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海鮮魚蝦營養雖多, 食用之時也要重養生(4)(1 / 3)

1、 薑切絲,蒜切片,辣椒切段,準備好一盆(注意量要足,否則不出味道,此菜全靠調料)

2、 油沸,先倒入調料炒半分鍾,再倒入蛤蜊翻炒,直到開口,加醬油若幹,不加水,加蓋煮少許時間即可。

3、起鍋前加入大蔥段,翻炒一下起鍋。

親嚐體驗:清爽辣香

食療主打餐:蛤蜊麥門冬湯

主料:蛤蜊100g,麥門冬15g,

輔料:地骨皮12g,小麥30g

調料:生薑5克、清水適量、鹽適量

製作步驟:

1.將麥門冬、地骨皮、小麥洗淨,用棉布袋裝好;蛤蜊洗淨、吐沙。

2.將蛤蜊放入湯鍋內,加入適量水,放入藥材,以小火煮30分鍾。

3.撈除藥材,放入生薑,加入少許鹽,稍煮片刻即可。

食療功效:

用於肺癆陰虛,潮熱骨蒸,咽幹口渴,盜汗等。

【蛤蜊宜忌】

蛤蜊對肺結核咳嗽咯血,陰虛盜汗者和體質虛弱,營養不良者宜食;癭瘤瘰鬁,淋巴結腫大,甲狀腺腫大者具有很好的食補效果。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後宜食;糖尿病,紅斑狼瘡,幹燥綜合症患者宜食;黃疸者,尿路感染者宜食;醉酒之人宜食。由於蛤蜊性寒,脾胃虛寒,腹瀉便池者忌食;寒性胃痛腹痛者忌食;女子月經來潮期間及婦人產後忌食;受涼感冒者忌食。

鮑魚——養陰,平肝,固腎

鮑魚是中國傳統之珍貴食品《本草綱目》記載:鮑魚補而不燥,養肝明目、平肝潛陽、解熱明目,止渴通淋,主治肝熱上逆、頭暈上眩,骨蒸勞熱,青盲內障。其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碘、鈣和磷等營養元素,且低脂肪、低膽固醇,有調經、潤燥利腸之效,可治月經不調、大便秘結、滋補養顏,強身健體之功效

【鮑魚本色】

鮑魚同魚毫無關係,倒跟田螺之類沾親帶故。它是海洋中的單殼軟體動物,隻有半麵外殼,殼堅厚,扁而寬,形狀有些像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

鮑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有較多的鈣、鐵、碘和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營養價值極高,富含豐富的球蛋白;鮑魚的肉中還含有一種被稱為“鮑素”的成分,能夠破壞癌細胞必需的代謝物質;鮑魚能養陰、平肝、固腎,可調整腎上腺分泌,具有雙向性調節血壓的作用;。鮑魚有調經、潤燥利腸之效,可治月經不調、大便秘結等疾患;鮑魚具有滋陰補養功效,並是一種補而不燥的海產,吃後沒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多吃也無妨。

【廚前叮嚀】

1.新鮮鮑魚即為活鮑魚。這種鮮鮑魚,在用刷子刷洗其殼後,將鮑魚肉整粒挖出,切去中間與周圍的堅硬組織,以粗鹽將附著的黏液清洗幹淨

2.活鮑魚在清潔處理後,一般不需刻意烹調,就可品嚐到絕佳的風味,其中以“沙西米”生吃法較為普遍,也有整粒炭烤與白灼的烹飪方式。

美味頭牌菜:清蒸鮑魚

主料:新鮮鮑魚200克左右

調料:鹽5克,料酒10克,小蔥10克,味精2克,薑30克,醋20克,花椒5克,醬油15克,香油5克

製作步驟:

1.將鮑魚兩麵剞上斜直刀,由中間切開; 蔥薑洗淨,蔥切條,薑一半切末,另一半切片;

2.將鮑魚擺盤中,加料酒、味精、湯100毫升、蔥條、薑片、花椒和鹽,上屜蒸;

3.蒸10分鍾左右取出,揀出蔥、薑、花椒; 碗內加入醋、醬油、薑末、香油兌成薑汁;

4.食鮑魚時,將薑汁與鮑魚一起上桌,蘸薑汁吃

親嚐體驗:風味獨特,香而不膩

食療主打餐:清湯鮑魚

主料:罐頭鮑魚250克, ,

輔料:熟火腿15克, 筒鮮蘑15克, 豌豆苗15克

調料:鹽10克, 料酒15克, 味精3克, 雞清湯800克

製作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