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有些家庭為了保持床墊清潔,把買回來的新床墊按原樣包裝放在床上,特意保留原來的塑料薄膜。這是錯誤的做法,人體一夜大約要通過汗腺等排出1升左右的水分,如果睡在包了塑料薄膜的床墊上,潮氣就無法散發,而是附著在褥子和床單上,罩在人體周圍,使人不舒服,會增加翻身的次數,影響睡眠質量。
(6)新床墊在使用的第一年,每2~3個月應調換一下正反麵和擺放方向,使床墊的彈簧受力平均,之後約每半年翻轉一次即可。否則,床墊容易出現凹陷,不僅影響睡眠,還會影響骨骼健康。床墊必須定期更換。一般來說,8~10年的床墊彈簧已進入衰退期,再好的床墊,15年也該“退休”了,這時候彈簧因長期使用,已無法為身體提供良好的支撐,使人越睡越累,全身不適,應趁早更換。
5、枕頭的選擇
(1)選擇高度:"高枕無憂"的成語給了大家一個誤導,認為枕頭越高越好。其實,枕頭不能太高。太高,不論用什麼姿勢睡,都使頸部縱軸與軀幹縱軸產生一個角度,影響睡眠,還易發生落枕。多高的枕頭最合適呢?一般8~15厘米為宜,即稍低於從肩膀到同側頸部的距離。《老老恒言·枕》裏指出:“高下尺寸,令側臥恰與肩平,即仰臥亦覺安舒。”這裏所說枕頭的高度,是側臥時頭與軀幹保持水平為宜,即仰臥時枕高一拳,側臥時枕高一拳半,具體尺寸還要因人而定。一般說來,頭部保持稍高的位置還是有好處的,高一點可防止頭部充血,胸部也因抬高,使呼吸順暢,下半身血液回流也減慢,從而減輕了心髒負擔,有利於睡眠。
枕頭過低會使頭部充血,易造成眼瞼和顏麵浮腫,甚至頭脹痛。
(2)選擇硬度:硬度以適中為宜。《老老恒言·枕》說:“凡枕堅實不用。”過硬的枕頭,與頭的接觸麵積減少,壓強增大,頭皮不舒服;枕頭太軟,難以保持一定的高度,頸肌易疲勞,影響呼吸通暢,不利於睡眠,頭陷其間,使半邊頭皮均勻受力,影響血循環,產生頭皮麻痹。選擇稍柔軟些,又不失有一定硬度的枕頭,才能既減少枕頭與頭皮之間的壓強,又保持不均勻的壓力,使血液循環可從壓力較小的地方通過,並且保持一定的高度。
(3)選擇長度:古人主張枕頭稍長為宜,如《老老恒言·枕》說:“老年獨寢,亦需長枕,則反側不滯於一處。”枕頭稍長可使人睡覺時自由翻轉,而保持睡眠姿勢舒展。
(4)選擇彈性:枕頭彈性過強,則頭部不斷受到外加的彈力作用,產生肌肉的疲勞和損傷。彈性過大的枕頭,一般總是中央高。四邊低,頭枕在其上不穩,翻身易滑落,如“彈簧枕”、“氣枕”等。
(5)選擇枕芯:枕的內容物是枕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關係到睡眠,又關係到腦的健康。中國古代對枕芯的充填是很講究的,有稻草、蒲絨、木棉,或有芳香味的藥物如:香草、野菊花,或將泡過的茶葉曬幹後做枕芯,這類藥物做枕芯,清香撲鼻,有助於舒適入眠。蕎麥皮軟硬適中,彈性適度,冬暖夏涼,是比較合適的枕芯。木棉枕和泡沫膠枕不易散熱,冬天很暖和,但在夏季,高血壓肝火旺或發熱病人就不適宜用這兩種枕頭。夏天如果用散熱較好的綠豆做枕芯,非但可以散熱,同時還能治頭痛,且有明目作用。如果注入冷水或暖水製成“冷暖枕”,分別用於發熱或怕冷者,均有一定作用。
6、藥枕的作用
所謂藥枕,即指枕芯是經過處理的藥物,一般是中草藥,具有芳香或滲透性,對人體有保健作用。
藥枕在我國曆史悠久,有廣泛的社會影響。為防治某些慢性病,可用特製藥枕,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明目枕”的記載,說:“苦蕎皮、黑豆皮、綠豆皮、決明子、菊花同作枕,至老明目。”《延年秘錄》方裏也記載了“菊花枕”,《遵生八箋》記載了“磁石枕”等,用其清腦明目、安神定誌。民間早就有“睡眠伴藥枕、聞香能治病”的說法。藥枕的保健作用在於枕內的中藥不斷揮發,中藥微粒子借頭溫和頭皮上毛孔吸收作用透入體內,通過經絡疏通氣血,調整陰陽;另一途徑為通過鼻腔吸入,經過肺的氣血交換進入體內,此所謂“聞香治病”的道理。藥枕一般適用於慢性疾病恢複期以及部分外感疾病急性期,不適於創傷、急症、傳染病等。如高血壓患者可用綠豆、晚蠶沙充枕芯,有清熱、明目、治頭痛的功效,夏天散熱性能也較好,其他如菊花、決明子、油甘子葉做枕芯對高血壓患者也頗適宜。
長期的生活實踐已證明,藥枕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7、被子、褥子及床單
(1)被子為蓋身保暖物品,比褥子散熱量大。蓋上較薄的被子對身體無壓迫。在睡眠時,肩頸部分為空氣的通路,在特別寒冷的環境中睡覺時,應注意肩頸部分的覆蓋。被子有棉絮、毛毯等,一般要求稍大、柔軟,不宜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