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肉對人體有良好的的保健功效,它有滋陰平肝、明目防眼疾等作用,是上好的食品和藥材,利用蚌的軟體部,能生產維生素、D肉粉、D油劑、D3結晶、B12製劑等許多抗病毒的藥物,在臨床上有很大實用價值。
【廚前叮嚀】
1. 適合燒、烹、燉。
2.剖取河蚌肉的竅門:先用左手握緊河蚌,是蚌口朝上,再用右手持小
刀由河蚌的出水口處,緊貼一側的肉殼壁刺入體內,刺進深度約為1/3,用力刮斷河蚌的吸殼肌,然後抽出小刀,再用同樣方法刮斷另一端的吸殼肌,打開蚌殼,蚌肉即可完整無損的取出來。
3.貝類本身極富鮮味,烹製時千萬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鹽,以免鮮味反失,貝類中的泥腸不宜食用。
美味頭牌菜:炒河蚌肉片
主料:河蚌250克,青蒜250克,
料:花生油50克,料酒15克,薑5克,大蒜(白皮)10克,鹽5克,白砂糖5克,味精2克
製作步驟:
1、 將取出的蚌肉洗淨,放在案板上,用刀背將蚌邊的硬肉拍鬆,再用水焯燙發一下,切成薄片;放在碗內,加上料酒、少許鹽醃漬20分鍾;
2、蒜苗洗淨,切成長3厘米的段;蒜搗碎成茸;薑去皮,洗淨,切末;
3、將鍋架在火上,放油燒至七八成熱,放入蒜茸、薑末爆出香味,下入蒜
苗煸炒至半熟;
3、 再放蚌肉片同炒幾下,下少許鮮湯、鹽、糖調好口味,湯汁燒開再炒2~
3分鍾,然後加入味精拌勻,即可出鍋。
親嚐體驗:脆嫩,清香,鮮爽。
食療主打餐:玉米須燉蚌肉
主料:河蚌500克
輔料:玉米須30克
製作步驟:
1.河蚌用清水養1-2天,並經常換水,使蚌肉汙泥排盡。
2.用開水略煮,去殼,取淨肉,洗淨。
3.將蚌肉與玉米須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用文火燉煮1小時,至蚌肉熟爛,
加入鹽、味精調味即成。
食療功效:
對急慢性肝炎、膽囊炎等均有較好的療效。
【河蚌宜忌】
適宜陰虛內熱之人食用,諸如消渴,煩熱口幹,目赤者;適宜婦女虛勞,血崩,帶下,以及痔瘡之人食用;適宜甲狀腺機能亢進,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紅斑性狼瘡者食用;適宜膽囊炎,膽石症,泌尿係結石,尿路感染,癌症患者及糖尿病患者食用;適宜小兒水痘者食用;適宜炎夏季節煩熱口渴時食用;蚌肉性寒,對脾胃虛寒、腹瀉便搪之人忌食
扇貝—— 降低膽固醇
《本草綱目》引“王氏宛委錄”雲:“奉化縣四月南風起,江珧一上,可得數百。如蚌稍大,肉腥韌不堪。惟四肉柱長寸許,白如珂雪,以雞汁瀹(音yue,意:煮)食肥美。過火則味盡也。”
【扇貝本色】
扇貝,是我國沿海主要養殖貝類之一,世界上出產的扇貝共有60多個品種,我國約占一半。常見的扇貝養殖種類有櫛孔扇貝、海灣扇貝和蝦夷扇貝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的食譜中,扇貝都是一種極受歡迎的貝類食物。在扇貝中有兩種類型的肉,一種是扇貝的內斂肌,呈白色,很有肉感,另一種則是分布在內斂肌周圍的肉,紅色且很柔軟。通常,扇貝中的肉隻取內斂肌作為食材,而周圍紅色的肉則被丟棄。
扇貝體內含一種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的代爾太7-膽固醇和24-亞甲基膽固醇,它們兼有抑製膽固醇在肝髒合成和加速排泄膽固醇的獨特作用,從而使體內膽固醇下降。它們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膽固醇的藥物穀固醇更強。
【廚前叮嚀】
1、扇貝本身極富鮮味,烹製時千萬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鹽,以免鮮味反失,貝類中的泥腸不宜食用。