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科學睡眠篇(1)(1 / 3)

1、睡眠的環境

睡眠的環境是指睡眠的地方及各種條件。環境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那些睡眠不足而極其渴望睡眠的人來說,環境是無所謂的,可以不擇場合,倒地即睡。對於失眠者,睡眠環境欠佳則有可能影響睡眠。由喧嚷的地方換為清幽的環境,或有人從清靜的地方轉到熱鬧之處,甚至隻是換了一下床位,都會因改變了環境而失眠。至於強光、噪音、震動等各種刺激,更是幹擾睡眠的因素,而幽靜、清潔、舒適的環境,有助於睡眠。怎樣為自己營造一個美好的睡眠環境呢?

(1)減少噪音

外界的噪音超過40分貝時,睡眠就會受到影響,噪音還可以引起許多疾病,如高血壓、心動過速、神經衰弱,主要是產生睡眠障礙。怕吵的人睡覺時應關上門窗。設置窗簾,能阻擋和吸收噪音還能控製日照、風力和調節光線。室內最好選用木質家具,木材纖維具有多孔特性,能吸收噪音。家具安放不宜過少或過多,過少聲音可在室內共鳴回旋,產生很大的回響;過多顯得擁擠不便,東碰西撞,增加響聲。

(2)開窗通風

室內的汙濁空氣過濃影響入睡,開窗可以使室外的新鮮空氣注入室內,創造良好的空氣環境。新鮮空氣可以提供充分的氧氣,改善新陳代謝機能,加強神經係統的作用。睡眠中的大腦需要大量氧氣以進行它的生理活動,新鮮空氣能充分補充它的需要。但在冬天,可開氣窗或側窗,蓋好被褥,注意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到身上。

(3)調節室溫

過冷、過熱或潮濕,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妨礙大腦皮層抑製的擴散,影響睡眠。臥室溫度以保持18℃~20℃為宜,無條件者差幾度也無妨。

(4)減少室內光照

古人雲:“就寢即滅燈,目不外眩,則神守其舍。”《雲笈七簽》載:“夜寢燃燈,令人心神不安。”說明了寢臥時應以熄燈靜睡為宜。明燈高燭影響睡眠,光線太強,易使人興奮,影響入睡。燈光會擾亂生物體內的自然平衡。人如果長期生活在燈光下,身體內控製新陳代謝的“生物鍾”就會被擾亂,使人體產生一種“光壓力”,使人體生物、化學係統發生改變,使本來循環有序的體溫升降和化學成分的變化,以及心跳、脈搏、血壓等變得不協調,除影響睡眠外還可導致疾病發生。

2、健康臥室的營造

一個家的主要地方是臥室,營造一個健康的臥室要注意幾點:

(1)臥室功能要單一

要想睡好覺,首先要給自己營造一個健康的臥室,把與睡覺無關的物品統統放到臥室外麵,筆記本電腦、手機、電視等都不宜放在臥室。

臥室裏放電視機會養成臨睡前看電視的習慣。看電視容易使精神興奮,難以入眠。電視最好放在客廳,應該讓人進入臥室就有準備睡眠的狀態。

(2)臥室不是越大越好

臥室不宜太大,麵積一般在15~20平方米左右就足夠了。太大的臥室從心理學來說,會使人產生不安感而影響睡眠。有人一味認為越大越好,或把兩間屋子打通用做臥室,其實這是一種認識誤區。

臥室空間也不宜顯得太小,設計裝修不要過於複雜。現在的房屋層高比較低,不宜裝吊頂。躺在床上,天花板離人太近,會產生壓抑感。

(3)臥具要簡潔實用

臥具應盡可能簡潔實用,擺放的位置應有整體感,切忌繁雜。

床頭櫃上不要擺放太多物品,以使視覺舒適。大衣櫥是臥室裏最高大的家具,其背麵和側麵應有兩麵靠牆。如果要放成一麵靠牆,其兩側不要孤立無物或者隻是放些低矮的家具,在高度上應有過渡,以免顯得過分突兀高大,給人壓迫感。

如果居住麵積足夠大,可以設置專門的穿衣間,過小則不宜放大型衣櫃。可以設梳妝台。

(4)臥室裏植物不要太多

綠色植物能夠淨化空氣,增加含氧量,能舒緩緊張情緒。許多人把綠色搬進臥室,從而營造一個清新、安寧的睡眠環境。然而,綠色植物隻有在白天光線充足時才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當夜晚光照不足時,植物就吸入氧氣,放出二氧化碳。臥室裏綠色植物越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就越多,加上睡覺時關閉門窗,室內空氣不流通,室內積聚大量二氧化碳排不出去,會使人長時間處於缺氧的環境,造成持續性疲勞,難以進入深度睡眠,大腦皮層興奮—抑製功能不能正常轉換,長此以往會降低工作效率。

國內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證實,有52種植物具有促癌作用,其中有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鐵海棠、鳳仙花、鳶尾、銀邊翠、紅背桂、灑金榕和麒麟冠等美麗的花卉和觀賞植物,這些花草不能在臥室裏擺放。

(5)床的擺放要適宜

床頭在窗下,在睡眠時會產生不踏實的感覺。窗子處空氣對流強烈,在窗下睡覺,稍有不慎就會受風感冒。如果遇到刮大風,或是雷雨天氣,有可能遭受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