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物若越過聲門進入氣管,初期症狀與喉室內異物相似,多以嗆咳為主。氣管內的異物多可活動,隨呼吸氣流在氣管中上下移動衝擊聲門,激起陣發性咳嗽和呼吸困難,發出“噗拉、噗拉”的聲響。將手放在頸部氣管的位置,會感到有一種撞擊。若異物隨呼氣氣流上衝卡在聲門下麵,無法衝出也不能下降,患者立刻會出現口唇、麵色青紫,呼吸困難等窒息缺氧症狀。此時,救助者要火速將患者平放,托起下巴,用力作口對口人工呼吸,以將其堵在聲門的異物吹入氣管,使氣流通暢,緩解缺氧狀況;或者扶住患者使其坐直,然後用力拍打背部,借助震動使異物滑入氣管,暫時緩解窒息,為搶救創造時機。
當上述方法無效,眼看患者即將喪生時,可立即采取環甲膜穿刺術,即用粗針頭或小刀的刀尖在頸部正前方喉結下的凹陷處,穿入氣管或挑破環甲膜,插入小塑料管或兩端開口的筆管,重新開放氣道,然後再將病人送往就近的醫院搶救。嚴重窒息的患者神誌已喪失,所以進行環甲膜穿刺術不會感到疼痛,並且環甲膜處無重要血管神經通過,隻要操作中毫不猶豫,細心謹慎,就可達到既不損傷頸部的血管,還能解除患者窒息的目的。
有些較小的異物嗆入氣管後,患者一陣嗆咳後,並沒有咳出任何異物,卻很快平靜下來。說明異物已進入支氣管內,支氣管異物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的呼吸障礙。但絕不可麻痹大意、心存僥幸,認為異物遲早總會咳出,因為異物一旦進入支氣管,被咳出的機會是極少的。異物在肺內存留時間過長,不僅不易取出,還可引起氣管發炎、肺萎縮、肺膿腫等嚴重疾病。所以,凡是明知有異物嗆入氣管,在沒有窒息的情況下,即使沒有任何呼吸障礙表現,也應盡早去醫院接受檢查處理。
(十四)老人噎食的緊急處理
食物團塊完全堵塞聲門或氣管引起的窒息,俗稱“噎食”,是老年人猝死的常見原因之一。
噎食的發生往往具有以下特征:1進食時突然不能說話,並出現窒息的痛苦表情;2患者通常用手按住頸部或胸前,並用手指口腔;3如為部分氣道阻塞,可出現劇烈的咳嗽,咳嗽間歇有哮鳴音。
一位美國學者發明了一種簡便易行、人人都能掌握的急救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意識尚清醒的病人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後,雙臂環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關節突出點頂住病人腹部正中線臍上部位,另一隻手的手掌壓在拳頭上,連續快速向內、向上推壓衝擊6~10次(注意不要傷其肋骨)。昏迷倒地的病人采用仰臥位,搶救者騎跨在病人髖部,按上法推壓衝擊臍上部位。這樣衝擊上腹部,等於突然增大了腹內壓力,可以抬高膈肌,使氣道瞬間壓力迅速加大,肺內空氣被迫排出,使阻塞氣管的食物(或其他異物)上移並被驅出。這一急救法又被稱為“餘氣衝擊法”。如果無效,隔幾秒鍾後,可重複操作一次,造成人為的咳嗽,將堵塞的食物團塊衝出氣道。
海氏法還可以用來自救。如果發生食物阻塞氣管時,旁邊無人,或即使有人,病人往往已不能說話呼救,病人必須迅速利用兩三分鍾左右神誌尚清醒的時間自救。此時可自己取立位姿勢,下巴抬起,使氣管變直,然後使腹部上端(俗稱心窩部)靠在一張椅子的背部頂端或桌子的邊緣,或陽台欄杆轉角,突然對胸腔上方猛力施加壓力,也會取得同樣的效果,衝出氣管食物。
(十五)哮喘發作急救
1讓病人麵朝椅背坐下,俯身置雙臂於椅背上以便呼吸。打開鄰近的門或窗,讓新鮮空氣入室。解開領口,寬鬆頸、胸、腹部的緊身衣服,以利呼吸。勸走圍觀者。2給病人安裝好他自己的或向別人借來同型號的霧化吸入器,按說明書使用之。病人擔心和害怕將使病情惡化,因此,你應該幫助病人消除心理顧慮,使其保持平靜,這對病人大有裨益。
(十六)窒息的急救方法
當您身邊的人咽喉內有異物並且因此不能咳嗽、呼吸、說話和哭泣,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或告訴周圍的人打電話。接著開始進行緊急救助。
(1)不要試圖取出患者咽喉內的異物,因為這樣做可能使異物更深地嵌入氣道。
(2)腹部加壓衝擊治療,持續對腹部進行加壓衝擊,直至異物吐出或患者神誌喪失。注意:如果患者為孕婦或非常肥胖,您應雙手抱緊患者的胸部中段,而不要握住肋骨或胸骨下緣。腹部衝擊治療:雙臂環抱患者腰部。一手握拳並放在腹部正中臍肋之間,另一隻手握住它,並快速反複地向上衝擊。
(3)如果患者意識喪失,請將患者處於水平臥位。
(4)清理口腔。注意:切記不要試圖取出嵌入咽喉的物品。清理口腔:壓住患者舌頭向下牽拉下頜,用食指伸入口腔以清理口腔內異物。
(5)開放患者呼吸道,輕輕後仰患者頭部並向下牽下頜。
(6)看聽並感覺呼吸是否存在。一定要把耳朵貼近患者的口部,單純胸部活動並不意味著有呼吸。如果患者有呼吸,應首先處理意識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