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馬刀豆(1 / 1)

【釋名】大弋豆、挾劍豆、刀巴豆、刀豆、刀培豆、刀鞘豆、關刀豆、大刀豆。

【采集加工】一年生纏繞草質藤本,莖無毛。3出複葉,葉柄長8~12厘米;小葉片闊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全緣。總狀花序腋生,花疏,有短梗;花萼,卵形;花冠淡紅色或淡紫色,蝶形,龍骨瓣彎曲;雄蕊10枚,連合為單體;子房具短柄。莢果大而扁,被伏生短細毛,邊緣有隆脊,先端彎曲成鉤狀,內含種子10~14粒。種子粉紅色或紅色,種臍約占全長的3/4,扁平而光滑。花期6~7月。果期8~10月。秋季種子成熟時,采收果實,曬幹剝取種子。或先剝取種子然後曬幹。長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均有栽培。

【性味】性溫,味甘。

【功效主治】溫中下氣,益腎補元。治虛寒呃逆,嘔吐,腹脹,腎虛腰痛,痰喘。

【附方】

(1)小兒疝氣疼痛:馬刀豆150克曬幹,研粉末,溫開水衝服4.5克/次,3次/日。

(2)氣滯呃逆,胸悶不舒:馬刀豆取老而綻開者,切,炒,研粉,沸水衝服6~9克/次。

(3)百日咳:(1)馬刀豆子10粒(打碎)、甘草3克、冰糖適量,將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取汁頻服。(2)老年痰多喘咳,馬刀豆子5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10分鍾,去渣加冰糖(或蜂蜜)適量。1劑/日,分3次飲。

(4)經閉,脅腹痛脹:馬刀豆殼焙研末。黃酒送服3克/次(稍加麝香尤妙)。

(5)腎虛腰膝酸軟,疼痛活動不利:(1)豬腎1具切成兩半,夾入馬刀豆20粒,兩半腎合攏,外用荷葉包裹,置炭灰中煨熟豬腎,取出馬刀豆,豬腎切開。食時稍加作料,味更鮮美。(2)馬刀豆殼燒存性,研末,好酒調服,外用皂角燒煙熏之。(3)大馬刀豆子1對,吳茱萸、補骨脂各3克,小茴香、青鹽各6克,打成粉,蒸豬腎吃。

(6)虛寒嘔吐,呃逆:(1)馬刀豆殼燒存性,研末。沸水衝服6~10克/次。(2)老馬刀豆30克、生薑3片加水300毫升煮10分鍾,去渣取湯汁,調紅糖。服2~3次/日。

(7)腰痛:馬刀豆子7粒燒存性,研末,拌糯米飯。1劑/日,分2次吃。

(8)鼻炎,鼻竇炎(鼻淵):老馬刀豆(帶殼)以小火焙幹,研細末。黃酒調服9~18克/次。

【養生食譜】

補腎止尿湯

【原料】鮮豬腎2個,馬刀豆2枚。

【製作】鮮豬腎洗淨去膜,每個腎塞入1枚馬刀豆,加水適量,微火燉熟,放少許鹽。早晚空腹連湯各服腎1個。輕者服2~4天,重者服4~8天。

【功效與特點】主治尿頻、遺尿、腎虛。

祛脂消脹湯

【原料】鮮番茄150克,嫩馬刀豆100克,清湯2000毫升。

【製作】鮮番茄用沸水燙一下,剝去皮,切成0.7厘米見方的塊。馬刀豆摘去筋絲,切成0.7厘米長的段,下沸水鍋中,焯熟,撈出,瀝淨水分後,同鮮番茄塊一起裝入湯盆,上桌時加上煮沸的清湯即成。佐餐食用,每日1~2次,每次150~200毫升。

【功效與特點】開胃除膩,祛脂減肥。適用於女子肥胖、腳膝無力、不消化等。

益胃補腎炒

【原料】馬刀豆、香菇各適量。

【製作】將馬刀豆洗淨,切成段。香菇用溫水浸泡,洗淨,切成絲。將以上兩物放入燒熱的素油鍋內,翻炒至熟,加適量清水、細鹽、味精即可。佐餐,可常食。

【功效與特點】溫中補腎,補氣益胃。適用於脾腎陽虛型肺源性心髒病。

補腎益氣燉土豆

【原料】大蒜兩頭,馬刀豆5千克,老幹媽豆豉1匙,老抽3匙,生抽1匙。

【製作】土豆切條,水浸約半小時,或水衝去澱粉。馬刀豆折條。油鍋熱八成爆香蒜泥,下土豆條炒至半透明後下馬刀豆略炒,加水小半碗上蓋,大火煮5分鍾(若喜爛點的可加3分鍾)。改小火開蓋加老幹媽豆豉,加老、生抽。翻炒2分鍾起鍋。

【功效與特點】口味鮮美,補腎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