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寶貝全家人(6)(3 / 3)

長期生長在人體毛囊和皮脂腺內的蟎蟲,可能損害皮膚,把柔軟光潔的麵部,弄得滿麵丘疹,顏色深紅,容顏不雅。此外,蟎又是酒糟鼻的元凶。

尤其是蟎蟲和它們繁殖時排泄的顆粒——衍生物P1,作為人體的異體蛋白,經呼吸道進入肺泡,能使48%~80%的過敏性體質者發生過敏反應,使哮喘、枯草熱、濕疹因而加重。小孩之所以比大人更易得此病,是因為他們常常在地毯上玩耍。

防止地毯病產生的辦法是:在使用殺蟎劑的同時,對地毯需進行濕性擦拭;地毯應每三個月晾曬一次,室內每天通風換氣,保持室內幹燥;吸塵十分必要,但要選用濾塵嘴精細的產品。

此外,為了防止蟎蟲對人體,尤其是顏麵部的傷害,可每月用幾次滅蟎方。

組成:百部、苦參、蛇床子、土槿皮、黃柏、烏梅、野菊花、土茯苓各15克。

用法:加水1000毫升,每日1劑,煎水撒冷濕敷,早晚各1次,每次15~20分鍾。

十二、空調病

產生空調病的主要原因是:

(1)過冷的刺激,使人體皮膚溫度出現差別,即四肢的溫度低於軀幹的溫度,手足降溫,人體調節溫度的係統對此無能為力。

(2)在空調超淨房間裏,負離子幾乎等於零。空氣負離子是帶負電荷的空氣分子,可使人精神振奮,提高人體機能,被人們稱之為空氣“維生素”,若缺乏負離子可使人感到空氣“不新鮮”,感到胸悶、心慌、頭暈、無力,工作效率和健康狀況明顯下降。據測定,普通居室內每平方厘米負離子數為50個,而使用空調裝置後可減少至10個以下。

(3)從溫度較高的室外或其他房屋進入有空調設備的室內,溫差較大且溫度驟變,人體的植物神經係統難以適應,就會出現空調病的症狀。表現為易怒、緊張、失眠等。此外,由於空調房間通常是封閉的,雖然空調係統能將空氣中大部分灰塵和細菌過濾掉,但空氣中殘留的細菌仍然會造成汙染。人們長時間生活在單調不變的空調環境中,人體的生物節律受到破壞,也會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一般地說,易患空調病的主要是老人、兒童和婦女。老人、兒童是由於身體抵抗力低下,而婦女是由於衣著單薄,又袒胸露臂。

空調病的主要症狀因各人的適應能力不同而有差異。一般表現為畏冷不適、疲乏無力、四肢肌肉關節酸痛、頭痛、腰痛,嚴重的還可引起雙眼歪斜,原因是耳部局部組織血管神經機能發生紊亂,使位於莖乳孔部的小動脈痙攣,引起麵部神經原發性缺血,繼之靜脈充血、水腫,水腫又壓迫麵神經,患側口角歪斜。

由此看來,必須重視對空調病的防治,主要措施有:

(1)使用空調必須注意通風,每天應定時打開窗戶,關閉空調,增氣換氣,使室內保持一定的新鮮空氣,且最好每兩周清掃空調機一次。

(2)從空調環境中外出,應當先在有陰涼的地方活動片刻,在身體適應後再到太陽光下活動;若長期在空調室內者,應該到戶外活動,多喝開水,加速體內新陳代謝。

(3)空調室溫和室外自然溫度不宜過大,以不超過5度為宜,夜間睡眠最好不要用空調,入睡時關閉空調更為安全。睡前在戶外活動,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預防空調病。

(4)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不要讓通風口的冷風直接吹在身上,大汗淋漓時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風,這樣降溫太快,很容易發病。

(5)嚴禁在空調室內抽煙。

(6)應經常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這是由於經常出入空調環境,冷熱突變,皮膚附著的細菌容易在汗腺或皮脂腺內阻塞,引起感染化膿,故應常常洗澡,以保持皮膚清潔。

(7)使用消毒劑殺滅與防止微生物的生長。

(8)增置除濕劑,防止細菌滋生。

(9)不要在靜止的車內開放空調,以防汽車發動機排出的一氧化碳回流車內而發生意外,即一氧化碳中毒。

(10)工作場所注意衣著,應達到空調環境中的保暖要求。

空調病的預防主要是上述十條,若出現感冒發熱、肺炎、口眼歪斜時,就要及時請醫生診斷治療。

此外,中醫養生學認為預防空調病的產生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由於使用空調一般均在夏季,根據“春夏養陽”的道理,夏日平素人們要注意對自己陽氣的充實,如不要常吃冷飲,以免損傷肝胃陽氣;又如夏日過性生活,要有節,因為“房勞傷腎”,而腎為一身陽氣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