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臨床檢查篇(13)(2 / 3)

(2)潰瘍病臨床上病人出現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和嘔吐等症狀。胃鏡檢查常能較直觀、準確地發現潰瘍。胃潰瘍癌變率為1%左右。癌變多發生於中年以上的長期潰瘍病病人。胃潰瘍發生癌變在病理檢查中是可以被發現的。

(3)胃癌胃癌是起源於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十分常見,其發病率占惡性腫瘤的第二位,也是消化道最惡性的腫瘤。隨著纖維胃鏡的推廣應用,許多早期胃癌的病例能做到早期診斷和治療。微小胃癌的預後較早期胃癌更好,貴在早期病理診斷明確。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是一種癌前病變和良惡性之間的交界性病變,也隻有通過纖維胃鏡取材活檢才能發現。

12.肝穿刺活檢是怎麼回事

肝穿刺活檢能對肝髒疾病作出確切的診斷、進行隨訪和判斷預後,也能為進一步檢查如電鏡、放射自顯影等提供材料。肝穿刺活檢的指征包括:(1)急性及慢性黃疸;(2)急性肝炎及其後果;(3)肝硬化及門靜脈高壓;(4)藥物或酒精性肝損害;(5)肝腫大或肝功能異常;(6)儲積性疾病;(7)感染及其他係統性疾病;(8)肝原發性及轉移性腫瘤等。

肝穿刺報告會出現以下幾種可能:(1)正常肝組織,這並不一定表示無病變,隻是因為取到的組織少,有可能沒有穿刺到病變組織;(2)有明確的診斷;(3)雖有多種病變,但作出診斷尚有困難。

導致肝穿刺活檢作出診斷困難的有以下因素:(1)標本體積小,而許多肝髒疾病病變的分布很不規則,使穿刺得到的東西不一定具有代表性;(2)各種肝髒疾病的終末期改變類似;(3)製片過程的人為變化。

13.腎穿刺活檢是怎麼回事

腎穿刺取得的材料可供以下三種病理學檢查:光鏡檢查、電鏡檢查和免疫熒光檢查。通過這些檢查,可以了解:

(1)腎病綜合征病人全身水腫,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其原因可借腎穿刺活檢發現。

(2)原因不明的血尿血尿是一種症狀,可以是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急性熱病)或泌尿係統附近器官疾病(如闌尾炎、子宮癌)的症狀,但大部分是由於泌尿係統疾病所致。例如腎腫瘤、腎結核或其他炎症。這些疾病可以通過腎穿刺活檢得到確診。

(3)腎小球病變如某些全身性疾病中的腎小球病變。

(4)急性腎功能衰竭原因可分:腎前性如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早期,腎後性如從腎盞到尿道口任何部位的尿路梗阻,腎性則因腎髒本身的器質性病變所致,這些病變均可通過腎穿刺活檢得知。

(5)腎移植體排異反應腎移植後的超急性排斥反應眼觀表現為色澤迅速由粉紅色變為暗紅色,伴出血或梗死,出現花斑狀外觀。鏡下表現為廣泛的小動脈炎伴血栓形成及缺血性壞死。急性排斥反應較常見,在未經治療者此反應可發生在移植後教天內;經免疫抑製治療者,可在數月或數年後突然發生。此種排斥反應可以細胞免疫為主,主要表現為間質內單個核細胞浸潤;也可以體液免疫為主,以血管炎為特征;有時兩者可同時參與作用。這些病理變化都可以在腎穿刺活檢中發現。

14.經直腸穿刺前列腺活檢是怎麼回事

老年人隨著睾丸的退化,逐漸出現腺體萎縮、腺泡塌陷和上皮變矮等變化。前列腺兩側葉受雄激素影響,而中葉則對雌激素起反應。老年時雄激素分泌減少使兩側葉萎縮,而中葉往往肥大,嚴重時可能壓迫尿道,導致排尿困難。據統計,50歲以上男性中約70%前列腺有炎症改變。50歲以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隨年齡增加逐步提高。在美國,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男性僅次於肺癌,居第二位。因此,對中老年人體檢時,經常增加兩個項目: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和前列腺B超檢查。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三種疾病,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均超過正常值,而B超檢查有時也難以區別前列腺良性增生和前列腺癌。此時為了明確診斷,隻有求助於泌尿外科醫師通過直腸對前列腺進行穿刺,取得材料送病理檢查,一般能明確作出診斷。免疫組化前列腺特異性抗原陽性對確診前列腺癌,尤其是轉移性前列腺癌有重要作用。但是通過直腸進行穿刺,偶爾會發生感染和出血。此外,和其他部位穿刺一樣,穿刺所得材料不一定是病變所在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