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養生篇(27)(2 / 3)

(5)常吃豆可長壽(要健康喝豆漿,要長壽吃大豆)。

(6)生命在運動中蓬蓬勃勃,老年人多走路,腿健衰老慢。

(7)少食多走好心情,保持正常好體形,不過瘦更不能過胖。

(8)讀書增加智慧,音樂舒暢身心。

(9)跟煙永遠說再見,和酒輕輕握握手,紅酒喝少量,身體益健康。

(10)夫妻一生愛與性完美和諧。

(11)擺脫孤獨寂寞,培養自己的愛好和興趣。

(12)社會是個大課堂,獲得知識和力量,老年人更要多參與,融入集體葆青春。

(13)多學習,勤用腦,防衰老。

(14)多喝茶如同交益友,減肥防癌抗衰老。

(15)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心境平靜如水,用笑容麵對人生。

3.怎麼防止退休後出現的早衰現象

衰老是人體發展過程中一個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人的衰老主要表現為生理衰老和心理衰老兩個基本方麵。生理衰老如視力減退、聽覺遲鈍、味覺減退、記憶衰退、失眠早醒、鬢發斑白、皺紋叢生、懶得動彈,等等。心理衰老如思維能力、記憶力、想象力、感知力、語言表達力衰退,意誌力降低,興趣愛好減少,性格變得有些古怪異常,等等。生理衰老與心理衰老並不是同步的,有的人年紀雖大,心理仍很年輕;反之,有的人年紀雖不大,但心理卻老化了。

退休,在一個人的人生道路中無疑是一個重要事件。本來,它是一種極為正常的現象,但不少人思想上卻沒有足夠的精神準備,結果一旦退休,頓感精神空虛無聊,無所事事,於是煩惱惆悵,心情抑鬱,加速了衰老的到來。

那麼,怎樣防止早衰呢?

(1)要不服老許多有早衰表現的老年人,論年紀其實都不算大,之所以給人以早衰的感覺,主要是他們都自認自己老了,不中用了,於是他就真的變老了,變得越來越老朽了。因此,要防止衰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強不息,自不服老,要對生活充滿積極樂觀的態度,這樣才有助於推遲衰老。

(2)給大腦輸送新信息人的衰老首先是從大腦開始的。一個人退休以後,整天閉門不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耳目閉塞,知識逐漸枯竭,頭腦反應越來越遲鈍,這就必然引起早衰。因此,要樂於學習,不斷給大腦輸送新信息、新知識。

(3)投身新的工作不少老年人對退休生活一時難以適應,主要是退休使他們產生一種孤獨感、無用感和失意感。為擺脫這種狀況,許多老年人退休後又受聘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工作使老年人感到人生的價值,工作也使老年人享受到人生的樂趣。因此,如果說空閑和無聊是衰老的催化劑,那麼,工作對老年人來說就是生命常綠的強化劑。

4.怎麼用傳統心理療法助養生

清代醫家石成金的《卻病歌》唱道:“人或生來氣血弱,不會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樂,心一樂,病都卻。心病還將心藥醫,心不快活空服藥。且來唱我快活歌,便是長生不老藥。”

清代閻敬銘的《不氣歌》更有意思:“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請來大夫將病醫,他說氣病治非易。氣之為害大可懼,唯恐因氣將命廢。我今品嚐個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佛家有一著名禪話,說來意味深長:“寒山問拾得:世上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隻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北京潭拓寺的彌勒笑佛龕兩邊有一副意義雋永的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如果你有什麼不順心之事,不妨用中國傳統的心理療法試一試,用劑醫方,唱首歌訣,說個禪話,吟句楹聯,或許就能使你的心情輕鬆起來。

5.老年人怎麼保持心理平衡

(1)目標老年人要不服老,老有所為,就要有遠大的生活目標。但也不要對自己過分苛求,要把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的範圍之內。

(2)奉獻離退休了,在有生之年,繼續發揮餘熱,就能享受繼續奉獻的樂趣。生活中要助人為樂,樂意助人可以證實自己存在的價值,更可獲得珍貴的友誼。

(3)期望對子女、對他人期望不要過高,否則期望變成失望,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時刻牢記“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的名言。

(4)溝通遇到煩惱要向家人或親朋好友傾訴,以溝通信息,取得幫助。溝通是理解的橋梁,使心靈更容易貼近。

(5)自控平衡心理關鍵在於自控能力。遇事一定要冷靜,即使是不順心的事,也要保持冷靜,三思而後行,將不良情緒的“驚濤駭浪”清醒而理智地引向平衡的彼岸。生活經驗證明,不生氣、不上火是保持心理平衡的最佳法寶。

(6)放鬆培養有益身心健康的興趣,參與健康的文體活動,如打門球、聽音樂、下棋、跳舞等。

6.怎麼認識“十種讓人活100歲的方法”

歐洲名醫馬澤斯博士提出十種讓人活100歲的方法。他認為:假如你今年73歲了,活到100歲不困難,按照下麵十種方法做,就可能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