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小兒睡眠篇(2)(2 / 3)

夜驚,約見於3%的兒童,男孩多於女孩,以5~7歲時多見。青春期以後少見。夜驚多發生在入睡後半小時之內,最遲不超過2小時,當時正處於非快速眼動睡眠的第Ⅳ期,約2/3的患兒發生於第一次非快速眼動睡眠時,也即入睡後的15~30分鍾左右。有些習慣或疾病能誘發夜驚,父母可針對孩子自行分析尋找原因,解除原因:

(1)不正確的睡眠姿勢

有的小孩蒙被睡覺,吸入二氧化碳過多,氧氣過少;有的小孩俯臥睡,甚至趴著睡,或者兩手壓著前胸,影響睡眠。

(2)白天或臨睡前過度興奮

白天休息少,在戶外奔跑,受到恐嚇、責罵;或者睡前看了過分緊張、激動的錄象、電視而引起大腦興奮。

(3)癲癇

有極少數癲癇發作在睡眠時,除全身肌肉抽搐外,個別有胡言亂語、哭叫等表現。

家長對兒童夜驚發作不要過於緊張,但要注意防止夜驚伴夜遊症,以防出現意外。夜驚發作後,應尋找原因,並祛除病因,一般不用藥物治療,如反複發作,次數較多者,可在醫生指導下用鎮靜劑。

在預防上,培養兒童的勇敢精神,避免聽緊張恐怖的故事和看緊張恐怖的影視。誘因解除或隨年齡增長之後,就能自愈。

12、小兒不能睡涼席

小兒抵抗力較差,用涼席不當易引起感冒、腹痛或腹瀉,不應讓孩子直接睡涼席。

小兒在玩耍蹬腿時涼席可能損傷孩子的皮膚,俗稱“紮刺”。有的涼席質量不好,有蝸蟲、寄生蟲蟲卵等,直接和孩子接觸可以使孩子皮膚過敏或出皮疹,或患皮膚病,嚴重者可患哮喘等病,應在涼席上鋪毛巾被或床單等物。

生病的孩子更不應該睡涼席。如果天氣十分炎熱,孩子超過半歲以上的,可睡在草秸製的質地鬆軟、吸水性好、席麵較光潔爽滑的涼席上,孩子用之前一定要將席子徹底洗幹淨,放在太陽下曬幹再用,孩子尿床後要及時刷洗幹淨晾幹。

13、關注兒童臥具

兒童的臥具包括床、被子、褥子、被單、枕頭等。隨著孩子長大,父母應更換臥具,而有一些父母則不太關注兒童的臥具。

首先要選床,嬰兒的床鋪不宜有汗性;其次是被子,對於嬰兒的臥具要注意其特殊性,因為嬰兒處在寢床的時間長,出汗機能旺盛,水分喪失量比成人多。由於吐乳、大小便汙染寢床的機會多,月齡較小的嬰兒自身活動能力弱,一般不會自己翻身,嬰兒的臥具衛生尤顯重要。寢床必須保持適當的溫度和幹燥狀態。每個嬰兒需要鋪蓋多少被褥量,要根據室溫和嬰兒的月齡大小來決定,不能強求一律。方法是觀察嬰兒的情緒:寢床如果舒適,小兒情緒就好,不哭不鬧,安眠入睡;當嬰兒在寢床內哭鬧不安時,父母或保育人員應檢查一下寢床內蓋墊是否適當;當嬰兒的背上發現有汗斑時,要考慮是否因寢床內溫度過高所致。選的被子不要太重,太重會影響其睡眠,還會因失誤造成嬰兒窒息死亡。褥子也不要太厚,因為嬰兒水分喪失量多,褥子應經常晾曬,保持幹燥。嬰兒可不必使用枕頭,用毛巾折成兩折或四折放於頭下代替枕頭。

14、為什麼要讓孩子獨睡?

(1)培養獨立性

獨睡有利於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防止寶寶長大後對父母過度依賴。寶寶一個人睡覺時間久了,會逐漸把他自己當成一個獨立的、和爸媽分開的個體。而他一個人待著的時候,也可以在沒有父母協助的情況下,做很多事情,比如:自己跟自己玩耍,和自己說說話之類的。這樣,當他長大以後,感到孤獨寂寞時,小時候個人獨處的這些經曆會幫助他更快地適應周圍的環境。

(2)有利於促進家庭關係

寶寶獨睡有利於夫妻間的感情交流。在有了寶寶以後,家庭的重心就都轉移到了寶寶身上,平時的生活起居、談論的話題好多都是和寶寶有關的,夫妻間的相互關心比起以前少了許多。到了晚上,還要哄著寶寶入睡,遇到難纏的小孩,要哄好長時間,等寶寶困了的時候,自己也困倦不已。天天如此,勢必會影響夫妻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