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敷足療法:取朱砂3~5克,加漿糊適量調勻,置於傷濕止痛膏上,貼敷於腳心湧泉穴上,包紮固定,每晚1次。
(6)足浴療法:磁石30克,菊花、黃芩、夜交藤各15克。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熱浸洗雙足15~30分鍾,每晚1次。
(7)耳穴貼豆法:主穴為心、腎、神門、皮質下、枕。心脾兩虛配脾、交感;心腎不交配交感、內分泌;肝膽火盛配肝、脾、胃、止痛點。75%酒精常規消毒以後,用膠布將王不留行子貼於所選的一側耳穴上,每隔3天換貼另一側,並每天按壓穴位4次,每次5分鍾,6次為1療程,連續2 -3個療程。上述幾法,任選2~3種,連續3~5天,即可收到明顯療效。
(8)運動療法:飯後黃昏可選擇一些運動,如:散步、太極拳或球類。
7、藥物治療失眠的誤區
治療失眠方法很多,但是大部分人缺乏科學的態度,都急於求成,盲目服藥,往往陷入治療失眠的誤區。
(1)常服安定片:安定片是通過阻斷大腦中樞神經係統,強製中樞處於麻醉、昏迷狀態,強行產生睡眠意識。由於沒有進入深度睡眠,局部大腦皮層處於半興奮狀態,醒後頭暈腦脹。長期服用後會使人體自身的調節能力衰退,嚴重者還會導致癡呆、精神分裂。
(2)自選中藥:中醫講神藏於血,失眠是氣血兩虛,安神必先補血。但不是所有失眠患者都要靠補血才能治療失眠。服用中藥往往時間慢長,市場上銷售的中藥大多以補血安神為主。長期服藥,效果很慢,性急者不能自選,否則會加深煩躁,令失眠加重。
(3)相信保健品:失眠是病,必須進行治療。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混同於藥品,它隻起輔助保健作用,沒有治療作用,不可信賴。
(4)盲目求醫:部分失眠者不能針對自己的病況選擇藥物,而是相信所謂的“偏方”,相信喝酒有助於睡眠,相信畫符可以安神,相信長期服用“豬腦”可以安定。
正確地對付失眠要以科學的態度直視病情,選擇一種既安全,又無依賴,能夠徹底根治失眠的全新治療型藥物,再配合運動、飲食、行為綜合治療才是正確的方法。
8、失眠會誘發哪些疾病?
人體長期睡眠不足或處於緊張狀態,會使神經-內分泌的應激調控係統被激活,並逐漸衰竭而發生調節紊亂。病理解剖發現,長期睡眠不良者的血管硬化明顯,口徑變窄,嚴重影響供血而使一些器官的功能發生障礙,機體的各類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白細胞數量減少,免疫功能明顯降低,誘發各種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1)長期失眠誘發精神錯亂。
(2)引發抑鬱症。
(3)引發血壓升高。
(4)引發糖尿病。如果每晚隻睡4小時,胰島素的分泌量會減少,如此持續一周就足以使健康人出現糖尿病前驅症狀。睡眠時間不足還可導致胰島素抵抗,從而造成肥胖。
(5)經常徹夜不眠會大大增加發生胃腸道潰瘍的可能性:由於在睡眠過程中,某種具有幫助調節胃腸道功能的蛋白質最為活躍。
(6)誘發心髒病:如果一周內隻有2夜平均睡眠不足5小時的人,患心髒病的風險會比正常人高2~3倍。
所以,提倡健康睡眠,注意睡眠衛生非常重要,其內容包括不在床上消磨時間,不強迫自己睡覺,避免睡前進行較大的體育活動、喝咖啡或濃茶,在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睡前不吃太多食物,不長時間午睡等。
9、失眠者如何麵對失眠一?
自己理智地尋找原因:
是不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
心理因素常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不僅心理障礙的人常常伴有失眠,即使是正常人,在情緒困擾、心理有壓力時也會引起失眠。抑鬱、焦慮、對健康過度關心是慢性失眠者的共同心理特點。大約90%的抑鬱症患者有失眠症狀,70%的失眠者的真正原因可能是抑鬱。失眠者往往對入睡時間估計過長,對睡眠時間又估計過短。這些人本身對失眠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常常是“越怕失眠越失”。不良的自我暗示往往是導致失眠直至失眠經久不愈的重要原因。
(1)是不是環境因素引起的失眠
睡眠環境的突然改變(如出差),聲音嘈雜,燈光太亮,室溫過熱過冷,濕度太大,床鋪不舒服,房間太擁擠等都會影響睡眠。另外,睡前飲茶、喝咖啡也會影響睡眠。
(2)是不是疾病與藥物因素引起的失眠
疼痛、呼吸困難、哮喘、頻繁咳嗽、心悸、腓腸肌痙攣等都能影響睡眠。服用中樞興奮藥物或長期服用鎮靜安眠藥後突然停藥也會出現失眠。
10、失眠者如何麵對失眠二?
自我認真地調整:
(1)睡前保持心情平靜
隻有精神放鬆、心情平靜,才能很快入睡。睡前不要做劇烈的體育運動,不跳舞,不看刺激的影視節目和書刊,不牽掛工作和學習,不想白天發生的不愉快事情,盡力排除心理幹擾。上床以後,切莫躺在床上重溫當天的失誤,也不要計劃第二天的活動。這樣做,隻會使人變得更加焦慮或興奮,不利於睡眠。
(2)解除精神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