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養生篇(27)(3 / 3)

(1)忘記你的年齡,抱著樂觀的態度熱愛生活。

(2)跟你所愛的或你所喜歡的人多相處,別認為自己是廢物。

(3)盡量笑,無論微笑或大笑都對身體有益。

(4)夜間睡眠不好時,可白天小睡一兩次。

(5)不向任何壓力低頭,盡可能克服困難,接受挑戰。

(6)如果覺得生活太枯燥,應找一個目標或者培養新的愛好。生活目的明確的人,是不會感到衰老的。

(7)想盡辦法做健身運動,把過多的脂肪除去。

(8)有小病就立即看醫生,不要讓它變成威脅。

(9)多找機會休息,不要過於疲勞,也不要背上精神包袱。

(10)無論貧富,都應多參加群體活動,切勿孤獨生活。

7.為什麼生理、心理之“泄”都是養生

(1)生理之“泄”打噴嚏、流眼淚、淌鼻涕、吐痰、出汗、呼氣、大小便等均是宣泄方法。體內毒素、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皆可由此泄出。因此,平時應多飲水,常食粗糧與含纖維食物,定時排便,保持小便通暢,不讓廢物滯留體內。亦應適時沐浴理發,勤換衣服被褥,不讓汙垢長附肌膚。病時流涕、咳痰、嘔吐、腹瀉、發熱發汗,當因勢利導,切勿盲目用藥強行扼製。夏日不可久用空調,使汗液封閉在體內;冬日不可久居暖室,使濁氣難以排出。

(2)心理之“泄”說話、呼叫、吟唱等均是宣泄方法。悲觀失望、惱怒煩悶、驚恐憂慮等不良心緒,皆可由此泄出。因此,遭挫折深感失落時,可向至愛親朋敞開心扉,在傾訴中泄出低沉之鬱;受委屈怒氣升騰時,可到郊外田野高聲喊叫,在長嘯中發泄不平之氣;遇難題心煩意亂時,可找良師益友探尋原因,在交談中尋覓化解之方;逢煩憂自覺壓抑時,可選歌擇詩自唱自吟,在詠誦中舒緩心情。

(3)生理心理交融之“泄”歡笑、痛哭、性生活等均是宣泄方法。愉悅喜慶、淒涼傷感、溫馨愛意等悲喜情感,皆可由此泄出。因此,快樂時開懷大笑,心理上抒情暢意,於興高采烈中長精神,生理上肢動體爽,促進新陳代謝,強壯體質;傷心時放聲大哭,心理上排悲泄痛,在哀去傷消中舒緩心情,生理上聲淚俱下,於釋悲排毒中祛除疾病;性生活和諧,心理上互泄情感,能濃化愛情而使生活更加甜蜜。生理上正常宣泄,可增強內分泌係統功能,提高免疫力,而使身體更加健康。

8.為什麼享受寧靜會使人遠離疾病

動與靜構成生活。“要會享受寧靜。”這是當代心理學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之一。

都市生活越來越紛繁喧囂,節奏日趨緊張,體力活動日益減少……這一切使我們經常處於緊張的精神狀態當中,並使多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潰瘍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的發病率也逐漸上升。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情緒和健康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不良情緒如焦慮、緊張、不安和憤怒等,都易導致血壓升高、膽固醇上升,即使咀嚼食物也分泌不出唾液等一係列生理變化。如反複出現這種情況,就可能成為患病因素。

健康樂觀、開朗、心情舒暢的人,可使內髒功能健康運轉,增強對外來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因此,有張有弛,緊張的生活間以寧靜,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

9.為什麼深沉放鬆有益健康

所謂深沉放鬆法,並非指一般的身心輕鬆法如散步、養花等活動,而是指能使人進入一種特定狀態的方法。美國哈佛醫學院行為醫療部主任本森說,隻是靜靜地坐著或看電視,不足以產生精神改變;隻有采用深沉放鬆法,才能摒除日常繁雜思想和減少交感神經係統的活動。這些方法,舊的有打坐、瑜伽,新的有生物反饋和漸進性肌肉放鬆法、冥想法等。

為何放鬆身體能起到自我醫療的作用?據研究,人們處於精神壓力狀態下時,身體會分泌出一種激素,動員肌肉和器官應付壓力帶來的威脅。這種動員包括一係列反應,如促使四肢血液流回器官、增加血壓等,還能解除肌肉緊張,減慢心率、呼吸頻率,血脂含量也會發生變化,從而有益於免疫係統功能的調節。其功效取決於該法是否能持之以恒。

10.為什麼每天20分鍾冥想對身體很有好處

美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要想永葆青春及健康長壽,簡單易行的一種方法是每天拿出20分鍾時間,在冥想中暫時脫離社會生活的競逐。

找一塊寧靜愜意的地方,坐在地上或椅子上,直腰,雙手雙肩放鬆,雙眼閉上,然後大腦進入冥想狀態——即什麼也不去想,主要是讓大腦進入完全休息狀態。這種冥想健身目前在美國可謂大行其道,冥想者常能以較平和、善容忍、較輕鬆的態度對待社會生活的各種壓力。

人體內有一種激素叫去氫表雄酮(DHEA),20出頭的青年人,之所以活力充沛,是因為體內的DHEA水平較高。DHEA水平高的男人,心髒病發作死亡的機會很小;DHEA水平高的女人,乳腺癌發生率較低。

研究人員把冥想者與未參與冥想活動的健康人士進行比較,發現冥想者體內的DHEA較高,與較其年輕5~10歲的非冥想者相當。荷蘭最近有項研究亦發現,冥想者患病率比其他人低50%左右。中老年人適宜冥想。

11.為什麼善做好事有益健康,隨波逐流不利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