絲瓜入鍋劃油,撈起瀝油,釀上蝦茸,並用紅櫻桃小片點綴。隨後上籠蒸5分鍾至熟。

(3)將蒸好的鮑魚碗取出,鹵汁倒入鍋內。燒沸後勾薄芡,淋入熟雞油,澆在翻扣在盤中的鮑魚上,鍋內再放雞湯及精鹽、味精,勾薄芡,淋熟豬油,澆在圍在鮑魚一周的絲瓜上即成。

扒原殼鮑魚

【原料】帶殼鮮鮑魚12個,火腿25克,冬菇12朵,菜心25克,魚泥100克,水發銀耳1朵,上湯1杯,雞蛋清1隻,花椒10粒,蔥段、薑片、生粉、胡椒麵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