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白領綜合症”
臨床調查表明,長期坐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容易罹患多種職業病,西方學者將這類職業病統稱為“白領綜合症”。也有一些國家稱做“工作有關的疾病”。
醫學專家指出“白領綜合症”極易引發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如由於工作壓力和節奏過大,易引發精神障礙和心血管疾病。長時間地坐著或站著工作,容易引起肌肉筋骨酸痛。電腦工作者或超長時間地麵對視屏工作,易產生視疲勞,導致視覺緊張和精神高度緊張,引發心理障礙,長期下去,還極易引起腰肌勞損、骨質增生、關節炎、頸椎病等疾病。
醫學專家建議,一定要堅持勞逸結合,例如每兩三個小時便離開工作台稍作休息,多在辦公區域內走動,多和同事交流,放鬆自己;可以將辦公室內的通風口都打開,便於空氣流通,使大腦保持清醒;稍微改變一下辦公桌前物品的擺設,給自己一些新鮮感;如果空間允許,還可以做一些室內的健身動作。
(一)職業性過勞綜合症
易患人群:以會計師、律師為多,主要集中在文員和中層管理人員身上。
症狀:腰、背、肩、頸酸痛。
患病原因: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坐姿,肌肉沒有機會伸縮。因此不論坐得歪斜或筆直,長久下來都會腰酸背痛。許多人都習慣於長期坐在計算機前麵工作或者娛樂。醫學專家告誡說,過度使用計算機會給人們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
處方:讓你和辦公室動起來。專家表示,其實隻要稍微改變一下生活方式,還有辦公室的陳設,就能紓解這些疼痛。
多做運動是克服職業病最有效的辦法,運動量不需要太大,散散步、舉舉啞鈴以及輕微的有氧運動即可,重要的是你得動起來,並且持之以恒。
至於辦公室的陳設,將工作間設計成能使人經常改變體位的狀態,員工就可避免長期采用一種姿勢工作。
當然,你也可以自己調節一下椅子和鍵盤的高度。正確的高度應是:當你坐在椅子上敲擊鍵盤時,肘部和鍵盤的連線應與地麵平行;過高或過低都會給身體帶來額外的負擔。
最後,每隔一小時左右,最好站起來休息一下,望望窗外,呼吸新鮮空氣,都有助於減輕肌肉的疲勞。
(二)場所抑鬱症
易患人群:孕婦,為人之妻、人之母、人之下屬的多職女性。
症狀:身體的某個部位疼痛,或是疲勞、睡不著、吃不下、體重下降等。進一步發展,會導致患者沒有心情進行日常活動,無法集中精神做事。嚴重的話,還會導致患者脾氣暴躁、坐立不安,甚至還可能產生自殺的念頭。
患病原因:科技進步所形成的資訊飽和、全球化的速度、機能失調的辦公室政治、工作過量和工作不穩定都是導致抑鬱的主要因素。
危害程度:是繼心髒病之後,第二種最能夠使員工失去工作能力的疾病。如果不采取行動,精神、神經和行為失調增加的速度之快足以在2020年之前超越公路意外、艾滋病和暴力,成為早夭和失去工作能力而無法工作的主要因素。在純商業方麵,抑鬱症比工廠倒閉或罷工令公司的損失更大。
處方:盡早接受治療,關鍵要能清楚地確認並承認自己患有抑鬱症。如果知道自己患上輕微的抑鬱症,也可通過各種放鬆的活動、運動,或是參與公開講座,學習自己控製生活中的壓力。
十七、低頭綜合症
多發生於長期伏案工作、爬格子的群體,如作家、文秘、編輯、教師等。患者表現為出汗,頸、肩、上臂酸痛(脹),或有間歇性上肢麻木感。
對策:去醫院拍張頸椎片,了解有無頸椎病。每工作半小時至1小時,應抬抬頭、轉轉頭,站立起來伸伸脖子,作作擴胸運動。
枕頭應稍低些,使後頸部肌肉充分鬆弛。
睡覺時在後頸部最突出處(第7頸椎部位)放一熱水袋,可收到良效,但注意不要被燙傷。
十八、肌肉饑餓症
這裏所說的饑餓是指肌肉組織新陳代謝能力下降,特別是糖的有氧代謝減弱,以致肌肉纖維軟弱,血管壁彈性差。它與年齡較大有動脈硬化、肌肉血液供應差有關。
對策:最好的預防與治療措施是運動。如能每天堅持速度為100~120步/分的走步1小時,早晚各做一次體操或進行其他肢體運動,可防止肌肉缺氧。
每日補充1~3粒(0.1~0.3克)維生素E,10~30毫克維生素B1,將有助恢複。
爬樓梯不失為一劑良藥,可控製運動量,但要注意心髒情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